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依村
云南宣威热水镇下辖村
格依村隶属于云南省热水镇格依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热水镇东边,距离格依村委会1公里,距离热水镇13公里,(是格依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有14.9平方公里,海拔2180米,年平均气温15-16℃,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阳芋等农作物。有耕地4399亩,其中人均耕地3.1亩;有林地15705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07户,有乡村人口1427人,其中农业人口1400人,劳动力75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33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7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4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其中烟草种植占主要比例。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无路灯,至2017年已完成路灯安装工作。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76.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50万元,占总收入的78%;畜牧业收入67.5万元,占总收入的11.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305头,肉牛0头,肉羊254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第二、三产业收入36万元,占总收入的6%;工资性收入20.3万元,占总收入的2%。农民人均纯收入252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4人(占劳动力的16%),在省内务工108人,到省外务工16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30户饮用井水,有37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92%)。有384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7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4%、0%和6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2户(分别占总数的63%和59%)。
该村到镇道路为砂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辆,摩托车7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2户;建有小水窖13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00亩,有效灌溉率为2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8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7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截止2018年,已经基本完成道路硬化,毗邻杭州-瑞丽高速公路宣曲高速段,距离热水收费站3公里,出行方便快捷。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746户,共乡村人口2631人,其中男性1363人,女性1268人。其中农业人口2580人,劳动力1376人。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35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3.0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100户。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3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392.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00元(人均元),一事一议筹劳15000个(劳均11个)。年末集体总收入1.50万元,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全村居住分散,共有七个自然村,有汉族彝族苗族等多种民族,经济落后,到现在还有部分农户不能解决三通;
2、拥有大量土地,但是没有自主产业或者集体产业,各自为战,没有走好改革的路。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加快速度,尽快解决和缩小全村三通的户数;
2、解放思想,谋求自主产业的发展,利用土地及气候的天然优势,发展集中农场、集中生产,以集体或者特色产业带动集体脱贫、发展;
3、鼓励年轻人外出学习、务工,学习先进的技术及思想,为之后的建设做贡献。
最难取水村
云南省最难取水村
采访团磨破两车胎抵达宣威市最难取水村
6旬老太背水25公斤翻山2公里
20多个苗族妇女,拿着各种各样的绳子等在村口,遥望着送水车的影子。昨天下午4点10分,热水镇格依村的送水车开到了半坡自然村的村口。妇女们听着工作人员喊出水桶上的序号,认领自家的水桶。背上25公斤的水桶后,在呼啸的北风和蜿蜒的山坡中,65岁的王金义开始了她2公里山路、1小时的背水回家道路。
昨天,南方报业直击云南抗旱采访团从曲靖市区出发,驱车四个多小时来到宣威市受旱最重、取水最难的格依村半坡自然村。在山间蜿蜒的石子路和土路行驶中,使得采访团采访车不堪重负,两个后胎遭遇磨破出现漏气,但最终还是在下午4点钟赶到了采访地点。
格依村半坡自然村是宣威市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45户人家,171口人全部是苗族。村子的平均海拔达到了2280米,虽然是下午时分,寒风吹来仍旧让人瑟瑟发抖。相比降温后的宣威城区,这里温度明显还要低很多,体表感受最多也就有10来度。“这里就是高寒山区了。”一名镇里的干部搓着手告诉记者。等待背水的王金义里里外外虽然穿了6件上衣,还不时地擦着一把鼻涕。
镇上的送水车开到村口,王金义和其他等着背水的村民一起走到车旁,按着工作人员的安排,准备着背上属于自家的水桶。当村干部喊到王金义家的水桶号,她走到水桶旁,双手抱住水桶,在别人的帮助下,她才把桶从车上拖到了地上。她把一条长长地尼龙绳子从水桶把上穿过,又绕了两股分别缠在水桶底部的两个角,转过身去,弯下腰来,托起水桶底部用力地将水桶往肩上送。但是由于水桶太沉,人却蹲坐在地上一时站不起来。在其他村民的帮助下,才成功地背起了水桶。
记者注意到,背水的多是妇女,少有男性壮劳力。“男的多数都去外地打工了,在家的也去放牛或者给田里拉粪去了。”村小组组长杨凤刚告诉记者,从2月4日开始,镇里几乎每天都给村里送水,一家可以分到一桶25公斤的水以保障。由于山路无法通车,村民都要下来自行背水,最远的要背4里多地。
“背水就是共同目标”
王金义家住的离村口比较远,背水回家还要走将近2公里的山路,其中还要翻过1座100多米高的小山。等一同背水的村民将水桶全部拴到肩上,王金义也开始了回家的道路。山间的小路上遍布碎小的石子,走起来脚底板被抵得一下一下地疼痛。由于天气突变,刮起了凛冽的北风,更是让人举步维艰。背水的村民各个低着头,弯着负重25公斤的腰背痛在阵阵被风吹起的尘土中前进,在山间苗族彩色的服饰和那白色的水桶格外醒目。
在一个小山的中部,村民们卸下水桶,坐在一旁的土堆上开始休息。就在这个时候,王金义和几名妇女给记者唱起了歌。“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歌声在呼呼的风声中依旧清晰动听。王金义说,村里人住得比较分散,每天大家都要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来到村口,背水就是这个共同目标。说完,王金义又唱起“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还未唱完,王金义捂起嘴笑着说道,老了,(底)气不够用了。随后,王金义和村民们背起了水桶继续前行。
小水窖亟待“长大”
下了大坡上小山,下了小山又爬大坡。几经周折,王金义总算是把水背到了家里。此时距4点半的背水回家出发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多。卸下水桶的王金义不停地“呼呼”喘着粗气,她说背水还是累的。她告诉记者,村里以前取水都是到村子附近的一个小塘坝,但9月份塘坝就干涸。往年冬天都会下雪,雪甚至能把杯口粗的树压断,雪水和冰柱也会留下部分水,但去年一场雪都没下,水窖里也就没存下什么。王金义打开自家2方的水窖,记者看到里面还有部分水。她说,这是花200块钱,从小干河水库运来的,总共也就够全家30多头牲畜几天的用水。
记者在格依村半坡自然村看到,很多村民家的屋檐下都有导水管,一直连接到自家的小水窖口。由于没有降水,靠天吃饭的村民断了水。而大多2立方左右容量的小水窖,由于容量有限,水窖很难保证干旱情况下的生产生活用水。热水镇人大主席赵庆国说,像半坡村这样的高寒山区农村要使得水窖真正发挥作用,每家的容量至少要达到25立方。热水镇现在生活在高寒及偏远地区的农民还有15000人,有待建设的水窖达到2千个。修建每个水窖需要3000元,现在镇上给每户村民补贴1500元,但还是有很多农民拿不出钱来修建。
记者了解到,格依村半坡自然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野生菌、草药和松子,这些多靠植物的自然生长,而种植的阳芋和玉米又收入甚微。村民的年均收入也只有500元左右,让他们再拿出钱来修建水窖着实困难。“我们将争取各级财政支持,最好能够免费为这些贫困农民修上水窖。”赵庆国说。
想从山下来耕地成问题
目前,宣威市因旱灾已造成33.1万人、112.47万头牲畜饮水特别困难,涉及198个行政村、614个自然村。部分山区人畜饮水形势极其严峻,不少村子都要到10多公里外的水源地取水。昨天记者到达的格依村半坡自然村距离取水地点的格依村水源地就有13公里的距离。
在宣威市,旱情之下取水最为困难的地方多是偏远山区和高寒地区。生活条件艰苦,村民们又有何打算?格依村半坡自然村村民朱秀春告诉记者,自己也想着搬到山下去住,但是就怕人家不接纳,更担心没有耕地可以种。王金义也向记者说,长期在山上待着,担心自己的后代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没法跟人家交流。也有村民表示,自己祖祖辈辈都在山上生活,苦一点也已经习惯了。搬到山下要是没有田地,就没有粮食了,农民的根就不在了。
对于是否存在村庄搬迁可能的问题,赵庆国表示,整村搬迁的可能性不大,宣威市是全省县一级当中人口最多的,即使农民搬下来,解决了水的问题,但解决不了耕地的问题。
大春马铃薯正常播种
记者从宣威市了解到,目前全市已经完成春种12万亩,其中种植马铃薯10万亩,占计划种植80万亩的12%;种植玉米2.2万亩,占计划种植93万亩的3%;水稻育秧已完成5090亩。烤烟育苗6.03万池,完成预整地19.8万亩。宣威市相关部门表示,大春马铃薯在干旱时薯块养分可转化给薯苗,虽不能及时出苗但可以使苗出得更加粗壮,要求大春马铃薯按正常节令组织播种。对有水浇条件地块采取玉米育苗移栽或湿直播覆膜要在4月5日左右种植;无水浇条件地块也要在4月20日到5月5日采取灯盏塘“三干”种植或“三高两底”
种植。水稻在3月25日前育秧可全部结束,5月15日前移栽结束。
此外,国道、省道、市乡公路沿线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及粮食主产区域100%实行间套种玉米地膜覆盖,1800米以上地区种植玉米100%地膜覆盖。
163个无水日让南华苦苦支撑
万不得已只5千群众只有临时迁徙
“赤野千里”的感觉,在进入南华县雨露乡铅厂村显得特别明显,山沟里的田地早已干裂得如同一张张饥渴的嘴。正在浇灌自家菜地的李小林对记者说,他家里很久没吃蔬菜了,地里的几十颗莲花白是他家每天反反复复使用后的水浇灌的,看上去长势还不错,但距菜地几米远的大麦田里,小麦草已基本枯死,李小林是无奈的表示,麦苗就是他的目光下一点点死去的,而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找水手段:管道、打井加泉水
“我们目前就是全力抢通距离村子10多公里龙潭坝水库到村子里的管道工程,水库里仅存的3万多方水,是我们度过难关的最大指望。”南华县雨露乡铅厂村书记何从科对记者表示。
地处山区的铅厂村全村有2600多村民,在春节以前,村周围的4个小坝塘就已干枯了,到春节之后村里的饮水全断,村民们不得不开始四处找水,村里和乡政府共同出资打井,结果打了50多米不见水,请来的打井队不敢打了,收了几千元工时费收工走人,后来县里的一家企业又“悬红”2.4万元打井,这次打了70多米仍未出水,铅厂村的打井“项目”就此作罢。
距离村委会不远处有个小坝塘已干枯见底,坝塘的最低处有个大窟窿,里边有一指节的清水,而这一指节的清水成了铅厂村的“大水源”,家家户户每天用各种存水器具排队等候,临近中午时分记者看到细弱的水流只装满了6只大桶。
村支书何从科说,这一点点水在半个月前每小时可以打出三挑水,而现在一小时只有一挑半了,不幸的是这点点水还在减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干了,但愿它可以真正的细水长流”
随着旱情的加重,铅厂村得到了香港乐施会的支持,一条90毫米的管道开始施工,施工人员是村里的青壮,管道是架设到10多公里以外的龙潭坝水库。
不过龙潭坝水库里的存水也不容乐观。这个小二型水库平时年份的存水约有33万多方,可目前只有3万方存水。但对于铅厂的2600多名老老少少来说,这3万方水足可以让他们抵御2个月的干旱。“不过,要是到5月底以前再不下雨,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该村一名村民忧心忡忡的表示。
用水顺序:先学校后居民
南华抗旱的用水顺序是先生活后生产,先学校后居民的序列。而在一周前开始的机井项目中,南华县山区的10口机井都位于学校附近。
铅厂村,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探队的3名工人正在打井,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5天,机井打了30多米还未见到水,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技工许永春说,这进有没有水得打到60米以后才知道,照目前的进度还得5天才能打到规定位置,而有没有水尚未可知,他们是根据勘探队给出的机位进行作业的。
铅厂村小学共有273名师生,寒假以后学校断水,村里从山上引了一条半个小手指粗的山泉水给学校使用。不过据学校教导主任杨旺华实测,这股山泉,24小时可以接积水240公斤左右,根本不够学校师生使用。他说,学校大部分学生中午都在学校午餐还有一些住校的学生,这点点水就只够做饭,饮用水全靠县里一家企业赠送的10桶矿泉水,每人每天可以分到约500克。他说,这家企业承诺赠水2个月,到了赠送时间,学什么该喝什么啊,杨老师很无奈。
在该乡另一所小学洒披武完小,一名愿者教师说,学校刚开学的时候由于没有任何准备,学生们饮水大成问题,后来他和其它志愿者教师凑集了资金给学校买了桶装水,政府也定时派车送来饮用水灌装到学校的蓄水池,现在饮用水“一切OK了。”
最后一招:临时迁徙
由于南华县位列楚雄彝族自治州个限水县城之一,供应县城的几个水库蓄水也只有正常年份的一半,县城居民用水虽然未受到大的影响,但限水从去年12月份就已开始。
在其他几个受灾严重的乡镇,打井、运水成了抗旱的二大法宝,在持续167天的无雨天气下,全县20多万各族群众苦苦支撑着。仍在持续的干旱不得不让南华方面有所准备。
“我们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对于持续干旱的楚雄州南华县来说,如果到五月底南华仍然没有有效降雨的话,那么南华县罗武庄、红土坡、一街、马街等4个旱情最重乡镇的约5000多名村民将面临临时迁徙的命运。这是南华县抗旱指挥部对于特大旱情的最后手段,也是该县对于该场特大旱灾的终极措施。
已经上报的南华县特大旱情应急预案中,对于未来2个月仍无有效降雨所采取的措施就是让“交通极为不便,又没有找到水源的村寨”进行临时迁徙,“让村民带着他们的大牲畜临时到水边安家,待旱情缓解之后再回村寨。”该预案所指的“交通极为不便”是指一部分没有通车的村寨,可以通车的村寨不在此临时迁徙预案之中,“能不动的尽量不动,毕竟迁徙是件万不得已的事。只要可以通车,县里就为他们送水,车运也好,人背马驮也好,总之要让每一个群众有水喝,这是我们抗旱的最低要求。”南华县抗旱指挥部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悉,上述临时迁徙在南华已不是第一次,在2005南华个别山区村寨发生旱灾,由于远离水源地,又不通公路,因此约2000各族群众进行了首次临时迁徙,只不过那次迁徙只持续了20多天,天降大雨,村民们就回家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农村经济
基础设施
人口卫生
村务公开
发展重点
最难取水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