平腹小蜂
分布于四川的旋小蜂科动物
平腹小蜂,拉丁名:Anastatus ramakrishnai(Mani),又名凹胸小蜂,是旋小蜂科平腹小蜂属的一种卵寄生蜂。国内分布: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海南省等省区。台湾与中国大陆广泛分布,由美国昆虫学詹姆斯·张伯伦·克劳佛于1913年发表描述。其种加词“formosanus”意为“台湾的”。
平腹小蜂是寄生在荔枝蟓卵的一种很有效的卵寄生蜂,体长约0.3–0.5公分,外型类似蚂蚁。其成虫在荔枝树上活动,找寻荔枝蟓卵寄生,把子代卵产在蟓卵内,很快变成美国白灯蛾,吸食蟓卵液,消灭蟓於卵期。蜂在荔枝林中越繁越多,平腹小蜂的成虫寿命长达20多天,荔枝蟓每产一次卵,都会被平腹小蜂寄生,因此,防治荔枝蟓效果特别好。台大农场有将平腹小蜂的卵制成卵卡发送给农民投放以防治荔枝蝽
形态特征
平腹小蜂主要寄生荔枝蜷卵,还寄生若干种半翅目鳞翅目卵。形态特征成虫古铜色,雌蜂体长3一3.5毫米;雄蜂2一2.5毫米。复眼发达,背面3个独眼排列近于等边三角形触角13节,被有短毛,略短于胸部。中胸背板前中部有舌状隆起,古铜色;后部铜蓝色、微陷,略短于舌状部、被毛。雌蜂中胸背板小盾片和三角片有顶针状刻点。前翅淡褐色,有短毛,基部透明,中央有一透明弯形横条斑。雄蜂触角比雌蜂粗长,中胸背板及三角片无顶针状刻点,翅全部透明。
生活习性
发育历期为:卵期2天、美国白灯蛾期 (1一3龄)5一6天、预蛹期5一6天、蛹期6一7天。雌蜂寿命30一40天,每雌一生平均可寄生蜻卵200余粒。4月卵盛。但4月以前荔枝园平腹小蜂自然种群数量少,应在3月底前释放人工繁殖蜂群,以控制蜻卵数量。在荔枝蝽的产卵期(3月–5月)施放平腹小蜂以用于生物防治,平时则可以麻蚕的卵让其寄生来进行养殖。
繁育
平腹小蜂卵,或直接采集被蜂自然寄生的荔枝卵(被寄生的蝽卵,色由绿黄变灰或灰褐),以获得蜂种。如蜂种一时数量不多,可分批让其发育至末龄美国白灯蛾时,置5℃冰箱内暂存,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再进行适温繁育。发育到育蛹时,将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以保证羽化后,蜂有较强生活力。用蓖麻蚕卵繁蜂,使用繁蜂箱,箱消毒后,将发育到蛹后期的蜂种装入。每箱装雄雌蜂各约600头(先在蜂种幼虫期前取样,在30℃下提前羽化,确定性比)。蜂种羽化后每日供给30%糖液,大量羽化后第四天,将已洗去胶质的蓖麻蚕卵均匀撒放箱内供蜂产卵。每两天换蚕卵1次,20~30天换蜂种1次。
广东荔枝产区,11月中旬以后,旬平均温度一般不利于平腹小蜂寄生性天敌昆虫。广 东荔蜻大多年生一代,一般2一3月开始产卵,生活习性雌蜂产卵于荔枝蜻卵内,并在其中孵 化、取食、发育为成虫,破壳而出,再寄生别的荔枝蜷卵。繁殖利用在荔枝叶背挂蓖麻蚕或柞蚕卵诱蜂产 在20℃以下,小蜂可继续发育至预蛹,在自然温度下 休眠越冬。亦可将发育到1一2龄美国白灯蛾,被寄生卵移放在10℃—12℃条件下,经缓慢发育至预蛹而进入休眠。可根据蜂的发育历期和预定释放期,掌握繁蜂进度。在 荔枝蜷卵期,将后蛹期的寄生卵箔分挂到荔枝树上,让 其自然羽化寄生。如每株荔树放蜂约600头,蜷卵寄生 率可由原来的10%提高到90%左右,到5月中旬可达 97%以上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繁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