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帖
行草纸本书法作品
《中秋帖》因卷首有“中秋”二字而得名,是一幅行草纸本书法作品。此帖纵长27厘米,横宽11.9厘米,原为5行32字,后被割去2行,现仅存3行22字。《中秋帖》和《快雪时晴帖》《伯远帖》被清代爱新觉罗·弘历誉为“三希”。
《中秋帖》原文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款署。整体结字风格向左下倾斜,而字体却体现出王献之书法作品“连贯纵引”的特点,该帖由行楷起,迅即转为行草,一气呵成,该作品被认为是典型的“一笔书”。关于《中秋帖》的作者存在争议,一说为晋代王献之真迹,二说为唐人临本,三说为宋代米芾旧藏王献之《十二月帖》的节临。第三种说法更为学界所接受。
《中秋帖》在北宋时期由宣和内府收藏,南宋时期经由绍兴内府及宰相贾似道收藏;流转至明代时为收藏家、画家项墨林所有;后来此帖流入清宫,得到爱新觉罗·弘历的欣赏喜爱并认为是王献之真迹;民国时期,《中秋帖》随爱新觉罗·溥仪出宫后流入民间;该帖于1949年出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将其收购,于1951年11月18日以重金收回,后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015年9月22日,经北京故宫博物院授权,荣宝斋主办为期一个月的“故宫九十周年‘石渠宝’荣宝斋高仿真艺术品全国特展”,高仿真艺术品《中秋帖》是此次展览的展品之一。2019年9月17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中国首次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就进行全景式展览,《中秋帖》是此次展览的展品之一。
作者争议
说法一
关于《中秋帖》的作者存在争议,说法一是王献之真迹说。相传此帖为晋朝知名书法家王献之所作,明代董其昌在帖后跋中认为其是王献之的《十二月帖》,但卷首“中秋节”之前的“十二月割至不”6字被割剪而去,明代汪砢玉所作《珊瑚网书跋》亦同此说。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是有“书圣”之称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子,他幼年随父学习书法,也兼学张芝。王献之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他还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又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
说法二
关于《中秋帖》的作者,说法二是唐人临本说。明代张谦德所作的《清河书画舫》中,认为此帖是王献之《十二月帖》的唐人临本,但卷首“中秋节”之前的“十二月割至不”6字被节去。
说法三
关于《中秋帖》的作者,说法三是米芾临本说,这种说法更为学界所接受。相传此帖为北宋书法家米芾临王献之《十二月帖》的书迹,清代吴升在所作的《大观录》中断定此帖为米芾所临,现代徐邦达所作的《古书画伪讹考辨》亦同此说。
《中秋帖》所用竹料纸约到北宋时期方才出现,这种纸东晋时期尚制造不出。从行笔判断,书写时使用的是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这种毛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写不出来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因此,近代以来的书画鉴定家普遍认为《中秋帖》可能是宋代米芾所临。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又称“米襄阳”或“米南宫”,是北宋知名书法家、画家及书画理论家,被后世称为“宋四家”之一。
创作背景
宋代曹之格根据家藏晋帖及米芾书法刻成《宝晋斋法帖》十卷,《十二月帖》为其中之一。此帖共5行32字,原文为:“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 ,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如今世人所见的《中秋帖》为曹之格刻本《十二月帖》的不完全临摹本,而祖本则是米芾所刻,因此后人推测米芾曾藏有此帖原迹。
王献之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且敢于创新,其创立草书“一笔书”,将张芝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进一层。《十二月帖》是王献之的代表作之一,整幅作品气势磅礴,在放纵豪情中蕴藏着清雅洁净的气息,展现出晋代书法天然去雕饰、秀媚洒脱的时代风貌。而《中秋帖》作为《十二月帖》的临作,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王献之的书法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米芾样式的书法趣味。
作品内容
原文内容
《中秋帖》总共3行22字。原文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款署。
《十二月帖》共六行32字,全文“ 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坳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中秋帖》略去第一行的“ 十二月割至不 ”,第二行 “ 未复 ”,第三行 “ 坳理 ” 凡十字。
题跋、钤印和绘画
《中秋帖》卷前引首有清代爱新觉罗·弘历用行书题“至宝”两字,前隔水有其御题一段,帖正文右上有其题签“晋王献之中秋帖”,正文后紧接其评跋“神韵独超、天姿特秀”,卷后还附有其题跋和绘画各一段。另此帖上还有乾隆皇帝的80多个印。
此外,《中秋帖》卷后还有明代董其昌项墨林的题跋,其中除乾隆皇帝的绘画外、还有清代丁观鹏的绘画一段,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代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代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鉴藏印。《中秋帖》原本不及一张A4纸大小,但因品评痕迹过多,如今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此帖已成为一幅长卷
董其昌跋曰:“大令此帖,米老以为天下第一子敬书,又名为《一笔书》,前有‘十二月割’等语,今失之,又‘庆等大军’以下皆阙,余以阁帖补之,为千古快事。米老尝云:‘人得大令书,割剪一二字售诸好事者,以此古帖每不可读,后人强为牵合,深可笑也。’甲辰六月观于西湖僧舍,董其昌题。”
乾隆题跋《中秋帖子词》有序:金祇行政,素昊司时……所喜篇章递进。爰成四什,各赋七言……试创玉堂新事例,擘笺催进月词头。
项墨林跋曰:“晋王献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清俊有美誉,而高迈不羁,风流蕴藉,为一时之冠。方学书次,羲之密从其后掣其笔不得,于是知献之他日当有大名。后其学果与羲之相后先。献之初娶郗昙女,羲之与昙论婚书云,献之善隶书,咄咄逼人。又尝书《乐毅论》一篇,与献之学,后题云赐官奴,即献之小字。献之所以尽得羲之论笔之妙,论者以为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萧衍评献之书,以为绝妙超,无人可拟。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举体沓,不可耐何。献之虽以隶称,而草书特多。此十二月帖,未审其由割去前行,又稽诸米芾《宝章录》,止存此数字,乃大令得意书。代传宝,今散落南北,不知凡几家,复至于此,信天下至宝当有神护。汴也重值购藏,永为书则。虽威武声势,不可畏而授与,是亦从吾所好也。来裔岂可以易而忽之,须世守斯可矣。墨林项墨林敬题。”
历史流转
宋代至民国
《中秋帖》在北宋时期由宣和内府收藏,南宋时期经由绍兴内府及宰相贾似道收藏。流转至明代时,《中秋帖》为收藏家、画家项元汴所有,藏于其为收藏知名艺术作品所建的“天籁阁”内。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清兵攻破嘉兴府城,“天籁阁”藏品被千夫长汪六水所劫掠,散失尽。
后来《中秋帖》流入清宫,得到爱新觉罗·弘历的欣赏喜爱并认为是王献之真迹,特意为其和王羲之所作的《快雪时晴帖》、王珣所作的《伯远帖》盖了一座房子并赐名“三希堂”(即乾隆皇帝的书房)。此三帖也被乾隆皇帝誉为“三希”,意为“稀世珍宝”。
1911年以后至1924年爱新觉罗·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和《中秋帖》曾收藏于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内。宣统皇帝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两幅书法作品携带出宫,经由她娘家侄孙卖给古玩商郭世五。
1932年的一天,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受邀到知名古瓷学家郭葆昌的家中做客,郭葆昌向其展示了自己珍藏的《中秋帖》和《伯远帖》,马衡想将它们带回故宫但未能如愿,此后郭葆昌也再未将这两幅书法作品示人。
1948年至今
1948年,《中秋帖》和《伯远帖》的持有人、郭葆昌的儿子郭昭俊将它们带到了台湾地区,因未能顺利卖出,急需用钱的他只好又转道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将它们抵押给一家英国银行,赎回期限定在1951年年底。银行方面早就垂涎《中秋帖》和《伯远帖》,见抵押期限将至而郭昭俊又无力赎回,极力诱使他把这两幅书法作品卖给银行。
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的经理徐伯郊和郭昭俊是世交,他得知该情况后一面力劝郭昭俊将《中秋帖》和《伯远帖》卖给祖国,一面迅速将此事告知自己的父亲、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森玉及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这一情况很快被上报给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他于1950年11月5日亲自指示“同意购回《中秋帖》及《伯远帖》”。随后周恩来亲自筹划,在紧张的财政预算中挤出一部分专为收购国宝的资金。
为了确保《中秋帖》和《伯远帖》的真实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上海文管会主任徐森玉等人亲往澳门地区进行鉴定。当确定这两幅书法作品是真迹后,国家以35万元将它们购回,后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鉴赏
结字风格
《中秋帖》整幅作品结字风格向左下倾斜。通篇22字中,“中秋”“不复不得”“即甚省如何”“人何”“庆等”“大军”共15个字,上下连带成为6个字组,第二行首字“为”虽然没有直接连带,但是最后一笔有明显的牵丝,增加了行气的流动性和节奏。此帖除了以上6处自然连带之外,更精妙处在于右下角“相、还、然、胜”4个不相连带字的处理,“相”和“胜”粗壮敦厚,“还”和“然”轻灵精巧,四字对角呼应,形成一个坚固的“面”状结构,增加了作品的稳定性。此处安排动静结合而又参差错落,既体现作者的书法造诣,也给欣赏者带来无限的遐想。
繁简对比
《中秋帖》充分体现出王献之书法作品“连贯纵引”的特点。字与字之间连处多、断处少,相连的字形甚至多至4或5个。字与字之间的相连极为顺畅,有些通过牵丝相连,如“不复不得”四字;有些则顺势将上下两字的笔画串联为一体,如“如何”二字;还有一种情况是将上字与下字本来相离的笔画写成相接,如“即甚”二字。虽然连绵纵引,此帖却并非草书,而是行书与草书相杂的作品。行与草的相杂不仅体现于字与字之间,还体现在一个字的不同部分之中,如“还”字便写成上行下草。相较而言,行书繁而草书简,此帖恰在繁与简的对比中体现出一种奇特的趣味。
“一笔书”
《十二月帖》的开头数字有隶意,以下则是一气呵成的“一笔书”。这样的构成可以成立,因为王献之本来以隶称而善草书,后来更发展为“一笔书”,此帖兼具两种风格,且都是王氏风格。而《中秋帖》也被人称为“一笔书”,但如果是一笔写成,笔画就不会有中断,墨色只会越写越枯淡,不会突然变浓重。此帖用笔以婉转流动见长,创作时蘸墨可能不止一次,因为用墨没有干湿的变化。因此有学者认为“一笔书”是指整幅作品一气呵成,笔虽断而意相连、势相贯、气相通;其提按起伏、勾连使转,无不得心应手,精熟所至;前字收笔与后字起笔相接为一,字内空间与字距空间相仿。
重要展览
2015年9月22日,经北京故宫博物院授权,荣宝斋主办为期一个月的“故宫九十周年‘石渠宝笈’荣宝斋高仿真艺术品全国特展”,由荣宝斋制作的《清明上河图》《中秋帖》等高仿真艺术品在此次展览中与各地观众见面。
2019年9月17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中国首次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就进行全景式展览,《中秋帖》和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文物亮相该展览。
相关事件
2019年9月,为渲染中秋节气氛及弘扬传统文化,《德州晚报》推出“《中秋帖》书法临帖展”活动,得到书法爱好者们的积极响应,最终有50人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2021年9月,河南卫视播出传统文化创新节目《中秋奇妙游》,其中创意舞蹈《墨舞中秋帖》以《中秋帖》为创作灵感,将古典舞与书法艺术相结合,打造出全新的书法与表演的跨界艺术呈现。
作品评价
(明)张谦德《清河书画航》曰:献之《中秋帖》卷藏于橘李项氏子京,自有跋。细看乃唐人临本,非真迹也。卷首节去"十二月"等六字,亦无米赞可考。第装背裱锦,则"宣和旧物也。岂南官宝帖,元未曾输入大内邪?
(明)汪砢玉珊瑚网》云:万历戊午,于吴江周敏仲舟中,获观......又大令《十二月帖》,截"中秋节"三行,纸色与《行穰》相似。书法道密,亦无跋语。玄宰题数行,后书:"君家子敬十六字,气压邺侯三万签。"
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墨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
透过《中秋帖》,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书法家的情感在线条中运动,痛快淋漓的运笔和刚健有力的情绪宣泄充溢其间,极具浪漫主义风格。率意自然的情感表达,给了后人直观的艺术享受和无限的遐想空间。(《光明日报》评)
《中秋帖》 少了一份晋人的飘逸流美,多了一份雄迈飞动、酣畅淋漓,让人在王献之的背后,隐约看见米芾这个“替身”的影子。(作家、纪录片导演、时任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所所长祝勇评)
目录
概述
作者争议
说法一
说法二
说法三
创作背景
作品内容
原文内容
题跋、钤印和绘画
历史流转
宋代至民国
1948年至今
作品鉴赏
结字风格
繁简对比
“一笔书”
重要展览
相关事件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