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杨美与和坑合为和坑保。
新中国成立后,曾与油坑合为杨美乡,公社化后,建杨美大队,辖红狮坑、下尾路、田头里、曾洋、咬、古桥、后、官路、田厝尾、墟后、埔顶、旧厝、仔尾、杜松脚、田厝、蔡山、蔡仔、古美山、仔等19个自然村。
1971年建杨美水库,规划在库区内的村社全部移民,如下尾路移到湖西乡岭脚村和马坪镇京野村;田头、曾洋移至玳瑁山茶场东径口和本村的如英、中层社;咬垅原为大队场,因移民而撤散;
古桥、后厝移本乡石坑新美、竹树和前园新阳;官路移
万安农场三队、六队;埔顶、田厝美移万安农场和
马坪京野村;墟后移湖西乡丰卿崎脚和城内圳上等。移民后的杨美村辖田厝、蔡山、蔡仔、中层、如英、新中、寮仔、古美山等自然村。1984年,杨美大队改为杨美村。
全村人口有308户,1297人,居民大都姓蓝。都属石椅种玉堂分衍,大部分属三房。其次为
倪姓,此外还有林、戴、陈、杨、郭等姓,人数较少。?田 厝,22户, 85人,
蓝姓为主,有
戴姓1户,由佛昙东坂迁入。
蔡 仔,19户, 85人,蓝姓为属种玉堂“三房四”。有
陈姓3户,分别从马坪后康和
龙海区白水迁入。
中 层,21户, 95人,蓝姓为主,系水库移民新建村。又有
杨姓1户,从前亭江口迁入。
如 英,25户,120人,蓝姓为主,有
郭姓2户,从龙海浮宫迁入。新中,26户,120人,蓝姓为主,属四房,系水库移民新建村,又有林姓4户,从佛昙港头迁入。
古美山,125户,470人,大部分姓倪,也有蓝姓。
倪姓与龙海市
白水镇金倪姓为同宗。古美山倪姓于
清代分衍台湾
桃园市县,1987年,桃园倪姓宗亲回古美山寻根认祖。经济概况全村有耕地705亩,其中水田610亩,农地95亩,种植水稻、花生、
甘蔗等农作物。山地已造林,果树有荔枝、
龙眼及其他杂果,共2500亩。有汽车3辆,机板车4辆、手扶拖拉机10辆,三辆运输车5辆,从事运输。外出外工者160人,大部分为女青年。
有民族小学1所,校园面积388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81平方米。有6个班级,学生170名,教师8人。从杨美小学升学至大中专者有53人。1958年建成小(二)型顶坑径水库,总库容1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00亩。1984年,修建赤岭乡通往
马坪的公路,经过本村,交通方便。1987年,拉高压电线,解决用电问题。1994年,全村普遍使用程控电话,入户率达95%,有移动电话100门。1995年,户户有闭路电视。户户有摩托车。
中层社北石空岩有石佛寺,有石雕
弥勒菩萨1尊,约雕于宋代,佛雕宽1?66米,高1?06米,作侧身坐状,敞胸袒腹,笑口常开。座下有四尊人物雕,戴宋式头,着官服,拱手而立。原寺旁有庙顶社,今已废。
杨美社旁有一株十二月果实才成熟的龙眼树,全县仅此一株,名闻遐迩。杨美水库旁的鸡啼岭有一通
摩崖石刻,是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修桥造路碑记。红西坑是
解放战争时的游击区,蓝西方带领游击队在此进行过游击活动。
蓝主保,
大南坂农场党委委员、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漳浦县县委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