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导(原名胡道,1915年-2013年),是中国著名的导演、演员、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中学时代就开始参与戏剧演出,并在1949年3月参加革命,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胡导是
上海戏剧学院的建院元老之一,也是上戏导演系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教学成果显著,培养了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和导演。2013年7月14日,胡导因病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8岁,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胡导老师的戏剧生涯始于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多个业余剧社和专业剧团担任演员和导演。解放后,他选择了
戏剧教育作为终身事业,参与上戏导演系的成立,并成为副系主任,后任表演系主任。他导演的学生毕业剧目《曙光照耀莫斯科》反响强烈,培养了一代表演艺术家。胡导一生排练过百余部话剧和戏曲,获得过“导演
金狮奖”。他的戏剧理论文章产生了较大影响,发表论文20余篇,总计约30余万字。他的教学生涯中,桃李满天下,对戏剧和教学的贡献不断。即使在晚年,胡导仍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94岁时还要求带本科班,以实现自己对导演教学改革的设想。他晚年著有《戏剧表演学:论斯氏演剧学说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等专著,并在2007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
胡导老师曾培养了
焦晃、
杨在葆、
梁波罗、
李家耀、
胡庆树等一大批观众耳熟能详的名演员、名导演。但他自己却一直淡泊名利,鲜为人知。有人曾问他:“您感到过失落吗?”老人笑了:“我在戏剧方面并没有多少天分,有的只是悟性。”当有人称他是戏剧导演、表演专业的权威时,老人总是连连摆手:“千万不能这么说!”
老人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就活跃在舞台上,从一个爱好艺术的青年成为当时上海滩著名的“四小导演”之一。1952年,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在
上海戏剧学院任教。老人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他说:“对学生,我最不吝啬的就是掌声。我看到学生表演出彩,在比赛中取得成功,比自己得奖都高兴!”
上戏导演系后起之秀
周可,说起她第一年带班排演毕业大戏\u003c萨勒姆的女巫\u003e的往事,脸上依然挂满了对胡导老师的感激之情。她说:“排演毕业大戏不是件轻松的活儿,当时老师已80多岁了,但对艺术丝毫也不马虎,一次次讲戏,一遍遍推倒重来。老师每周都会布置作业,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能得到表扬与鼓励,欠缺的地方老师也会用最有效的办法给予指点。”
在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卢昂教授的印象中,老师活在一个纯艺术的环境中,心灵保持着童真,生命中除了戏,还是戏。他说:“我父亲是胡导老师的学生,他是我的长辈,老师90多岁了,但记忆力惊人,几十年前看过的戏都还记得,连一些小细节都记忆清晰,让人仿佛置身现场。老人的心态特别年轻,外面流行什么全知道,和年轻人交流起来都能相谈甚欢。每当看到学生表演有闪光的地方,老师就会马上站起身来,在第一时间带头把掌声送给学生。这种充满激情的赞许对学生而言,有可能受益终身。”
上戏工会专职副主席陈秀珍告诉记者,胡导老师曾情真意切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亲爱的我的孙辈同学们,你们正向学院的老师们学习戏剧艺术的这个方面、那个方面,我也正抓紧时间继续学习戏剧艺术的诸多方面。我相信,当你们不断取得学习进步的时候,也必然会让我在你们创作的作品中和诸多创造性的立论中学习到好多东西,从而促使我在对戏剧艺术的认识、钻研与提高上还能不断取得发展。”对此,老人马上加以证实:“这是我的心里话。”学无止境,使胡导老师的生命活得如此精彩。
胡导老师是一个很好的话剧导演,衷心希望胡导老师身体健康,创作出更多新的艺术作品和学术著作。”老艺术家
乔奇也动情地表示:“胡导老师是我表演专业的第一位老师,我向胡导老师学习了一辈子,还在不断地向他学习。胡导老师永远是我的老师。我心中的感情很难表达,我对他敬佩的不仅是业务,更有为人和处世。”刚刚荣获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称号的
焦晃也用诗一般的语言说道:“我将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胡导老师一起度过他的幸福而有作为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