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鱼王
张炜著中篇儿童小说
《寻找鱼王》是中国当代作家张炜创作的中篇儿童小说,首次发表于《人民文学》2015年第6期。
小说讲述了一位初涉世事的男孩踏入深山,寻找传说中的鱼王,同时也开启了一段成长之旅。在唯美寂静的深山中,善良纯净的孩子和饱经沧桑的老人共同谱写了宁静壮美的生命画卷。作品呈现了一个富有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传奇世界,令小读者在富有民俗韵味和地域风情的故事中,体味爱与生命的深远况味。
内容简介
《寻找鱼王》是一部纯净唯美、带有幻想色彩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家为当代的小读者还原了一段被人遗忘的民间历史,为孩子们书写了一个富有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传奇故事,令小读者在富有民俗韵味和地域风情的故事中,体味爱与生命的深远况味。
在宁静而美丽的深山村落里,家家户户流传着“鱼王”的传说,人们说他是鸬鹚之子,捕鱼的旷世高手,却从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一个八岁的孩子在父亲的陪伴下出门远游、苦苦寻找“鱼王”学艺,找到了传说中的老鱼王,也从老人的口中得知了鱼王家族一段精彩离奇、不为人知的民间传奇历史。在这段故事中,男孩经历了爱与人生的洗礼,最终成长为新的鱼王传人。
创作背景
张炜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采访中提到,他的童年有许多与鱼打交道的机会,因为生长在海边和河边。这些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尤其是遇到一位大河边上的鱼王后,他的童年回忆被勾起,结合自己的经历,最终创作了《寻找鱼王》。作品中写的都是自己的经历,是自己看到的或亲自试过的。
人物介绍
“我”是一个8岁的男孩,在父亲的陪伴下,去苦苦寻找“鱼王”学习捕鱼手艺,出门远游的“我”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老鱼王,也从老人的口中得知了鱼王家族一段精彩离奇、不为人知的民间传奇历史。在这段故事中,男孩经历了爱与人生的洗礼,最终成长为鱼王传人。在故事中,“我”一心想寻找“鱼王”的最初动机,无非是源自对吃鱼的渴望,立志成为一位抓鱼的能人。当“我”终于在两位“鱼王”的人生经历中参悟成长,决心成为一个“大鱼”的守护者。“旱手”和“水手”是“我”先后所拜的两位师傅,两个鱼王的后代。这两位师傅,一男一女,这时都已年近80了,他们本是天作之合,却成了终生的仇家;他们相互间有难消的恨,却也有刻骨的至死未泯的爱。他们的不能结合与分隔到死,与父辈“太想做鱼王”有关,也与“族长”的存在有关,所以他们的故事越让人悲愤难抑,由此引发的思考也更深透,小说的力量就体现在此。比较而言,那位“旱手”师傅可谓是个哲人,他话不多,但一出口,皆非寻常。他身世悲苦,一生都在逃离和避世,也一辈子在思考和反思。他说,“本事不光是从别人那儿取来,还要自己去找,一点一点找到一些、放下一些,最后留下来的,才是有用的真本事”,“长辈人牵手走三里,自己走七里。一辈子十里”,“人的一辈子都在学,最后也不能说学成了”等等,这些话句句意义深刻,令人茅塞顿开。他关于族长、关于鱼王之害、关于捕鱼的道德以至关于整个人生的思考,更时时给人以震惊和警醒。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寻找鱼王》题材具有传奇性,写的是高山上的捕鱼人。高山缺水,自然少鱼,小说一开始通过“我”和父母对鱼的馋、对鱼的憧憬和向往,突显了鱼这稀罕物在山民心中的地位,也勾起了小读者强烈的兴趣。这是很高妙的故事入口,也证明作者已谙熟了儿童的阅读趣味。再读下去,故事的线索越扣越紧,读者的心也被扣紧了。这当然更借重于生活本身的吸引力:这里的捕鱼人分“旱手”和“水手”两种,前者大多不会游泳,擅长在没有水的地方找鱼,有时是在积水里捞鱼,有时是从湿土里挖鱼;后者则生活在水边,有水时他们可大显身手,到了旱季就束手无策。所以在干旱的山区,鱼更显金贵,“旱手”也反而比“水手”更有地位。这样,被老百姓神化了的最善捕鱼的“鱼王”也就分为两种,小说写的正是这样两位“鱼王”间发生的倾轧,其中一位被害死,另一位多年后也死于非命。他们的死又都与无处不在的“族长”有关。族长是地方最高权势代表,是中国几千年宗法制社会的象征,鱼王悲剧的根源正在这里。故事一路读来扣人心弦,同时又内涵深幽,耐人寻味。
艺术特色
《寻找鱼王》不是一部以悬念性见长的儿童小说,它并不缺乏少年朋友们格外钟情的传奇性。“鱼王”的名号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传奇感的符号。尽管随着作品叙事进程的展开,它原有的传奇内涵不断为现实的合理解释所取代,但在作品中,关于大山里的人们对于鱼的各种独特敏感的渲染,关于“旱手”与“水手”鱼王如何各显身手抓鱼的叙述,关于“鱼王”师傅如何从山谷的水坑、岭背的冰洞乃至无水的沙地里擒出大鱼的描写,等等,无不令人感叹称奇。阅读这些从作家记忆深处流溢出来的真实的和想象的“鱼”的故事,对于已经远离这样生活的当代孩子来说,是一种别样的“出门”与成长。《寻找鱼王》首先是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是他独一无二的命运。这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被作家借由一个寓言的外壳,即“寻找鱼王”包裹起来并赋予其神秘色彩。但剥离了外在形式后,它首先是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梦幻色彩的冒险故事,是一个大胆的男孩离家远行,追求梦想的神奇故事。它具有特殊性甚至是私密性,这一点对于作为阅读主体的低年龄段读者而言尤其重要。主人公的个性在文本中发挥着重要导向作用,深刻影响并决定着成长的道路与方向。这个孩子所面向的首先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非外部空间,在师傅去世后,“我”是该同爸爸一起回家,还是继续“寻找鱼王”?在得见“鱼王”的真正模样后,“我”是该远远逃离还是继承使命守护着它?成长中的矛盾与挣扎、彷徨与无助,乃至思索与顿悟主要发生在“我”自己的心灵世界,发生在个体的内部。“个人化成长”顺理成章地成了这部小说直观的功能指向。
作品影响
《寻找鱼王》自发表以来,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多项荣誉。2016年2月4日,该书入选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组织开展的2015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少儿类图书。同年11月,入选第三届“上海好童书”的得奖书目。2017年4月,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2017年8月4日,获得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17年12月21日,获得山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2020年4月,入选2020年丝路书香工程项目。
作品评价
《寻找鱼王》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中国当代作家张之路评价该作品为“一部带有幻想色彩的儿童文学作品,善良纯净的孩子和饱经沧桑的老人共同谱写了宁静壮美的生命画卷。”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方卫平认为,这是一部初涉世事的少年如何在成长中学习一种面对世界的恭敬之心的作品。文学评论家刘绪源指出,这是一部内涵深的小说,同时又是很好看的作品,它在人物描写和探讨宇宙人生上的深度,在以往儿童文学中是少见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认为,这部作品回应着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紧要危机,我们所缺的或许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自信。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综合二处处长纳杨评价,这部作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宏大母题寓于一个“渔王”的形象中。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海栖认为,这是一部纯净唯美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一个内含深幽、耐人咀嚼的故事告诉当下的孩子们: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时间和自然之中依然存在着指引人生的恒常之理。
出版信息
《寻找鱼王》首次发表于《人民文学》2015年第6期。2015年5月,由明天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后有不同版本的再版。2020年3月,明天出版社与泰国红山出版社签订版权输出合同,《寻找鱼王》成功输出泰文版。2020年7月,尼泊尔当代出版社将《寻找鱼王》以中尼双语等形式在尼泊尔出版上市。截止目前,《寻找鱼王》已成功输出10个语种,包括俄语法语土耳其语葡萄牙语尼泊尔语阿拉伯语印尼语越南语高棉语泰语,并与多家国外出版社达成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朝鲜语的版权输出意向。
作者简介
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3年开始小说和诗歌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远河远山》《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等19部;散文《张炜散文年编》20部;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诗《松林》《归旅记》等。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48卷本《张炜文集》。张炜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栖霞市人。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我的原野盛宴》《寻找鱼王》等作品。作品获优秀长篇小说奖、“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奖、南方传媒杰出作家奖、京东文学奖等。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作品影响
作品评价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