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居炒肝
老北京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
天兴居炒肝是老北京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其加工工艺和流程极其复杂繁琐,并且对卫生要求极其严格。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腊肠肥,味浓不腻的特点。
简介
天兴居炒肝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正宗的工艺,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北京炒肝历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清朝同治年间,会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当时京城曾流传“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后语。吃炒肝时应就着小包子沿碗四周抿食。
清代炒肝的制售者有展面和肩挑两种。展面者首推前门外的会仙居。
北京天兴居制作的炒肝,1997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
特色工艺
天兴居炒肝选料精细,制作考究,味浓鲜美,肥而不腻,吃蒜不见蒜,晶莹透彻,盛在小巧玲珑,碗口只有二寸的景德镇的特制小碗中,宛若宝盏含晶,甚是诱人。在《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首竹枝词,特别生动地道出了北京人对炒肝的由衷赞美:“稠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
天兴居炒肝最大的特点是虽有蒜味但是看不到蒜。其原材料的选择也是及其严格的,要求必须选用当日宰杀的新鲜猪内脏,经过三次以上的清洗后才可使用。
天兴居炒肝所用的主料是肥肠,调料有酱油、黄酱、生蒜泥、熟蒜泥、骨头汤等。晶莹透亮的炒肝肥而不腻,滑嫩的肝尖再配上叉子火烧肉包子很过瘾。炒肝的吃法很讲究,只需托住碗底,嘴唇沿着碗沿转着喝。
做法
将肠子洗净,盘成若干捆,用绳扎好后,将肠从一处剪断,放在凉水锅中,旺火煮至筷子能扎透时,将肠捞进凉水中,洗去肠表皮的油,切成小段;
猪肝洗净,切成菱形片,熟猪油倒进锅内,用旺火烧热放进八角,再依次放进黄酱、姜末、酱油及蒜泥,炒成稀糊状成熟蒜泥;
将猪骨汤烧热,放进猪肠,将沸时,撇去浮油;
放进猪肝及酱油和熟蒜泥、生蒜泥、精盐搅匀,汤沸后,立即用淀粉匀芡,再煮沸,撒上味精搅匀即成。 
发展
1956年,创建于1862年(清朝同治元年)会仙居与1930年创业的天兴居合并,挂上“天兴居饭馆”的牌匾,聘原天兴居经理后代沙德亮为经理,由会仙居做炒肝技术最好的师傅掌灶,另专设洗肠子车间,使天兴居炒肝得以继承。1997年营业收入98.63万元,创税7.85万元。1992年天兴居炒肝在京被评为“北京十大名小吃”。1997年在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天兴居炒肝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并获得中国烹饪协会的奖牌。 
该店位于鲜鱼口街,隶属先达饮食公司。建筑面积102平方米,营业面积40平方米。职工24人。1956年由会仙居、天兴居公私合营合并而成。1992年被授予中华老字号。会仙居创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天兴居创建于1933年。清同治元年刘永奎和妻子在鲜鱼口中间路南开一酒馆,经营小菜和“折萝”(把饭庄剩饭菜再加工而成)。颇受喜爱,收入大增。遂定名会仙居。1900年,《北京晨报》的主持人杨曼青,常来此店,建议将“白水杂碎”中的心肺去掉,用除去腥臭味洗净的猪肠猪肝为原料,加上葱、姜、蒜末酱色和勾芡,定名“炒肝”。稀稠适度,色泽喜人,香味朴鼻,将其盛入喇叭形小碗如宝盏含晶,吃时不用筷子和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着喝,别有风味。1930年,在会仙居对面又开张一家炒肝店,定名“天兴居”。 
天兴居炒肝店
天兴居炒肝店是由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创业的会仙居与1930年创业的天兴居于1956年合并而成,距今已有一百三十六年的历史。两店合并后,为了保持北京炒肝的风味特色,特由原会仙居的老师傅掌灶,博采两家优良的传统制作方法和管理方式,才使北京炒肝继承发扬。在1992年被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及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确认为“北京老字号”1997年在北京名点名菜鉴定展示会上,天兴居炒肝荣获“北京名小吃”称号,在1997年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再次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参考资料
特色工艺.bbs.soufun.com.2019-07-07
目录
概述
简介
特色工艺
做法
发展
天兴居炒肝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