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0月,前身是唐山路矿学堂矿冶科。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初(1905年的唐山路矿学堂矿冶科)。80多年来,学院孕育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材料学科专业人才,包括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16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大学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是一所具有120年建校历史、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点建设,首批设立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培育了以竺可桢、茅以升、林同炎等43位院士,包括16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姚桐斌、吴自良、陈能宽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近二十万人。
学院历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05年在唐山路矿学堂创办的矿冶科,1931年设立矿冶工程系。百余年来孕育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其中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1979年在国家恢复研究生学位教育时,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开始招收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本科生,1985年成立材料工程系,随着不断的发展,2001年正式成立学院。2004年批准成立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另外学院还拥有人工器官表面改性、表面工程及摩擦学两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及低维复合材料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四川省的重点学科。2012年,获批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905年:唐山路矿学堂矿冶科。
1931年: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
1946年:矿冶系分为采矿工程系和冶金工程系。
1951年: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系划归唐院,建立材料工程系。
1952年:院系调整:冶金系、采矿系调往北京组建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材料工程系调回北京铁道学院。
1979年:恢复招收金材专业研究生。
1981年:开始招收金材专业本科生。
1985年:恢复成立材料工程系。
2001年:撤系建院,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4年:依托学院建立了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0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3年:建立了国家材料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师资力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好、水平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包括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0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跨(新)世纪人才3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高级职称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已形成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学院共有教职员工120名,其中双聘院士2名、教授31名、博士生导师27名,教师中具有博士比率79.5%,教授中博士比率93.55%。;在校研究生565人、本科生1135人。
教学规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学博士点。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许多人在国内外学术研究及应用领域中成为骨干力量。学院现有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1080人。
学院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在研科研经费超过1200万元。近5年已获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5部,发表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文。
依托学院建立了国家材料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工器官表面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低维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先进焊接技术与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涉及生物材料及其表面改性、功能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高速铁路关键材料、表面工程及生态环境材料以及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等。近5年,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新世纪人才基金以及重大产学研合作等重要科研项目300余项,年均到校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发表SCI、EI、ISTP检索收录论文800余篇,获得各级政府授予的科技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100余项。主持研发的新型心血管植入器械、纳米抗菌材料、轨道交通新材料、轻质隐身材料、新型焊接技术等实现了产业化或成果转化,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大量先进的材料分析、测试和制备设备,设备总资产超过6000万元,其中价值4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50余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学院围绕本科生教学还有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实验平台,材料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专业实验室。
多年来,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培养、教育与管理,设立奖(助)学金奖励(资助)优秀(贫困)学生。以学科前沿研究带动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风貌,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在生物医用材料、超导体、材料表征、新型材料制备、现代材料成型及质量控制、材料加工重大装备研发及国产化等方面,立足学科前沿,开展科学研究,追踪学科前沿,推广技术成果,搭建出国内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平台,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社会适应性好的高级研究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生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的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技能,能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数学、物理、外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绘图、计算机程序语言与设计、材料科学基础、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材料加工成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结构材料、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材料研究综合实验、电子信息材料、生物材料与环境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现代制造业、大型钢铁企业、汽车制造业、陶瓷、高分子材料及化工等企业,从事金属结构材料、陶瓷、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材料制备、设计、服役性能评价等工作;或从事功能材料、超导材料、特殊功能材料、陶瓷、高分子材料、环保技术、新型炭材料及高性能电池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的相关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检验、技术支持服务、采购等工作。由于本科阶段注重夯实基础、拓宽专业的教学实践培养,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金属材料无机化合物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领域均具有比较宽广的适应能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生物医学工程是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力学、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学等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等,用于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工学一级学科。其发展起源于生物医学电子、计算机领域,随着信息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干细胞工程等领域发展,迄今该专业包括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机械、生物力学和康复工程等多个领域。主要培养适应国家创新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坚实的理、工、医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科研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富有敬业精神的高素质、知识复合型的,能在材料特别是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等医疗器械领域从事研究研究与设计、产品与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疗器械及设计、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及生物学评价、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生物力学、组织与胚胎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医学仪器与诊断技术、医疗器械表面工程、医疗器械CAD、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生物医学图象处理、材料性能、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生物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固体物理、先进制药技术、分子生物学、药物控制释放、组织工程、人工器官植入临床实践、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等。
【就业方向】
适用于医疗器械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及管理以及销售、检测和评价,适用于医院大型医疗器械的操作和管理; 适用于材料领域特别是生物材料领域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适用于制药领域药物制剂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也适用于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机械、计算机、电力电子等领域基础理论知识,能在涉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工程图学基础及机械制图、材料加工成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基础、焊接材料及材料焊接性、焊接结构、焊接方法与设备。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汽车、石油天然气、水电火电、化工、建筑、机械、锅炉、压力容器、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材料加工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轨道交通、机车车辆领域的就业具有很大优势。
目录
概述
大学简介
学院历史
师资力量
教学规模
本科生专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