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琴
流传于中国古代的弦乐器
挫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弦乐器,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它的音质特点鲜明,低音区粗犷厚实,中音区优雅柔和,高音区则清脆明亮。挫琴不仅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态特征
挫琴的整体结构包括琴面、琴底、琴头、琴尾、琴码、琴弦和琴杆等多个部分。琴身为梧桐木材质,通常保持原色并涂上亮油加以保护,琴头有时会涂上不同深度的咖啡色。琴身呈“正半管状”,琴面弧度约为150度,共有13个琴码,每两个琴码之间相隔10度,共设有26根弦。琴弦一般采用丝线,音域覆盖小字组g至小字三组g3。琴弓由高粱杆顶部两节制成,第一节用于擦弦或击弦,第二节用于手持。琴面以薄桐木板制成,厚度约3毫米,呈桥拱型。琴底长680毫米,头宽150毫米,以桐木制成,支撑琴面并组成共鸣箱。琴尾以杂木制成,厚15毫米,高100毫米,宽120-140毫米,顶上有琴轴。琴头同样以杂木制成,厚15毫米,高120毫米,宽170毫米,琴头上端有多种造型可供选择。琴岳以杂木制成,设置在琴头、琴尾张弦使用,高度约5毫米。琴杆通常由高粱杆制成,俗称秫秸杆,演奏时可自由调整姿势。
发展历史
挫琴的历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记录出现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挫琴的音色独特,低音区粗犷厚实,中音区优雅柔静,高音区清脆。挫琴的演奏方式多样,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挫琴的曲目主要是一些抒情乐曲,如《鸳鸯扣》、《四大景》、《迭落金钱》、《满江红》等。挫琴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演奏技艺和制作技艺曾一度被认为已失传。然而,近年来在青州市发现了挫琴及其演奏者,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重现。
传承与发展
挫琴的传承始于清末至建国初期的青州民间艺人赛金花。赵彩云的孙子赵兴堂继承了挫琴的演奏技艺,并参与了挫琴的制作。1957年,挫琴艺术在中断近二十年后得以恢复,当时由益都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刘新丰等人对其艺术及演奏曲谱进行了整理,并在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上获得金奖。挫琴的演奏技巧丰富,包括右手执弓寻弦的同时,左手腕转动带动琴身以“送弦迎弓”。
研究与影响
对于挫琴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挫琴是从一种称为“筑”的过渡性乐器发展而来,这种乐器完成了从击弦到轧弦的转变,是弓弦乐器的先驱。挫琴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国的音乐史,也为现代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发展历史
传承与发展
研究与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