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山塔,原名表忠塔,是日军于
旅顺口区留下的侵华遗迹之一。它坐落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的白玉山之巅,海拔高度为130米。塔高66.8米,塔内设有273级的旋转式阶梯,塔顶形状酷似炮弹头。该塔建于1907年6月,1909年11月竣工,目的是纪念
日本在
日俄战争中的“阵亡军人”。
该塔是日本殖民当局在日俄战争结束后修建的,主要为了赞扬在战争中为
日本天皇效忠而牺牲的军官和士兵,进一步宣扬了日本的
军国主义思想。1951年,旅顺决定将塔更名为"白玉塔",并邀请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对塔名进行题写。 1952年,"纳骨祠"被拆除。1985年,白玉塔作为"日俄战争遗迹和
帝国主义侵华证据"被评定为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并顺其自然地被命名为"白玉山塔"。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现在,白玉山塔作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人们展示了
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历史。白玉山塔也是
白玉山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1904年2月,日本与
俄罗斯在旅顺发生了冲突。在接下来长达329天的战斗中,双方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本第三军的司令官乃木希典(曾负责指挥旅顺陆地战斗),创作的诗句"铁血覆山山形改"和"野战攻城尸作山"就足以反映出这场战争所夺走的生命十分庞大。不可避免地,日俄战争给旅顺的平民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1905年9月5日,《朴茨茅斯和约》的签署标志着日本开始了其在旅大地区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
日俄战争尚未结束,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官东乡平八郎和乃木希典便开始在日本国内发起募捐。他们集聚了26万日元的巨款,计划在旅顺的白玉山上建立一座“纳骨祠”和“表忠塔”,声称这是为了悼念日军在日俄战争中牺牲的军人,实际上是使日本民众混淆视听,美化侵华战争。
1905年11月至1907年3月,日本殖民机构在白玉山的北峰上建起了一座仿照日式祠庙风格的宗教
神社——“纳骨祠”。他们将在
日俄战争中死亡的22723名日军士兵的骨灰,安放在位于祠庙地下的三个拱形墓穴中。“文革”期间,白玉山纳骨祠主体建筑被拆除,只留下底座及周边部分,后来改建为海军兵器馆。
随后,每年的6月8日,
日本的殖民统治者都会在此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和阅兵活动,集结日本陆海军官兵及各行各业的人员参与悼念,以此展示他们的“战功”,并大肆宣扬他们的
军国主义思想。
建设过程
1907年6月,日本殖民当局启动了在白玉山南峰建造“表忠塔”的工程,这座从基座到塔尖高达66.8米的巨大建筑物逐渐在山巅崛起。塔身采用圆形设计,由底座、基柱、塔身和塔尖四个部分构成。其外观设计犹如
蜡烛和烛台的结合,塔尖模仿了280毫米榴弹炮弹的形态。这个炮弹形状的塔尖高8.8米,
周长3.3米,象征着一只永不熄灭的蜡烛,用以纪念和炫耀在“纳骨祠”中安息的亡魂。
在白玉山塔的建造过程中,日本殖民当局动用了大量的资源,从国内运输了大批的花岗岩、水泥、木材和钢材。
在1909年11月12日,“表忠塔”终于完工。这座塔的建设历时接近两年零五个月,耗资25万
日元。日本人是监工,真正做重工的日本人实际上非常少。可以说,这座塔是由罪恶筑成的。当时,日本殖民当局强征了超过两万名中国劳工参与建设,施工期间牺牲的人数近千人,据统计,仅摔死的就有30多人。这座塔的每一砖、每一石,都凝结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生命。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结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仅过了一周的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旅顺,原本计划把“表忠塔”作为战利品拆除并迁至莫斯科重筑。然而,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出,白玉山坐落在市区中心;拆除这座塔的工程不仅具有极大的技术挑战,且可能对当地民众的生命产生威胁。出于这样的考量,这座代表日本侵华罪行的建筑被决定保留下来。
白玉山塔的最顶端曾经镶嵌着一块铜匾,匾上有铜刻的碑文,这是由东乡平八郎和乃木希典二人共同撰写的。然而,随着时间流转,1949年3月至9月期间,白玉山塔上的塔名及铜匾上的文字被逐个刮掉,并且观景台的围栏图案被更改为五角星形状。
1951年,旅顺的政府决定将该塔重命名为“白玉塔”,并邀请了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亲自题写新的塔名。仅仅过了一年,在1952年,“纳骨祠”被正式拆除。随后,到了1985年,白玉塔作为“日俄战争遗址”和象征“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证物,被正式列为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并随着位置的改变被重新命名为“白玉山塔”。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白玉山塔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路的
白玉山景区,矗立于白玉山山顶,海拔130米,地处辽宁省西南部。
气候
白玉山塔位于大连市,属于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少雨,回暖较快;夏季雨量集中,阴雨日数较多;秋季气温速降,空气干燥;冬季多北风,少雨雪,寒冷而干燥。
建筑特征
塔的结构为圆形,由底座、基柱、塔身、塔顶四部分组成,外观设计如蜡烛和烛台的组合。塔身整体高度为66.8米。从塔底到塔顶,共有273级台阶,18个窗户。白玉山塔不是常见的八面七层、重檐翘角的宝塔,而是通体浑圆像工厂大烟肉的建筑物,所不同的是大烟卤顶端平口内空,而白玉山塔的顶端却覆盖了一只像炮弹样子的塔顶。
塔顶
塔顶设有观光台,可以俯瞰旅顺全景,四周筑有铁制围栏,铁艺图案为太阳旗的放射形状。塔顶烛尖仿制
280毫米榴弹炮炮弹的形状,高8.8米,
周长3.3米,寓意祭奠“纳骨祠”
不死生物的
蜡烛长明不熄。
位于白玉山塔顶部北侧,即指向“纳骨祠”方向的地方,曾经插入过一面高度为米,宽度为2.2米的铜匾,上面刻着《旅顺表忠塔记》的铭文。这些阳铸汉字记录了
日俄战争中旅顺要塞争夺战的主要过程。然而,由于历经风雨,这些文字现已变得模糊难辨。这块铜匾也体现了历史的变迁。
塔身
塔身是由钢筋混凝土灌注而成,塔内中空,筑有273级由美国制造的铁制
尾旋阶梯。从塔底到塔顶,共有18个窗户。
基柱
基柱是由大块岩石叠筑而成,相传石料是从乃木希典的家乡
山口县德山采运来。
底座
塔底座有六根石柱,底座台阶的石料是从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海军堵塞旅顺港口的17条沉船上打捞出来的。
开发与保护
1985年,白玉塔作为"
日俄战争遗迹和
帝国主义侵华证据"被评定为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并重新被命名为"白玉山塔"
由于长时间的风雨侵蚀和疏于维修,白玉山塔的各部分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情况,对建筑本身及参观者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对于白玉山塔,进行全面的专业检测和安全评估,并制定可行的保护和维修方案,才能将历史遗产更有效地保护。
历史意义
白玉山塔既是日本侵华历史的见证,也是百年历史变迁的缩影。经过国务院的批准,
旅顺口区已经将白玉山塔设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如今的白玉山塔,吸引了大量的年度游客。
它的建立告诉了后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警示后人要居安思危、御侮图强;告诫后人铭记历史,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重要事件
拆除风波
白玉塔至今能够保留下来,历程曲折。第一次,是应周恩来总理的坚决拒绝,才幸免于被拆除的命运。1953年,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旅顺口时,计划将白玉塔拆除,并在旅顺口两侧各建一座高于白玉塔的纪念塔,为的是纪念日俄战争中牺牲的马卡洛夫、康特拉琴科等苏联将领。这一充满大国
沙文主义的建议,以及为
俄罗斯帝国的罪行涂脂抹粉的看法,均被周恩来总理断然拒绝。他坚信白玉塔是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这个沉重的历史教训应被保留,以警示后人:国家的落后就将引发他人的侵略,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奋发图强。正因如此,白玉塔得以保留下来。
第二次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
红卫兵想摧毁白玉山塔。但最终被周总理制止。
总理访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对旅顺口、白玉山都抱有极高的期待。他曾五次亲临旅顺口,三次登临白玉山,寄希望于将这片古老的土地打造成国家的重要要塞。每一次的访问,都彰显了他对旅顺港未来发展的深度关注与殷切希望。
1953年2月,为参加苏军建军35周年纪念活动,周恩来总理首次登上白玉山。九年后的1962年6月4日,他和邓颖超陪同柬埔寨宾努亲王再度访问旅顺口,并第二次登上白玉山。1973年7月31日,周恩来总理则是陪同刚果共和国总统恩古瓦比少校访问旅顺口并三度登上白玉山,恩古瓦比少校是首位接受邀请参观旅顺军港的非洲国家元首。尽管在白玉山的停留时间有限,周总理仍然十分关心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不时向陪同的地方领导询问大连的人口、下辖县、水库等情况。
淡化民族意识
1909年11月12日,“表忠塔”完工。同年11月28日,日本殖民当局为了营造支持舆论,感染民心,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塔式落成典礼。这场庆典上,包括日本皇胄伏见宫贞爱亲王、著名军事人物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在内的1300多位日本
公众人物参加。庆功宴、奖赏庆典、招魂仪式、祭奠等一系列活动接连不断,持续了长达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