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表彰“两弹一星”事业的23位卓越的科学家而于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50周年前夕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的奖章。
历史沿革
199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
原子弹、
导弹和
人造卫星(即“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枚奖章就是追授给
姚桐斌同志的。
奖章直径80毫米,为99.9%足金所制,重量约515克。奖章主体图案以五星、长城、橄榄枝和光芒组成,突出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奖的特征。中心的五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城既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又象征着坚不可摧的国防,众志成城,捍卫祖国的主权;橄榄枝则表达了我国研制“两弹一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深远意义。奖章还配有红木外盒及江泽民同志亲笔签章的证书,整体显得庄重、华丽。
姚桐斌(1922—1968年)是我国杰出的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1945年毕业于
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
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
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
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他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粘性、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1962年他组织制定了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领导和指导了锰基料合金的研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
液态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他一生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科研人员的培养和作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枚奖章如今已入藏中国革命博物馆。
20世纪中叶,是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创造的一段极不寻常的历史。将这段极不寻常的历史,演绎成我国科学技术的世纪表彰大会,同样有着不寻常的经历。这里记述的是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我国研制成功“
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真实故事。
科技的世纪表彰大会
秋日的北京,艳阳高照。新整修过的人民大会堂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大礼堂主席台台口上悬挂着大会会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功臣大会。主席台后方竖立着10面红旗,主席台前摆放着鲜花绿草。会场内高挂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的巨幅
标语。
1999年9月18 日下午3时,大会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有站在世界科技进步前列的勇气、信心、智慧和力量。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主持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基宣读表彰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出席表彰大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
于敏、
王大珩、
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
任新民、
吴自良、
陈芳允、
陈能宽、
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
屠守锷、
黄纬禄、程开甲、
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
王淦昌、邓稼先、
赵九章、
姚桐斌、
钱骥、
钱三强、
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江泽民来到主席台正中,为获奖人员颁发奖章和证书。获奖的科学家个个笑容满面,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江总书记亲自为获奖人员一个一个颁发功勋奖章,并一一
握手合影留念。首都少先队员跑上主席台,把一束束鲜花献给这些为祖国作出突出贡献的功臣。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按动手中的
快门,记录下了这极其珍贵的历史一刻。
在热烈的掌声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
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
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
华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高峰的空前壮举。
江泽民说,在举国上下喜迎
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为我国“
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希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发扬他们为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和拼搏奉献精神,继续努力奋斗,满怀豪情地把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这次盛会,是我国科学技术的世纪表彰大会,将永远记录在
华族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史册之上。
求真求实地科技史诗
人民大会堂的世纪表彰大会是由一篇世纪性的回忆文章引发的。这篇文章就是原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同志的《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
张劲夫同志主持
中国科学院工作的10年(1956年—1966年)正是中国科学院的辉煌的10年。1998年12月10日,这位深为人们敬重已经85岁高龄的老领导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独家专访。1999年1月24日,科学时报社主办的《
科学新闻》周刊发表了《在科学院辉煌的背后——访原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的文章。这篇文章虽然并没有提到“
两弹一星”,但是却打开了人们记忆的闸门,不少老科学家打电话、写信,诚恳地希望张劲夫谈谈科学院为研制“两弹一星”所做的历史贡献。远在大洋彼岸的著名华裔科学家
杨振宁也打电话给张老,建议他正式披露科学院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事情,给历史一个交代,给后人一个交代。并说参加研制工作的许多人已经故去,是该说的时候了。张老觉得科学家们的意见有道理。但是他很慎重,专门打电话征询现任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意见。路院长说:“披露这段历史,我当然赞成。至于保密问题,我相信你所讲到的多是宏观的,不会涉及到太多技术保密问题,更何况时间过去了三、四十年,如果需要再谨慎一点,我们可以交给国家有关保密委员会,请他们审看嘛。”这样张老才下定决心披露事关国防机密的重要历史。
1999年3月11日、12日,张劲夫这位记忆超常的老人,又一次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打开了他记忆的阀门,如数家珍地讲了两个半天,翔实地回顾了这段历史。记者将录音整理成《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1.6万字的草稿。张老辗转反侧了两天两夜,自己对草稿进行修改补充。北京早春的天气依然比较冷,这位老人都感冒了,仍带病请当年科学院新技术局计划处处长兼卫星办公室主任陆绶观同志,以及现任科学院军工史办公室主任赵萱等同志帮助订正细节,拿出了初稿。张老与路院长商量将这篇文章和《在科学院辉煌的背后》一起出一本内部资料,以便广泛地征求意见,还历史的真实。这得到了科学院党组的支持,路院长还专为这本内部资料写了序言。3月中旬,科学院印成了16开《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
单行本3000册。张老和科学院党组将此分送给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部委领导同志和知名科学家,并送国家保密部门进行保密审查。特别是张老按照我们党的纪律写信给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同志,请他将这个资料转交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看可不可以在《
人民日报》公开发表。
江泽民总书记对张劲夫同志《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文章非常重视。4月27日下午4时许亲自跟张老打电话,他认为张老的文章写得非常之好。不但在《
中国科学报》发表,而且要在《人民日报》等大报发表。这段历史不但要让全国人民特别是中青年知道,还要向全世界公布。他已委托曾庆红同志落实文章在大报上发表的事情。
江总书记电话中给张老说,过去,你们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能够把“
两弹一星”搞出来,很了不起。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也要做几件大振国威的事情。科学院做了那么多事情,过去不知道,以后要多给科学院任务。并说
科索沃事后中央讨论朱镕基总理到不到
美国去访问?他主张去访问,后来去了效果不错。朱总理在一次演讲会上,引用了张老文章中
郭永怀回国没有带美国的只字片纸,他说“装在我们脑子里的知识,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张老告诉路院长这个消息已经是晚上。张老向路院长讲了三个意思:第一,在科学技术内容上有没有出入?请他跟老科学家联络一下,尤其
原子弹跟光亚先生,
导弹跟钱学森先生请教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修改的意见。第二,保密问题,是不是请有关方面再把把关。第三,里面的人物、事实有没有出入,请还健在的同志看一看。他尤其点了陆绶观同志的名,说他参加了工作的全过程,那个时候年纪轻,记得可能比他还清楚,而且是他具体抓的事情。
为此,科学时报社专门组织了由总编辑罗荣兴同志牵头、党委书记刘洪海等参加的班子,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同志派来了国内部副主任张锦胜具体帮助,共同跟各方面进行了联络。路院长跟光亚先生、跟钱老都联系了,他们都分别校阅了这个稿子,也提出来一些修改补充意见。保密事项请总装备部做了审查。在文章审查过程中,张老让秘书俞家英告诉记者,石油部
侯祥麟院士看到他的文章后写信给他,提出
氟油的问题军工史记载是石油部做的。张老特别查了军工史的资料,发现原因出在一个时间差上,事实应该是先有科学院研制生产,后有石油部的生产。张老给他回信做了说明,侯院士说他明白了。这说明写好历史也很不容易。《
中国科学报》罗荣兴总编为文章拟出了《请历史记住他们》的标题,张老说:“这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充分表达了我的心声。”张老在
杭州市最后对文章进行了审阅后,他再次请路院长帮助把关。5月1日,路院长一口气看完了记者送给他张老审阅过的稿子之后,让记者直送新华社郭超人同志,郭超人看过后,他又请新华社总编辑
南振中同志看过,这篇1.3万多字求真求实的科技历史,才最终定稿。
尖端科技历史的真实记录
5月5日,在江泽民总书记的关怀支持和曾庆红同志的具体安排下,新华社将张劲夫的署名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以通稿的形式发表。5月6日,《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中央所有大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篇重要文章,在国内外引起强烈震撼。
5月6日,因特网率先将张劲夫同志的文章传遍全世界。钱学森看了《
中国科学报》上发表的张老的文章,让他的秘书
涂元季打电话给报社转达自己的意见:“张劲夫同志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读了非常感人,老一代科学家非常感慨,当年那种大协作精神该回来了。”当年在科学院分管军工的副院长裴丽生已经93岁高龄,听人给他读了张劲夫的文章后激动地说:“过去我虽然分管军工任务,但是有纪律,上边的情况不许打听,因此许多事情连我也不清楚。张劲夫同志是能够把这段历史说清楚的唯一的人,感谢他把这段历史说出来了。张劲夫的记忆力特别好,这一点我了解。‘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科学家,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创造的一个伟大的奇迹,张劲夫的文章也是一篇重要的历史著作。”
在张劲夫同志回忆的带动与启发下,朱光亚、周光召等一大批参加“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与裴丽生、陆绶观等当年“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组织者,积极接受记者的采访,回忆起这段科学的秘密历程。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郭传杰提议将这些重要史料汇编成书,以传之久远,既作科教兴国的范例,又作爱国主义教材。于是又有了《请历史记住他们——中国科学家与“两弹一星”》这本书。该书收录了聂荣臻副总理、
钱三强的遗作;收录了张劲夫、钱学森等曾经在毛主席、周总理领导、关怀和支持下,组织和参加研制成功“
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所写的40多篇回忆文章。这可以说是我国尖端科技发展历史的真实细节记录。1999年8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出国访问前夕,挥笔为这本书题写了书名:《请历史记住他们》。该书不仅是重要的科学技术史料,也成为了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当年,
暨南大学出版社9月第一次印刷,很快销售一空,12月又第二次印刷。1999年度,该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
一等奖。
1999年8月11日下午,聂荣臻同志的原秘书老周同志告诉记者:“张劲夫回忆文章非常好。《
人民日报》稿他已经看过了,《
中国科学报》刊登得更加详细,他也认真看了。在张老的文章发表后,国防科委副主任、聂总的女儿聂力同志看到了,她亲自征求劲夫同志的意见,向中央建议为研制成功‘
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授勋,并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他们的突出事迹。以此激励科研人员的爱国热情,同时回击考克斯报告的造谣污蔑。劲夫同志支持这样做,他们的建议很快得到了中央的同意。经过认真评选,现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23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授勋。之所以选择9月18日,这个
东北地区沦亡的纪念日,目的是想说明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站立起来之后,科技上也已经站立起来了,被人宰割的历史将永远成为过去!”
奖项文化
该奖章直径8厘米,用99.9%纯金铸造,重量515克,配有绶带,可悬挂佩于胸前。奖章主体图案由五星、长城、橄榄枝和光芒线组成:奖章中心的五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城既象征着
华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又象征着共和国坚不可摧的国防;橄榄枝则表明我国研制“
两弹一星”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奖章配有江泽民同志亲笔签章的证书,并用红木盒包装。其规格、材质、图案和证书等方面,突出了这是共和国最高等级奖章的特征。该奖章设计端庄、章型宏伟、制作精良、包装华丽,堪称我国历史上最为精美绝伦的
勋章,更由于数量仅有23枚,极为珍罕。
历届名单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
于敏、
王大珩、
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
任新民、
吴自良、
陈芳允、
陈能宽、
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
屠守锷、
黄纬禄、程开甲、
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
王淦昌、邓稼先、
赵九章、
姚桐斌、
钱骥、
钱三强、
郭永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