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男,出生于1972年7月,四川
资中县人。教育学者、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编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2005年,熊丙奇主编的《
天下无墙》在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1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熊丙奇编写的《这样进名校》。2009年,熊丙奇参与设计“民间高考改革方案”,并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正式递交教育部。2013年9月,熊丙奇接受《
中国青年报》的采访。2016年2月18日,熊丙奇发
微博支持 “春蕾午餐”计划项目。2023年11月25日,出席深圳市龙岗区政府顾问聘任仪式暨交流座谈会。熊丙奇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中高考政策研究及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任职《走出一个时代的教育困惑》《谁来改变教育?》《教育熊视》《
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
教育的挑战》《天下无墙》《
步入大学》等著作。是光明网、《
东方早报》《深圳晶报》《
现代教育报》《
珠江晚报》《
北京青年报》《
新京报》《
南方都市报》等报专栏作者。
熊丙奇曾于2011年获评“央广网十大教育改革杰出人物奖”,2014年获评“搜狐网中国教育推动者奖”,2014年获评“央广网中国教育变革人物奖”。2024年北京丰台教育发展理事会将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熊丙奇表示,其主要目的是打破教师“铁饭碗”,防止个别教师躺平,把不负责任的教师淘汰出教师队伍。实施这一退出机制,要考虑避免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加剧教师的考核负担,导致基础教育更为功利。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熊丙奇,男,1972年7月生。1990年上大学,1994年本科毕业,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职上海交大新闻中心副主任、校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副编审、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在读博士。1998年8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熊丙奇与何强主编的《步入大学 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指导》。次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熊丙奇与黄晞建主编的《迈向成功 大学生择业实用手册》。
工作经历
2005年2月1日,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熊丙奇主编的《
天下无墙》。2007年1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熊丙奇编写的《这样进名校》。第二年,上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熊丙奇编写的《教育熊视》。2009年,熊丙奇参与设计“民间高考改革方案”,并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正式递交教育部。该方案提出“一个学生可以收到四份录取通知书”、“英语从150分降至80分”等建议。2013年9月,熊丙奇接受《
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对学术不端的现象进行了抨击。次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熊丙奇编写的《
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2018年1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熊丙奇编写的《
深度解读新高考》。2020年8月,广西师范大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熊丙奇编写的《
什么是好的教育?》。
2024年1月,熊丙奇接受《
民生周刊》的采访,发表了“实施教师退出机制,要考虑避免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加剧教师的考核负担,导致基础教育更为功利”的观点。对于教师退出机制,熊丙奇表示,其主要目的是打破教师“铁饭碗”,防止个别教师躺平,把不负责任的教师淘汰出教师队伍。
社会活动
2016年2月18日,熊丙奇发
微博支持 “春蕾午餐”计划项目。
2020年7月17日,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博士应邀,到省教科院作题为“以专业研究做好教育舆论引导,服务教育改革”的专题讲座。副院长赵雄辉主持学术讲座,院领导班子成员、所室(处)及博士后工作站科研人员,部分市州、县区教育科研机构相关科研人员共160余人参加。
2023年3月25-26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原副书记,
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柯敏,
龙湖公益基金会理事、秘书长林丽华,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发表开幕致辞。
2023年11月25日,出席深圳市龙岗区政府顾问聘任仪式暨交流座谈会。
学术观点
2012年,熊丙奇在对话
中国青年报时指出:“行政化是当前大学职称评审病根所在”,除了要有合理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更要为大学教师提供足够自由的研究空间,真正实行学术自治。对于大学老师而言,他们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兴趣驱动,而非任务驱动。在这种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中,可能会出现个别没有成果的“懒汉”,也可能最后产出的“学术成果”数量没有以前多。但是在这种氛围下,出现的学术精品肯定会比现在多,对学术以及社会发展的贡献肯定也会比现在大,教育和学术的声誉也会逐步恢复。
2015年11月6日,熊丙奇在教育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如何让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水到渠成”》,阐述了自己观点: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加大对领军人才倾斜支持力度,这不能只有学校行政决策,而必须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这些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打好这样的基础,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就将“水到渠成”。
2017年4月12日,熊丙奇在教育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阐述了自己观点:对于提高中职教育地位,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则要有普职融合新思路。这次《攻坚计划》提到,要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改革思路。
2021年5月17日,熊丙奇在教育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以务实与改革精神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阐述了自己观点:《实施条例》的颁布,对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构建健康的教育发展生态极为重要。也必须意识到,教育生态的构建是复杂的,在具体落实《实施条例》时,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的精神直面现实问题。
2022年9月9日,熊丙奇在教育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遵循教师职业规律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阐述了自己观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强师”要结合实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切实推进“破五唯”教育评价改革,全面落实《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促进整体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让所有教师成为“大国良师”的教育生态。
2023年12月19日,熊丙奇在教育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以分类发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阐述了自己观点: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并推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本就不同,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就应该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些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也就应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而具体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每个培养单位,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应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确定本校的专业硕士教育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设置课程、建设师资、确定学制。这就需要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对本校如何开展研究生教育进行论证,并监督落实,确保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北京丰台教育发展理事会工作会召开,会上解读的《关于推进丰台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2024年该区将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对于教师退出机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其主要目的是打破教师“铁饭碗”,防止个别教师躺平,把不负责任的教师淘汰出教师队伍。同时,熊丙奇指出,实施这一退出机制,要考虑避免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加剧教师的考核负担,导致基础教育更为功利。“提高教师职业荣誉感,让教师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应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并改革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体系,鼓励优秀教师终身从教。”熊丙奇说。
2024年4月16日,熊丙奇对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课堂禁止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规定,指出:大学必须实行宽进严出制度,坚决淘汰不合格的学生。发达国家的大学平均毕业率不到50%,法国大学淘汰率高达70%到80%,中国大学的淘汰率却很低,这不但难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导致不少学生在大学里混日子,大学采取高中化方式管理学生,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把成绩单寄给家长,就是针对目前这种情况。为何不换一个思路,坚持培养标准,严格淘汰不合格学生,不要说把淘汰率提高到50%,就是提高到20%,让每年录取的1000万大学生,有20%不能毕业拿到文凭,大学生对待大学学习的态度,就会改变。
2025年1月,针对“水赛”泛滥的情况,熊丙奇称,大多数本科院校在确定保研名单或者评优评奖时,会以学生参加竞赛的获奖情况作为一个指标,凭竞赛成绩获得相应的加分,这客观上助长了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水赛”。熊丙奇认为,在学校层面应该加强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参与竞赛目的应该是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功利心与虚荣心。另外,学院层面可以建立竞赛白名单,帮助学生认清哪些比赛可以参与,哪些比赛是“水赛”。
主要作品
荣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