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沙德·卡普钦斯基(Ryszard Kapuscinski,1932-2007),也译瑞斯札德·卡普钦斯基或雷扎德·卡普钦斯基,
波兰记者、作家。
1932年3月4日,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生于
波兰第二共和国东部的
平斯克(现属
白俄罗斯),后迁往
华沙,1958年,卡普钦斯基被调到波兰通讯社工作,负责
远东事务,长期的职业生涯中,他多次报道非洲、
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战争、
政变和革命事件,其主要作品有《皇帝:一个独裁政权的倾覆》、《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等。
2007年1月23日,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因心脏病发作在华沙去世,终年74岁。
人物经历
1932年3月4日,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生于波兰第二共和国东部的平斯克(现属白俄罗斯)的一个教师之家。平斯克的多元文化和贫穷影响了卡普钦斯基的一生。
1939年,
苏德战争瓜分波兰,
平斯克由
苏联红军占领。不久之后,还在念小学的卡普钦斯基一家迁往
华沙。
1948年,卡普钦斯基加入了波兰青年联盟,执政党
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外围组织,并且在自己所在的小组担任领导。
1950年,卡普钦斯基高中毕业,那时已经开始写诗。他的诗歌最早发表在1949年的《今天与明天》杂志上,并引起了《
青年旗帜报》文化版编辑的注意,由此成为这份报纸的通讯员,得到了采访作家的机会。
1950年10月,卡普钦斯基进入
华沙大学语言文学系学习,1952年转到了历史系,直到1956年毕业。
1951年8月,卡普钦斯基参加了
柏林西部地区举办的青年节(Youth Festival),据信这是他的第一次出国旅行。
1952年,卡普钦斯基跟医科学生阿丽茨娅结婚。同年,成为统一工人党的预备党员。次年成为正式党员。
1955年,为《
青年旗帜报》撰写的报道《这也是诺瓦·胡达的真实情况》,获得波兰政府颁发的“卓越贡献金质奖章”。
1956年,东欧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和
匈牙利起义,卡普钦斯基获得了出国采访的资格,目的地
印度。 1957年秋天,卡普钦斯基再次得到出国采访的机会,这次的目的地是正值“百花齐放”的中国。
1958年初,卡普钦斯基被调到波兰通讯社工作,负责
远东事务,后成为波兰通讯社(PAP)驻非洲的唯一记者。十个月后,他加入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在1957年创办的《政治》周刊,成为报道国内新闻的记者。
1975年,卡普钦斯基在
安哥拉内战时期走访该国,并于1976年出版描写安哥拉内战的《生命中的另一天》。
1978年,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皇帝》(Cesarz),记录了
埃塞俄比亚最后一个皇帝
海尔·塞拉西一世在埃塞俄比亚统治的衰落史以及皇帝被推翻后的生活。
1982年,出版《伊朗王中王》(Szachinszach),记录了1979年推翻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
伊朗伊斯兰革命。
2007年1月23日,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因心脏病发作在
华沙一家医院去世,终年74岁。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主题
卡普钦斯基赖以成名的书,大多与独裁者被推翻的过程有关,比如1978年出版的《皇帝》,关于
极权主义统治了
埃塞俄比亚40多年的
海尔·塞拉西一世;还有1982年出版的《王中王》,关于
伊朗最后的王族和1979年伊斯兰教革命兴起背后的故事,从中带出伊朗老百姓的生活和思维。当年在卡普钦斯基的家乡,这些书籍被视为隐射反思
波兰专制政治社会的现状和困局,而赢得许多读者的拥护。
卡普钦斯基的书,含有很强的政治寓言,虽然主角表面上看来是独裁者和体制,但其精髓是民间的生活面貌。书中有景、有人、有故事、有观察反思,交织着历史、时事、和日常生活的平淡及冲突起伏,让读者在翻阅异地的同时,又思索自身所处之地的对照和关联。能够将这么多的元素串联在游记里,记者这个职业背景是重要因素之一。这个职业除了强调不懈发问、多方印证、逻辑思考、资料梳理分析等,也给了作者一个身份,去接触当地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从最高的领导者到最底层的老百姓,进而丰富了游历的层次和多元性。
风格
卡普钦斯基是个不做采访笔记的记者,而是靠记忆写作,这与小说写作的方法并无不同。卡普钦斯基做记者时,随身带两本笔记,一本平铺直叙,按消息写,随即以电讯发回国内;另一本则记所思所感,夹叙夹议,用作将来写书的素材。卡普钦斯基的游与写,是经过严谨的考察、采访、重访,累积而来的旅游文学。他的文字带着浓厚报道风格之余,又充满寓言、创意、色彩丰富。在他的“游记”里,透过一次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通过与官员、老百姓、乃至边缘人物一次次对话问答,拼凑出一幅幅鲜活的当下社会写照。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涉猎多种文学体裁,如回忆录、旅行随笔、散文、话剧等等,他生动地把新闻和艺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军事、国际关系与文化等等。“必须亲身经历这一切”是他与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旅行采访本身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的足迹遍布60多个国家,纵横60余载,他生前说,作为记者,首先要具备五种特质:亲临、观察、聆听、参与、思考,然后才是写作,再严格的作家恐怕也做不到这样,既然做不到,当然不可能创造出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一样的作品;其次,记者的责任感和敏感、洞察力和表达力也恐怕是他的独门秘。他用写作的手法把新闻报道变得生动有趣,他又用新闻报道的手法把文学的语言和故事变得真实深刻。常常,他从表面迹象入手,将本质提炼出来。他总在用记者的目光,探索许多学说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背后的历史渊源。与众不同的描述和思考令他在同行中独一无二,孩童般的好奇和真正智者的文化修养让他集权威与魅力于一身。
人物评价
“人类痛苦的见证人,也是人民希望的见证人”。——
卡普钦斯基抵得上一千个唯唯诺诺、耽于幻想的平庸作家。由于他成功地把新闻和艺术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我们得以窥见他常说的那种难以言传的真实战争画面。——
英国著名记者萨·鲁史迪艾
当我们孩子的孩子想去了解20世纪晚期的残酷时,他们就应该去阅读和研究卡普钦斯基。——《
华尔街日报》
他(卡普钦斯基)是一个用眼睛感觉和用心思考的作家。徘徊在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诗人带给我们的超现实的萦绕不去的景象。因为一些奇怪的、不适宜的命运纠缠,这个诗人最终成了记者。——美国《
金融时报》
卡普钦斯基是一个迷人的向导。他集无限的耐力、孩童般的好奇和真正智者的文化修养于一身,是闪烁着寓言和新光泽的作家。——《
纽约时报》
卡普钦斯基的文笔精练适度,丝毫不见愤世嫉俗,体现了文学的力量和视野。——《波士顿环球周报》
“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高尚的人,是一位不知疲倦、笔耕不辍的人”。——
波兰女诗人维耶斯瓦娃·西姆波尔斯卡
人物争议
卡普钦斯基去世,质疑者开始纷纷出动。其中,著名的
英国调查记者,任
路透社、
英国广播公司、《
金融时报》驻非洲记者长达6 年的米赫拉·罗恩(Michela Wrong)写道:“对于诸如种族隔离、
艾滋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国际银行那样构成非洲历史的事情,他(卡普钦斯基)看似动动嘴皮子,其实却保持着令人吃惊的沉默。”约翰·赖尔(JohnRyle)在《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中写道:“他的名誉式微,不少非洲读者、非洲问题学者以及那些怀疑他对事实添油加醋的记者们都开始有所察觉。”最大的声音来自
肯尼亚作家赛亚凡加·瓦奈纳(Binyavanga Wainaina),他直接将卡普钦斯基描述为“一个骗子及一个意义深远而危险的
种族主义分子”。而多莫斯瓦夫斯基则认为:“他不知道自己逾越了新闻与文学之间的界限,我认为他的书精彩而珍贵。可说到底,它们应被归入小说。”
2007年5月21日出版的
波兰版《
新闻周刊》刊出封面专题,列举当年的秘密警察档案,指认卡普钦斯基曾在1967-1972年间,为波兰的秘密警察系统效力。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卡普钦斯基作为波兰通讯社(PAP)驻非洲的唯一记者,在频发的
政变和革命中,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想,迅速成长为政治报告文学的大师,先后出版了关于
埃塞俄比亚革命的长篇报告文学《皇帝》(1978),关于
巴列维伊朗的《伊朗王中王》(1981),以及描写
安哥拉内战的《生命中的另一天》(1976)等。他多年的朋友和同事厄内斯特·斯卡尔斯基(
Ernest Skalski)说:“卡普钦斯基不得不这么做,如果他不同意,就写不出他那些书,那也就不会有卡普钦斯基了。”
人物纪念
2010年4月21日,由
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和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记者中的诗人”——纪念波兰著名战地记者、报告文学家、评论家、诗人、摄影家、作家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生平创作图片展在北外东院主楼三层北侧走廊举行。此次展览以图片展板的形式展示了他的生平以及一生的许多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