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英文名: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pace Utiliz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英文简称:CSU),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负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组织管理、战略规划、系统设计、载荷研制、集成测试,以及可靠性保障、有效载荷在轨运控管理、数据服务等工作。空间应用中心正式职工381人。总部地址位于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王强任法定代表人。
199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1996年,中科院成立总体室,人员70余人。2003年,空间工程业务部、总体室、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划归光电研究院,划归人员共96人。2010年11月,中科院院党组决定在空间总体部基础上筹建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12年8月,中编办正式批复成立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正局级)。次年1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2014年12月,中科院太空应用重点实验室成立,并依托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17年,中国科学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依托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是一个以“太空制造技术”为研究专题的科研实体。2024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对返回的中国空间站第七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后,交付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总体部)共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8项;3次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2次获“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历史沿革
199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探索专项工程管理体制,并代表中科院实施921-2系统组织管理系统总体工作。1994年,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合井。实行一套班子、两支队伍。人员共30余人。1996年,中科院成立总体室,人员70余人。2003年,空间工程业务部、总体室、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划归光电研究院,划归人员共96人。
2010年11月,中科院院党组决定在空间总体部基础上筹建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备)。2011年1月,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备)开始独立运行,主要负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管理及技术集成等工作。2012年8月,根据《中央编办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机构的批复》,中编办正式批复成立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正局级)。同年12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由中科院任命。2013年1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
2014年12月,中科院太空应用重点实验室成立,并依托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17年,中国科学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依托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是一个以“太空制造技术”为研究专题的科研实体。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舱下行的载人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在着陆场交付空间应用系统,并于次日凌晨返回北京,顺利运抵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系统总体与相关实验人员进行了实验样品基本状态的检查,确认返回样品完好后,顺利交接相关实验科学家。2023年6月4日,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当日14时左右,部分实验样品运抵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系统总体与相关实验人员对返回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并交接相关实验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2024年4月30日,中国空间站第六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七号飞船顺利返回。本次下行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23项科学实验项目,包括人成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质晶体、生命有机化合物、种子等32种生命实验样品以及无容器材料、高温材料和舱外暴露材料等18种材料样品,总重量约31.5公斤。5月1日,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先期转运至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对返回的生命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后,现场交付科学家。
2024年11月4日,中国空间站第七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第一时间转运至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对返回的生命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后,交付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机构治理
领导层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机构设置
参考资料
学术委员会
参考资料
学位评定委员会
参考资料
对外投资
科研条件
人才队伍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空间应用中心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副)指挥、总(副)设计师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中国科学院“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1人,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4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7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5人。空间应用中心正式职工381人,研究生239人,劳务派遣人员208人,离退休人员31人,在站博士后6人。正式职工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6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2人。
研究队伍
参考资料
科研部门
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建有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太空应用重点实验室和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与国防科技大学建立复杂系统先进综合保障技术联合实验室,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元器件质量保证卓越联合实验室,与广州五所建立元器件质量保证联合实验室,与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建立太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
研究设施
依托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系统测试研究室研制了有效载荷集成测试系统、高可靠软件第三方评测平台、高性能FPGA综合验证平台、总控和专用集成测试设备、各类电接口信号级仿真测试前端、各类复杂执行机构仿真设备等平台和设备50余台套。其中软件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拥有静态测试工具、动态测试工具、仿真测试工具等多个大类,近40套各类专业测试工具。可提供DSP、FPGA、X86等多种处理器平台的高可靠软件系统评测、多载荷复杂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高可靠系统开发咨询等测试相关业务。
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应用系统总体技术、空间先进实验支持技术、空间信息网络技术、太空智能制造技术、新概念载人深空探索技术等。
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代表中国科学院抓总负责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的规划、实施及成果产出与推广,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承担工程研制的组织管理,系统设计、集成、测试,可靠性保障,在轨技术支持,有效载荷在轨运控管理,数据采集工具及应用成果的推广服务等系统技术支持、支撑、保障、服务工作。在对地观测及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天文探测、空间环境探测、应用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与应用成果。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在总体规划设计、集成测试验证、天地一体化信息处理、运行控制和面向行业应用的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居中国领先水平。
学术期刊
专利
论文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以及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具体招生学科和方向如下:
教学建设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共有在读研究生174名,其中博士73名、硕士101名。
合作交流
合作项目
学术交流
2014年6月24日,“中韩空间应用微重力科学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空间与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召开,来自韩国微重力协会、日本空间探索局和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际合作办杨扬副研究员主持。 
2017年7月31日上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率“中华儿女科技体验营”一行参观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国台办交流中心副主任苗京平,国台办交流中心干部陈维、隋佳伦,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高铭等陪同参观。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标识由两个白色同心圆构成,外部是中心中文与英文环绕,内部为简化的地球,地球代表空间应用中心的研究方向与地球息息相关。标识整体呈现蓝色,蓝色即代表宇宙与天空,也是从太空看到的地球颜色。轨道代表航天飞行器,中心偏下有“CSU”三个字母,是空间应用中心的英文简称缩写。
文化活动
2013年4月25日,中心高铭主任、刘树军书记带领中心100余名职工及研究生来到北京怀柔义务植树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中心领导、职工、研究生一起将树苗植入挖好的树坑,最终共完成80余株树苗的栽植,植树同时人们还互相交流了改善生态环境的看法。
2016年4月10日,空间应用中心在奥体森林公园举办了中心2016年“阳光健步走”活动,活动旨在宣传低碳环保,倡导绿色出行,营造全员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中心领导及180余名员工参加了此次活动,此项活动是中心创新文化建设的系列活动之一,通过健步走,人们能在轻松的气氛下,沟通彼此对工作生活的看法,增进凝聚力和友情,中心健步走活动已经成为中心职工学习十分喜爱的活动之一。
2021年12月21至22日,为响应中国十四五规划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号召,扎实落实中心党委关于党史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工会于成功举办了“凝聚磅礴力量、激荡昂扬斗志”趣味运动会,中心13支参赛队伍约200余名职工积极参与比赛。
2022年3月8日,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中心女员工文化生活,激发女员工建功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热情。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举办“巾帼正当燃 奋发向未来”主题剪纸活动,邀请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俊林老师现场指导,讲授中华民族的剪纸文化和技艺。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才概况.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01-17
..2024-01-14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01-14
历史沿革.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01-19
实验室简介.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11-05
约34.6公斤!神十八带回“太空特产”,涉及28项科学实验项目.约34.6公斤!神十八带回“太空特产”,涉及28项科学实验项目.2024-11-05
教育概况.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24-11-05
现任领导.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11-05
第一届领导班子.第一届领导班子.2024-11-05
第二届领导班子.第二届领导班子.2024-11-05
机构设置.机构设置.2024-11-05
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2024-11-05
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2024-11-05
院士专家.空间应用中心.2024-11-05
系统总体研究室部门简介.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24-11-05
中科院空间软件评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11-05
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动态.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动态.2024-11-05
专利.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11-05
近期发表论文.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11-05
中德空间应用合作第二次工作会在伯恩召开.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11-05
中德空间应用协同工作组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11-05
中心与ALTER TUV NORD签署共建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11-05
中韩空间应用微重力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11-05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一行参观空间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4-11-05
中心组织开展2013年度义务植树活动.中心组织开展2013年度义务植树活动.2024-11-05
中心2016年“阳光健步走”活动顺利举办.中心2016年“阳光健步走”活动顺利举办.2024-11-05
空间应用中心举办“巾帼正当燃 奋发向未来”主题剪纸活动.空间应用中心举办“巾帼正当燃 奋发向未来”主题剪纸活动.2024-11-0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机构治理
领导层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机构设置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对外投资
科研条件
人才队伍
研究队伍
科研部门
重点实验室
研究设施
研究领域
科研成果
学术期刊
专利
论文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教学建设
合作交流
合作项目
学术交流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文化活动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