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足兽
兽孔目哺乳动物
麝足兽(食虫类:Moschops),意思为“小牛般的面孔”,是一种兽孔目的哺乳爬行动物。麝足兽身体可生长至5米长,有巨大的身体,四足行走。它是草食性动物,有着短而类似猪的牙齿;前肢往两侧伸展,类似现代蜥蜴;后肢则直立于身体下方,类似现代哺乳类。麝足兽生存于2.55至2.51亿年前的中二叠纪,在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灭绝。它们的化石在南非的卡鲁盆地发现。
形态特征
麝足兽,身长可达5米长。它们有巨大的身体,且为四足行走的动物。它们是草食性动物,有着短而类似猪的牙齿。它们的前肢往两侧伸展,类似现代蜥蜴;后肢则直立于身体下方,类似现代哺乳类。背部像长颈鹿那样独特地从前到后向下倾斜。肢带粗大,尤其是肩带,为了支撑动物的巨大体积。麝足兽有厚重的头颅。如果厚重头颅是自然演化的,那短而重的尾巴可能用来保持后重头颅的平衡。
二叠纪奇特的动物
在二叠纪,盘龙目类动物和兽孔目动物是主宰大陆的优势动物。盘龙目动物成为陆地上的优势动物长达400万年之久,随着进化,从它们中演化出的兽孔目类逐渐掌握了大陆的话语权,盘龙目类逐渐消失,而兽孔目一直延续到二叠纪大灭绝事件时才逐渐消失。
盘龙目动物形态奇异,除牙齿奇异外,脊椎的髓棘加长成很长的棘刺,在背部髙高扬起,并张以皮膜,形如船帆。科学家对这个“帆”的功能曾有过各种猜测,比较合理的解释为:它是用来调节体温的。
兽孔目动物,早先被称为似哺乳类爬行动物,在陆地生命中变得越来越“显眼”,虽然它们没有达到恐龙那样的巨型身躯,但是在同时代动物中也是体型最为庞大的霸主兽孔目已经非常接近哺乳动物,四肢出现了肘向后、膝向前和肢体向下的哺乳动物姿势,但是这些动物的脑子仍然很小,头骨也较原始。
人们对于二叠纪兽孔目动物的大部分了解都来自出土于欧洲中部、南非卡鲁和俄罗斯的化石发现。特别是卡鲁化石中常常都包含着完整的骨架,因此我们可以对它们复原到很小的细节。
麝足兽是卡鲁化石中最大的植食性动物之一,大约长4米。它们的尾巴比大多数最初的爬行纲都要短得多,并且有着一个典型的大型植食性动物的筒状躯体,依靠着强健的四肢着地。它们有着厚重的头颅。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些动物借由以彼此对撞来互相竞争。就和现在的山羊一样。虽然有些科学家认为厚重的头颅也许是一种疾病,比如骨质增生的后果,不过到今天也没有定论。如果厚重头颅是自然演化的,那短而重的尾巴可能用来保持厚重头颅的平衡。不过由于是植食性动物,所以它们可能是同一地区其他掠食性兽孔目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文化
在1983年,英国曾有一个名为《Moschops》的卡通节目,同时也出版周边书籍,主角是一只麝足兽与它的朋友,例如:异特龙、梁龙属、三角龙、鱼龙、以及暴龙。但实际上,这些动物生存在不同时期,而且是不同地区。在1998年的电脑游戏《Carnivores》,麝足兽以没有伤害性的动物出现,不过体型过小。在沙盒动作冒险游戏《方舟:生存进化》中,玩家可以捕捉并骑乘麝足兽,游戏中之麝足兽能够有效采集木头与浆果。
参考资料
[科普中国]-麝足兽.科普中国网.2024-08-2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二叠纪奇特的动物
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