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风
中国古代神兽龙之三子
嘲风,别名潮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龙的儿子。
嘲风,形似兽,排行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
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基本概况
嘲风,在殿台角上面向前方,一副狗的样子,一副气宇凛然、自得其乐、独来独往的样子。其实,嘲风一点儿也不喜欢孤独,它的前后,有时多些,有时少些,往往连接着一溜儿人与禽兽。其形似兽,排行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其外型与狗相似。
原始起源
嘲风这个龙子产生在齐地之上,齐国位于海滨,出过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与法家先驱管仲,不过浪漫精神更让人神往,这应归功于可以封神的姜子牙
历史演变
嘲风,产生于齐地之上。明清之际,民间有了“龙生九子不成龙”的传说,这个传说的依据主要来自李东阳著的《怀麓堂集》,李东阳是明弘治年间的宰相,学识渊博,素以文章冠朝著称。该书在涉及龙的篇目中,把龙生的九个儿子说成是性格各异的殊物,后来讲述到龙生九子的文献大都引用《怀麓堂集》的说法。
相关传说
齐国的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利,退到了一条滔滔大河边,眼看敌人就来追来了,正在走投无路之际,忽然飞来一只大鸟,大难不死的齐君跨上大鸟,躲过一劫。工匠把这个形象雕刻前头寓意化险为夷。
齐缗王,是一个喜欢游戏、让人滥竽充数的国君,得罪了人民,也得罪了一伙儿珍禽异兽,被它们拼命追赶,再无去路可逃,站在高高的垂脊上稍稍前进,就要粉身碎骨。这样看来,不是他带领它们,而是它们在追赶他。这样日夜不离,吓都要把这个荒淫国君胆吓破了。
齐国开国之祖姜子牙,有一个很不成器的小舅子,想利用他的关系往上爬,不管是在宫廷官位还是封神榜上,稳重的姜子牙劝诫,你已经到顶了,再上一格就会摔下来。根据这个传说,工匠们造出这个形象。
文化内涵
嘲风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第三子。在汉族民俗中,龙三子嘲风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专门用来化解风水十八煞中的反光煞。嘲风,好走钢丝的性情,成就了它作为建筑美学的一个支点。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民间信仰
民间求安,需要“嘲风”般机灵的警卫,所以古代建筑安置嘲风在最前面,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嘲风,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
影响
嘲风,由于它能飞走壁,传说负责警卫工作,民间求安,所以将其放在建筑的最前面。
相关作品
建筑作品
李家龙宫的李琼殿殿角雕刻着,龙之三子嘲风。
影视作品
以上资料参考
陈式太极拳招式
兽头势
其拳架,如龙之三子“嘲风”立于太和殿屋脊之威严极其象形谓之兽头其招术以两前肢格物,开合巧捷,裹卷缱绻 缠打一气。”兽头势“技势招术有三:亚洲黑熊抱食、中原逐鹿、紫燕入林。
相关事件
蚩尤这个“龙”,被黄帝派来的应龙所打败,他的臣民囚牛成为乐奴;陇眺成了冶炼奴;嘲风成了守卫奴;蒲牢成了打钟奴,狡犹成了侍卫主人奴;狸成了守狱奴;负威成了守墓奴;嗤吻成了守卫奴。黄帝集团胜利后成为统治者夕蛋尤集团失败成了奴隶。反映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原始起源
历史演变
相关传说
文化内涵
民间信仰
影响
相关作品
建筑作品
影视作品
陈式太极拳招式
兽头势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