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是2001年4月
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凯文·林奇,译者是方益萍、何晓军。原著于1960年首次出版,是林奇对
波士顿、泽西城和
洛杉矶进行了五年研究的成果,探讨了观察者如何获取城市信息并形成心理地图。
内容简介
《城市意象》这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编辑推荐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带来欢乐。从《城市意象》这本书中我们发现——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很显然,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群,城市设计的规律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
作品特点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城市中的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组心理图像,这些图像由五个基本元素构成:路径、边缘、区域、节点和地标。这些元素对于观察者获取城市信息并形成心理地图至关重要。
- 路径:街道、人行道、小径、运河、铁路等,是人们行走的通道,它们在空间和空间之间的移动中进行排列。
- 边缘:可以是真实的或感知到的边界,如墙壁、建筑物、海岸线、路缘石、街道、立交桥等。
- 区域:二维的中等到大型区域,个人进入和离开这些区域,具有共同的识别特征。
- 节点:可以进入的大型区域,作为城市、社区、区域等的焦点,为身处其中的人提供其他核心元素的多重视角。
- 地标:人无法进入的参照点,如建筑物、标志、商店、山脉、公共艺术等,它们在所处环境中至少有一个独特或令人难忘的方面。
作品影响
《城市意象》对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一代研究人员,包括阿莫斯·拉波波特、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奥斯卡·纽曼、威廉·H·怀特、肯尼斯·克雷克和唐纳德·阿普利亚德等。这些研究人员在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领域的工作受到了林奇理论的启发和影响。
作者简介
凯文·林奇,任教于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
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用以奖掖后进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