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牢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为龙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当鲸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
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人物来源
神话传说
传说龙生九子老四是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文选》中汉
班固(固)的《东都赋》曰:“于是发
鲸目,铿华钟”。《注》:“(三国)薛淙《西京赋·注》曰: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为鲸鱼。”后因以蒲牢为钟的别名。《
全唐诗》六一六
皮日休《寺钟暝》:“重击蒲牢唅山日,冥冥烟树睹栖禽。”古时钟上多作兽头。
龙:龙生九子
一说:囚牛|
睚眦|
嘲风|蒲牢|
狻猊|
赑屃|
狴犴|
负屃|吻
•传说之一
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而演化为龙。然而并非所有的怪异兽像都百川归海,纳入了龙像之中,在与龙形象形成、发展的同时,一些怪异兽象也在发展,并且在某一方面合了龙的某一种形象特征。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联系起来。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
为何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然而这一公案却由于“真龙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结果。据说一次早朝,
朱祐樘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
礼部尚书、
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仓卒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又向几名同僚询问,糅合民间传说,七拼八凑,才拉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了差。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
1、蚣(gōng fù):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
3、
睚眦(yá zì):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
4、
赑屃(bì xì):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6、
鸱吻(chī wěn):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7、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
8、
狻猊(suān ní):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
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传说之二
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的解释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
陆容的《
菽园杂记》、
李东阳的《
怀麓堂集》、
杨慎的《升庵集》、
李诩的《
戒庵老人漫笔》、
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1、
囚牛:龙生九子的老大,平生喜爱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
2、睚(yá)眦(zì):是老二,平时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
3、
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时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
4、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是老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钮是它的遗像。
5、狻(suān)猊(ní):形似狮子,排行老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
6、
蚣蝮: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是其遗像。
7、狴(bì)犴(àn):又叫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的虎头型的装饰是其遗像。
8、贔(bì)屃(xì):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边的文龙是其遗像。
9、螭(chī)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嗓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
人物形象
外貌形态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史书记载
与蒲牢有关的文字,最早出现在东汉班固《东都赋》:“于是发鲸鱼,铿华钟”。三国时期薛淙在《西京赋·注》记载得更为详细:“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为鲸鱼。”后人由此以蒲牢为钟的别名。
唐代诗人
皮日休的《寺钟暝》写道:“重击蒲牢唅山日,冥冥烟树睹栖禽。”而到了明代,文人
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将蒲牢明确为龙子:“龙生九子,(皆)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
后世影响
建筑装饰
吉祥兽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吉祥兽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
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
中和殿、
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
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
重脊的顶端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
鸱吻(音吃吻,龙的九子之一)、凤、狮子、
天马、海马、
狻猊、鱼、獬豸、斗牛、行什。
重击前为什么用仙人骑凤传说:
齐国国君齐王,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
黄河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为什么要选用这些小兽安放在古建筑上呢?
1、吻(音吃吻,龙的九子之一),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2、凤,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
不死鸟不与
燕雀为群。”这里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3、狮子,代表勇猛、威严。《
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5、
狻猊(音酸泥),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6、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7、獬豸,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8、斗牛,传说中是一种
虬龙,据《
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嫡[虫旁]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9、行什。
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
中国缘
中国龙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以龙为祖先。龙的历史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遍及南北。在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翁牛特旗乌丹镇三星他拉村于1971年发现了玉雕的猪龙,据专家考证大约距今6000—7000年前;位于
灞桥区的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有陶壶龙纹;远隔千里之外的
苏州市吴县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刻有一种似蛇非蛇的勾连花纹,即是古越人的龙图腾崇拜的象征。这说明,至少在在
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了关于龙的图腾崇拜。龙的形成起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的发展,到
秦汉时便基本成形,脱离自然界中的具体动物形象,成为集诸种动物灵性与特长于一身的特殊动物。
到
唐朝,龙成了天子的专利。龙纹只能用于皇帝的衣服器物,龙成为皇权的象征。宋之后,关于龙的历史与家族有了更多的传说。龙在其形象形成过程中,曾海纳百川地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到后来,这些怪异兽像在龙形象发展的同时糅合了龙的某一种特征,形成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说法。但龙之九子为何物,究竟谁排老大谁排老二,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同。据说一次
朱祐樘朱佑樘曾经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
礼部尚书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凑,拉出了一张清单。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
蚣蝮、
嘲风、睚、
赑屃、
椒图、
鸱吻、蒲牢、
狻猊、囚牛。不过神话传说中的龙子却远远不止这几个,
狴犴、
貔貅、
饕餮等等都被传说是龙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