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红蝽
昆虫纲半翅目的动物
半翅目红蝽科。分布于湖北、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海南省台湾省等省。为害棉花等锦葵科植物。以成虫、若虫为害青铃或刚开裂的棉铃,刺穿棉花铃壳吸食发育中的棉籽油汁液,致棉籽和纤维不能充分成熟,纤维被污染,被害青铃出现褐斑,棉絮变成硬块,严重时棉铃干缩脱落。
生活环境
以卵在表土缝隙内常成堆越冬,若虫或成虫在土缝内、棉花枯枝落叶下越冬。成虫最适温度为22~34℃,17℃以下不活动,0℃以下超过5小时即死亡,37℃经3~4小时死亡。最适相对湿度为40%~80%。卵在35℃以上迅速死亡,不耐低湿,相对湿度66%以下不能孵化。美国白灯蛾不耐低湿和高温,相对湿度37%以下、35℃经3天,幼虫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2~18mm,头、前胸背板前翅几乎全为红色。触角4节,黑色,第1节基部朱红色。喙4节,红色,第4节端半部黑色,伸达第2或第3腹节,前胸前缘缝合线白色。小盾片黑色,革片中央具1个椭圆形大黑斑,膜片黑色。胸部、腹部腹面红色,各节后缘具两端加粗的白横带。各足基节外侧有弧形白纹。
长1.1mm左右,椭圆形,黄色,表面光滑。
幼虫
共5龄,初卵幼虫淡黄色,12小时后变红,喙达第1腹节;3龄后长出翅芽,背面生红褐斑3个,两侧有3个白斑;5龄体长8~10mm,颈白色,翅芽达第2腹节。
生活习性
成虫
成虫爬行迅速,不善飞翔。成虫羽化后的10天雌虫开始交配,交配时不停止活动和取食,交配后10多天才产卵,产卵1~3次。第1代成虫产卵量平均为102粒,第2代为79粒。卵成堆,每堆有卵20~30粒。多产在土缝、植株根际、土表下和枯枝落叶下,有时产在棉铃苞片或棉絮上。卵期6~7天。
幼虫
幼虫有群居习性。初孵幼虫先在棉株或禾本科杂草根际群集,后转移到青棉铃上,数十头聚于一铃,5~7月和9~11月是2个世代的严重为害时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倒茬。收获后清除田间枯枝落叶,翻耕土地。
药剂防治
必要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生活环境
形态特征
成虫
幼虫
生活习性
成虫
幼虫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