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高70-120厘米。
根状茎粗而直立,被
红棕色、质薄、全缘、长圆
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20厘米,
乌木色或褐色,有光泽,密被鳞片,鳞片褐棕色,宽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1.5厘米,宽3-4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叶片椭圆披针形,
渐尖头,下部渐变狭,长60-80厘米,中部宽20-25厘米,二回羽状;羽片约30对,斜展,互生,相距2-4厘米,披针形,长约13厘米,宽约2.5厘米,渐尖头,羽状;小羽片约18对,平展,以极狭间隔分开,下部2-3对分离,向上则彼此以狭翅相连,长圆形,长约1-1.5厘米,宽约4一6毫米,圆头,稍变狭,有三角形锯齿,两侧羽状浅裂。叶干后薄纸质,淡绿色,两面几光滑;叶脉羽状,两面明显;叶轴上面密被淡棕色、
披针形鳞片和纤维状毛。
孢子囊群生于主脉和叶边之间,成整齐的一行,每小裂片1个;囊群盖圆肾形,纸质,
红棕色。孢子黄色。
接种后5-7天萌发。丝状体2-7个
细胞长,初为单列,常在4个细胞时,前端纵裂为双列。细胞圆筒形或短圆筒形。约在20天后出现顶端细胞,斜向分裂为片状体。前端4-5个细胞宽时,开始产生毛状体。
毛状体细长棒形,顶端具
腺体,常脱落。毛状体单细胞,其相连的边缘细胞不向外突出,或有个别的突出,每隔2-3个边缘细胞生有一条毛状体。接种后约60天,原叶体成熟,宽倒卵状心脏形,两翼向上挺出,边缘的毛状体排列不甚整齐。
东北亚鳞毛蕨的繁殖方法与粗茎鳞毛蕨相似,但东北亚鳞毛蕨的垂直分布要比前者高。取阔叶林、混交林林下松软近干的腐殖土,用孔径为2毫米×2毫米的网筛筛除枝茎、叶片等杂物,再将腐殖土与细砂按4:1混匀,装入花盆,沸水浇透,调pH值至6.5,冷却后,均匀接种适量孢子。上盖玻璃,以保持湿度、减少污染。将接种后的花盆置于浅水盘中,先经12小时黑暗,再以每日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的光周期处理,温度18-22℃,光强2500-3000
勒克斯,在一定光质下进行催萌。孢子萌发后,调整光强为2000-2500勒克斯,待
配子体发生后,撤去水盘,减少培养基的湿度,每天适当开盖通气10-25分钟。待配子体雌雄性器官发育成熟后,进行喷雾以促进其
受精卵。给予幼孢苗每日光照15小时,光强约为3000勒克斯,温度22-28℃,适当增加通气时间。培养至每株2-3枚叶片、配子体尚未枯死时,进行分株复壮。复壮期间温度为25-35℃,每日14-16小时日光光照,光强3000-3500
勒克斯。
孢子接种后约7天需光萌发,萌发率在95%以上。约60天原叶体发育成熟,80天左右幼孢苗大量发生,幼孢苗密度可达5-15株/厘米,幼苗
寄生于
配子体上,最初产生的幼叶并不拳卷,至第3枚叶才呈拳卷状;叶柄具鳞片,基部的鳞片呈淡褐色;在接种90天后,幼孢苗高度多达2.8-3.0厘米,每株2-3枚叶片,原叶体近枯死。此时分株移栽于复壮箱中强化培养,复壮90天,株高可达15厘米,叶片9枚以上,冠幅11厘米,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此时移栽的成活率达95%以上,且易于缓苗,长势较好。复壮后盆栽成活率几乎达100%。
东北亚鳞毛蕨与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相似,差别是:①粗茎鳞毛蕨叶柄、叶轴上鳞片、鳞毛密集,叶面也有鳞毛;东北亚鳞毛蕨叶柄叶轴上鳞片、鳞毛稀少,叶面光滑或
近无毛。②粗茎鳞毛蕨羽片着生较密集, 彼此几乎相接;东北亚鳞毛蕨的羽片相距较远或彼此不相接。③粗茎鳞毛蕨裂片近全缘,或波状齿不明显:东北亚鳞毛蕨的裂片有齿。④粗茎鳞毛蕨
孢子囊群大,且排列不整齐:东北亚鳞毛蕨孢子囊群较小,排列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