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电视艺术片《边塞苍茫》选曲,陈景文作词、
温中甲作曲、
范琳琳演唱。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歌颂其成果,词作家陈景文创作了一部以北方农村为题材的电视音乐艺术片,由十六首歌儿组成。其中《北方的父亲》由著名作曲家温中甲作曲,当红歌星范琳琳演唱,还获得了全国电视歌星大汇串的
特等奖。由于作品中体现的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演唱者深情的唱诉,在录音棚时很多人听的都掉了眼泪。
关于父亲的歌,很少,能写的这么内敛无华、又感情浸透的,这首歌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一首。我们这一代人的父辈,都挺苦的,经历了这个国家最困难的种种岁月,日子稍微好过些了,他们就都老了,或者去了。给他们写歌很难,但陈景文、
温中甲做到了。娓娓中的共鸣,源于大家有共同的父辈记忆。父爱如山,厚重、沉默。“噢,爸爸呵、哦,爸爸”这句词谱曲谱的很与众不同,
范琳琳唱的很准确,恰到好处。
前两天看到
潘石屹先生撰文回忆他的家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干旱死人讨饭的情境,也许由于阅历所致,我在追述60年代的童年情景。不仅是自然灾害,还有缺医少药、
肺结核(
结核病)不能治疗,饥饿造成的
营养不良是导致那个年代农村人死亡,西风凄凄的另一个原因。连我自己也奇异我幼小时候面对同类横尸乡野,甚至狰狞惨相于地忽起,而为什么没有惧怕?是夜半饥肠辘辘掩盖了善良的心灵,还是童年景色里没有大人的时光……
我的家乡是距
哈尔滨市不远的一个屯子,“东方巴黎”的风采没有因为城乡结合让我们幸免饥寒交迫,因为国家给我们这儿农村的计划,主要是为城市提供蔬菜而基本不种粮食,所以菜农是和职工户一样吃供应粮的,这在六七十年代是绝对可以炫耀的事儿。我的童年时代没有那么大的起伏,
闯关东的人还在络绎不绝地往这儿闯,不知好好的生活怎么忽然间就断了顿,人们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挨了饿的……
春天的风光还是那么绮丽,确实是因缺了欢声笑语而静寂了。在那城乡差别很大的年代,顿时乡村也成了市里人保存生命的救难地,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汇入我们屯子人自己也顾及不暇的队伍,漫山遍野都是找
食用野菜的人……
野菜里有种灰菜,分有毒无毒两类,它的菜叶上都带着白粉一样的东西,很难分辨出来,有毒的食用后轻则脸肿手膀、重则丧命。所以,那个年月屯子里整天会见到脸很大,脖子很粗,身如水桶的男男女女,有的眼睛肿得就剩下一道缝儿,你根本看不到他(她)的眼珠,道两旁的榆树钱儿早被吃光,树叶子也是光秃秃的,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我就写过:“老榆树颤抖在结钱儿的春季,绿化和出材仅是新的赋予……”生活是万劫不灭的课堂,我的多少作品出自童年的印象。
即便是那样的年代,农村还偶有文化的供应,在屯子空场大的地方支起一块银幕,两面都能看着。那晚,看完电影后,我和一帮同伴路过大老高家,他家的姑娘死了停在高粱杆串成的“死人拍子”上面,邻居家的王小子(他还在家乡)问我:“你敢不敢从死人身上迈过去?”在大伙的激将下,我就猛地一步从那二十几岁的姑娘身上越了过去,还差点没被绊倒。是讥讽是称赞那咱我辨别不清,反正人们议论了好久。饥饿阻止不了童心的天真,小姑娘、小小子都在大地上扒土堆玩,土堆上边插一根小棍儿,你扒一下,我扒一下,抡到谁把棍扒倒了谁就输了。净出坏点子的王小子把一个死人的脑瓜骨埋了进去,最后让我扒出来了。南山岗是专扔死孩子的地方,叫“烂尸岗子”很多
野狗都去吃,我和王小子说,把他们整走吧……我们就用两根草绳一人套住一个小死孩子的脖子,拽着在屯子走,小孩子们跟着玩儿,大人都骂我们,为这我爸好几天不让我吃
野菜团子。终生不忘的就是邻居家孙二的大姑娘死于
结核病(
肺结核),我们那的风俗是必须用柴火炼了的,得信后我们都跟着上“烂尸岗子”看热闹,当干活的人把她身上浇上柴油添了柴火,划着火柴,随着火光那人砰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几个人用长棍子又把尸体按倒。老人们说那是死人用火一烧就聚筋了,现在回忆也没有感觉到什么恐惧……
我们家是公社的所在地,有一所小医院,大姑也从二百里地以外的山村来这生孩子,全家人吃饭连同照顾“月子”的人,把爸爸逼的整天愁眉苦脸、蹲在门槛子上唉声叹气。后来,我几岁的妹妹也被饿死,更让爸爸身心苍老。
多年前,我在《边塞苍茫》电视艺术片中为他写了一首《北方的父亲》,由著名作曲家
温中甲作曲,著名歌星
范琳琳演唱。
我的童年虽是天蓝水绿,但伴着饥饿的不幸,至于说起人对同类之死的面对,也许是有可怖而又可怜的无常,可比起从事火化工作的人员,这又算得什么,这是全人类的一个误会,因为最为恐惧人心的是活着的人们。不过如今国家不断强大了、法律不断健全了,无论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也都无所谓了,这里只不过说起一段经历,回首一段时光,不是图说什么,更不为
鲁迅“踢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