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由
董振厚首唱,邬大为、魏宝贵作词,
铁源作曲的一首歌曲,收录在1980年发行的同名专辑《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中。
1980年,邬大为根据自己去部队慰问的经历,写出了这首歌的初稿,然后找到魏宝贵咨询修改意见,随后铁源为其谱曲。这首歌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迅速在中国传开,首唱者即
董振厚。
1987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获得全国“青年最喜爱的歌”评选
一等奖。
1969年底到1970年初,“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不久,蒋大为贵和创作组团队来到前线采风。当时正好是“三九天”,屋外零下40
摄氏度,一杯热水从室内拿到室外一分钟就没热气了,三分钟凉透,五分钟就结成冰。因为条件艰苦,战士们的配备只有皮衣、皮坎肩、皮护膝,这样的配备在屋外一个小时就不起保暖作用了。当时,战士们从傍晚开始到前线执行在雪窝里潜伏放哨的任务,一直到天蒙蒙亮才返回营地。整个过程中,战士们忍受着冰冻一动也不能动。返回营地时,远远望去,每个归来的战士就像
圣诞老人一样,已全身雪白。他看到一个小战士把口罩摘下来时,口罩上的冰渣“沙沙”地掉落下来。当时他问那位小战士冷不冷?小战士说:“冷得发疼。”问最冷最苦的时候想什么?小战士回答:“我在这里到处看到的是雪花,而现在我的家乡马上是
桃花盛开的季节,想到那片片桃花,再冷再苦也不觉得了。”
“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当时听后太感动了,我想我得把这个写成一首歌。”
蒋大为说。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虽然有了,但是因为时代原因,直到1980年蒋大为才把这首歌对外公开。1984年,蒋大为带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首次登上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迅速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蒋大为前后六次带着这首歌登上央视春晚、感动了几代人也创造了一首歌的奇迹。
歌词由
铁源谱曲,铁源刚开始谱的曲调有点
邓丽君的风格,蒋大为还曾表扬他“解放思想”,但之后,铁源把自己的创作推翻了,他感觉那样缺乏阳刚之气,不适合战士歌唱。铁源开始想把曲子改成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后来,铁源想到自己的家乡
大连市有桃花,于是在歌中添加了
辽东曲调,最后定稿。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出了军民之间的情意,曾两次登上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1984年,
蒋大为带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首次登上了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这首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歌唱家蒋大为用他那嘹亮的歌声感动了几代人。
董振厚之后,蒋大为也演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蒋大为在唱红《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后,也迎来了许多非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演唱技巧,以美声理论来讲并不算是出类拔萃,他的唱功配不上让他得到这样高的声誉。这也是
中原地区许多音乐理论家和学院派对音乐的一种误解,即技巧是为音乐服务的,感动才是音乐最纯粹的本质。实际上,
蒋大为的成功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需要:他们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家,而是能与他们更近距离接触的歌手,在一个流行音乐尚处于襁褓之中的时代,蒋大为这种将美声唱法平民化的演绎,实际上也和
李谷一的“气声唱法”一样,都为中国准流行乐开篇的通俗唱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