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十三行
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又称《十三行》,是晋朝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约计二百五十余字。
《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用小楷书撰写,内容是曹植《洛神赋》片段,自“嬉”字起,至“飞”字止,真迹传至宋代,仅存十三行。《洛神赋十三行》宋元时有两种墨迹流传,一为晋麻笺本,另一墨迹硬黄本,两种墨迹俱已失传。传世刻本以碧玉版本为精。碧玉版本原石于明万历(1573-1619)时出土于杭州葛岭,石色深暗,誉为“碧玉”。原石和柳公权跋本现藏首都博物馆
《洛神赋十三行》不仅体式上有了改进和创新,更加妍媚流便、俊雅潇洒,在笔法上也以外拓笔法发展丰富了王羲之的内擫笔法,使晋楷发展到精丽俊逸之极致。《洛神赋十三行》既是晋楷的终结之作,又是唐楷书系的滥觞之作。有着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
作者介绍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属山东省)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累迁建威将军、吴兴知府,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书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雄深雅健,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晋书》卷八十八有传。传世书迹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玉版十三行》等。
作品内容
原文内容
《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用小楷书撰写,内容是曹植《洛神赋》片段,自“嬉”字起,至“飞”字止,约计二百五十余字。真迹传至宋代,仅存十三行,故历来简称此帖为《十三行》。
原文
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
译文
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旗,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边的黑色芝草。我钟情于她的贤淑美好,不觉心神荡漾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传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河水作为约定。我怀着眷恋不舍的诚意,又担心被这位神女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的事,心中有些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收起和悦的容颜镇定情志,施展礼法来自我约束。这时洛神深受感动,流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像鹤立般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之情,声音哀婉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嬉戏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遮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之袅,飘忽游移不定。
外观形制
据传南宋贾似道依真迹摹勒刻石,因石质温润,色如碧玉,故称《玉版十三行》,又称“碧玉版本”。
题跋与钤印
清代张廷济《清仪阁题跋》:“风骨凝厚,精彩动人。”又云:“然风神骀荡,气骨雄骏,固已无美不臻。”
艺术鉴赏
结体
《洛神赋十三行》在结体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宽绰舒展、典雅大方。钟繇小楷的结体特点是扁横古拙多取隶势的话,至王羲之已变横为竖端庄秀雅了,但仍保留了隶书的影子,如突出捺脚、竖短横长,每字都有意地突出一个主要笔画,且一波三折。而王献之此帖在结体上已基本没有了这些特点,笔画粗细均匀变化不大,但给人的感觉是舒展清健、明朗醒目。二是借鉴行草,化繁为简。《洛神赋十三行》在精整工丽一丝不苟的小楷中杂以行草笔画,如“晋、书、汉”等字,显得不板不滞,增强了灵动感。三是大小错落,不拘一格。字的笔画有简有繁,作楷书尤其作《洛神赋十三行》中,结体似乎很随意,笔画繁者则大,简者则小。由于书写者点画间欹正、揖让、曲直、伸缩、俯仰、向背的关系处理得当,使得大小字各适其所,大者不突兀而小者不窘迫,可谓做到了避实以就虚、计白而当黑,不仅姿态灵动多姿,整篇章法也显得错落有致。
点画
《洛神赋十三行》的点画及用笔特点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外拓用笔,举重若轻。在用笔上大胆突破了其父王羲之内擫式既成笔法的束缚,而采用了新的外拓式笔法,挥写中敛放有度敛中有放,使点画更加遒美舒展,奕奕动人。二是点画生动,自然天成。此帖中横画多取斜势,且顺锋入纸,起笔就势闲适,收笔轻顿自然,如“甫、焉、静”等字中的横画;竖画或垂露,圆浑自如,如“轻、神、椒”等字;或悬针,劲利真率,并不故作深沉含蓄状,如“渊、翠”等字;撇、捺舒展飘逸、婉丽遒媚,如“吟、长、拳”等字,使人觉得意味深长;戈钩俊丽挺拔,如“或、我、诚”等字;折笔圆通婉转,如“羽、南、扬”等字,均极富韵致,毫无生硬之感。三是线条细劲,妍丽流美。此帖笔画无论横竖,皆清劲流丽,宛若玉簪,与钟繇、羲之小楷相比,古雅而不稚拙,典丽却非朴茂,纯以韵致灵动胜。
章法
《洛神赋十三行》章法上的突出特点则是错落有致、顾盼多姿。现行帖本虽为影印方便做过重新割裱,但仍可看出,此帖字形参差、字距大小不一,行间时近时远、忽松忽紧,揖让自然,疏密有度,通篇似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韵致。这与后来文人小楷依格填字整齐划一、绝对均匀对称的章法全然不同。
流传收藏
主要摹本
王献之书《洛神赋》唐时已经残缺。文字仅有十三行,真迹在唐时已残缺,《洛神赋十三行》在宋代有两本,即晋麻笺本和唐硬黄本。其中晋麻笺本,南宋时藏内府中,后归贾似道,贾氏刻于玉版,元时归赵孟頫所有。另一墨迹硬黄本,后有柳公权等人跋,其中硬黄本有唐朝书家柳公权等人题跋,经元代赵孟頫考定为柳姓临本,两种墨迹俱已失传。现文物出版社印行的“历代碑帖书法选”《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单行本,是根据明代出土的碧玉石版初拓本所影印的,是世所公认的最佳本。此石明万历年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此地为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据传南宋贾似道依真迹摹勒刻石,因石质温润,色如碧玉,故称《玉版十三行》,又称“碧玉版本”,以示同其他“白玉版本”。而白玉版本毁于嘉庆三年乾清宫火灾。
馆藏信息
《洛神赋十三行》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
价值与影响
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不仅体式上有了改进和创新,更加妍媚流便、俊雅潇洒,在笔法上也以外拓笔法发展丰富了王羲之的内擫笔法,使晋楷发展到精丽俊逸之极致。《洛神赋十三行》既是晋楷的终结之作,又是唐楷书系的滥觞之作。有着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
目录
概述
作者介绍
作品内容
原文内容
译文
外观形制
题跋与钤印
艺术鉴赏
结体
点画
章法
流传收藏
主要摹本
馆藏信息
价值与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