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山公墓,是位于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永安堂特1号的公墓,1954年,人民政府辟扁担山为公墓山。占地面积600亩。
1955年,因
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迁,1911年
辛亥革命中在
阳夏保卫战中牺牲的部分将士迁葬至扁担山公墓。2018年3月24日,扁担山公墓在志愿者服务站新添为墓地使用年限已满20年和即将满20年的情况开启家属信息采集登记工作。2024年,扁担山公墓管理处联合消防部门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扁担山公墓为用户有偿提供墓位、墓体修建、安葬逝者骨灰及相关配套设施与服务。有多种符合国家物价规定的高、中、低档的地墓和壁墓墓型,并可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和生产艺术墓,提供刻字、贴金泊、嵌像、电脑查询等相关服务。
民政部授予扁担山公墓“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墓园”。此外,扁担山公墓多次评为
湖北省、武汉市“文明单位”、“殡葬工作先进单位”,属于中国殡葬“会员单位”、“全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试点单位”。
历史沿革
1954年,人民政府辟扁担山为公墓山。同年底,将汉口宝丰路天主堂墓场、黄浦路公墓、汉阳六角亭红色战士公墓等迁到这里,建立一个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1955年,因
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迁,1911年
辛亥革命中在
阳夏保卫战中牺牲的部分将士迁葬至扁担山公墓。2018年3月24日,扁担山公墓在志愿者服务站新添为墓地使用年限已满20年和即将满20年的情况开启家属信息采集登记工作。2019年3月23日,武汉扁担山公墓管理处委托武汉晚报、汉网共同寻找14位烈士的亲属,经多方关注,已找到9位烈士的亲友。2024年,为强化安全保障,扁担山公墓管理处联合消防部门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对墓区重点场所、重点设备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有效消除消防隐患。同时,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巡查巡护力度,防范拥挤踩踏,严管严控墓园内燃放烟花爆竹等不文明行为。
公墓布局
扁担山公墓座落在
汉阳区的西北部,像一根长扁担东挑磨山,西挑
锅顶山,南沿
龙阳湖,北靠汉阳大道。墓园占地面积600亩。
公墓文化
宗旨方向
扁担山公墓坚持“诚信为本、服务为民”的宗旨,坚持“墓区建设园林化”的发展方向,坚持贯彻和执行殡葬政策和物价规定,积极倡导厚养薄葬,探索不占或少占地的多种骨灰安葬形式,推进生态
两周王陵建设。
丧葬礼俗
临终:病人弥留之际,在家的亲人须守护在病榻前,谓之“送终”。病人断气后,首先放一秤杆于其右手上,再请帮忙装殓的人为之梳洗、穿寿衣。穿戴齐整后,移放堂屋灵床上有的地方在病人弥留之际,即移入中堂,名日“寿终正寝”,其灵床的放置很有讲究,死者为男性,灵床停放于堂屋左侧;死者为女性,则停放于堂屋右侧。
然后,将死者生前用过的床铺草,搬到屋外烧掉,再在屋门口的树干上捆扎几张黄表纸,名日“搭望乡台”,直到第三天亡人的“三朝”时,才能将此纸烧掉。亡人所穿的“寿衣”、“寿鞋”极有讲究,“寿衣”必须穿双数,意味着死者来世儿女双全。[宣化、丰店一带则讲究穿三腰五领“寿鞋”的鞋底,前掌纳7针、后掌纳8针,谓之“前七后八,见了
阎王爷也不怕”。
入殓:亡者移放灵床,等其亲属到齐后,再行入棺,又称“进材”或“入殓”。入殓时,首先由孝子背死者坐于堂屋正中的椅子上,面前置一瓦盆,再将一杆竹棍系上一根白底线,把棍子一头搁在死者手上,另一头放在瓦盆中,白线则牵向堂屋外,然后,放一
饭团于死者另一手中,谓之“打狗粑”,其竹棍、饭团都是为亡者去阴间的路上防狗所备。
接下来,便是“烧起身纸”或称“烧起身袋子”,即用事先缝好的白棉布袋,装上7斤或9斤黄表纸,先在死者肩上搁一下,再焚化在瓦盆中,意为送死者去阴间的路费;然后,在棺材内垫一层柴草灰,灰上铺层黄表纸,称“冥钱”或“钱纸”,将死者平放入棺中,头枕3块瓦、怀揣“打狗粑”,手执
金叶银杏,身上垫盖新白布棉絮被子,四周填放死者生前所穿过的衣物等。装殓毕,将棺盖合上,但不盖严,再在棺底下点一盏
棉花灯,称为“长明灯”,灵柩前点一灯,称为“座头灯”,并设香案、陈祭品,孝子孝女及亲属昼夜守护灵柩,陪同吊唁者焚香、叩头,直到出殡。
殓三日,再正式盖棺,称为“封梓口(封棺)”。封棺时,边钉钉子,边要叫着亡者的名字说“不要怕”。
斋醮:人死后,亲属请道士到家中为其做法事,称为“唱道”或“做功德”,按其时间长短,可分为五种。即:唱“一堂法事”,为“烧包袱”;唱半天道,为“对棺明路”;唱一天道为“烧纸”;唱三天以内,为“开大路”;唱7至9天,为“做斋”。
斋醮期间,要为亡者设孝堂、置道场、安灵位、挂挽幛,用彩色纸扎“金山”“银山”“楼宇”“轿”“马”“佣人”,后又增有“彩电”“轿车”“冰箱”等人间所有的高档用品;请名人学士,朗诵祭文、祭词,亲友则披麻戴孝,叩头礼拜。斋醮时间长短,依家境贫富而定。以往,富裕人家均为“开大路”或“做斋”,一般百姓多为“烧包袱”,特别是贫困之家只书写灵牌而无力做法事。
殡葬:殡葬前夕,亲朋好友都要备香、烛、纸、鞭炮、挽幛前往哀悼。次日凌晨,按道士选定的墓地,先挖好墓坑,称“打井”。出殡前,先将灵柩安放在,在棺底下置犁耙以防鬼怪作祟;棺旁放盆米饭,孝子孝女在灵柩前磕头祭拜后,用手抓点米饭吃下,以示后代有饭吃,谓之“吃压气饭”。
出殡时,在棺头上捆缚一只大公鸡,意为鸡公爬动祖坟,后代能升官发财,还有避邪之意。亲属全都要披麻戴孝,由长子抱灵牌,执“引路幡”开道,次子抱镜像随其后,其余亲属及亲朋举花圈、挽幛随棺而行,沿途放鞭炮、撒纸钱,直到墓地。下葬时,先在灵柩前陈祭品、烧纸钱,再次祭奠亡灵,然后,由道士用罗盘定好山向(即墓向)后,将棺材下入墓坑,孝子棺前跪拜,道士边向棺上撒米,边念“彩词”,以祝愿亡者后代大吉大利,兴旺发达。时辰到,再填土筑坟。
复土:殡葬后第三天,孝子孝女穿孝服,到墓前烧纸祭奠,给坟墓培土,俗称“复土”。然后,由孝长子抓点墓土用衣襟兜回家中,放置亡者灵位下,意为亡魂回家受祭(也有下葬当天孝子兜土回家置灵位下)。自此,每日早中两餐,都要先祭供亡灵,直到三年“除灵”时止。
报七:人死之日数起,第7天为一个“七”,共为7个“七”(有地方为10个“七”)。先由道士开列每个“七”的时间,称“报七单”,再由亲属按时通知主要亲戚朋友,称为“报七”,每个“七”日,主要亲戚朋友均备香纸前往祭拜。据说,人死到阴间,每7天过一重阎罗殿,共要过7重(亦说10重)。
其中第5重阎罗殿的五
阎王爷最厉害,他要亡者过又陡又滑,且布满尖刀的“尖刀山”,一旦滑倒便会被扎成血人。要避免滑倒,只有用孝子的须发垫脚方可;因此,孝子们在“五七”前是不能理发刮须的,只有在“五七”日理发,并将须发同钱纸一起焚烧,才能帮助亡人过尖刀山。“五七”日,已出嫁的孝女,要送来用彩色纸扎成的房屋模型,称“灵屋”,然后,死亡者灵牌移入灵屋之中,到满三年“除灵”时焚毁。
馨香:第二年的农历正月初二(澡河一带为初一)下午,亲戚朋友都要前往死者家中,谓之“坐夜”。香烛纸鞭等祭品,则在上年的腊月间送到亡者家中,谓之“下祭”。子夜(芳等地为白天),先在灵前祭奠后,再到屋外设火场烧纸、放鞭炮,称为“祝馨香”,其意是祝亡者在阴间新年安好。正月初三清晨,孝子首先到本村家家户户叩拜,然后到所有前来祝“馨香”的亲戚家叩拜,称之为“谢孝”或“谢福”。孝子孝女在“谢孝”前不能到外人家中串门,“谢孝”后方可随意走动,否则,会给他人带来不吉利。
除灵:亡期一年内为“小祥”,孝家
春节门联为白色;两年内为“大祥”,春节门联为黄色;三年内为“除服”,春节门联为绿色。满三年为“除服”日,亲戚朋友均备香、烛、纸、鞭炮等前往祭奠,并将亡人灵牌、灵屋同钱纸一起焚毁,谓之“除灵”。“除灵”时,亲属仍须着孝服。有的人家,还请道士作“法事”。除灵后,孝子孝女服孝期满,此后可着色彩鲜艳的服饰,春节门联为红色,再无他忌。至此,所有丧葬礼仪结束。
相关活动
2019年4月4日,350余名市民来到扁担山公墓,参加
汉阳区2019清明祭英烈活动。2023年4月2日上午,武汉市汉阳区民政局、汉阳区民政局扁担山公墓管理处、汉阳区社会福利院、汉阳区社区志愿者协会在武汉扁担山公墓流芳苑环保葬区联合举办公益生态安葬祭祀仪式。
2024年4月3日,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组织35名青年志愿者在扁担山公墓开展专项志愿服务,主动做好公墓区的文明祭扫及安全保障服务工作,营造文明祭扫、安全祭扫、爱护环境的良好祭扫氛围。
所获荣誉
以上信息来源参考
相关传说
扁担山取名来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传仙女汉皋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韩诗外传》里说“邦交甫将南适楚。道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佩两珮。交甫目而挑之,二大解珮赠之。”故事流传到民间,更为生动、丰富。说有仙女思凡,肩挑米粮、石磨、炊锅下界,被
王母娘娘发觉,遭到风、雨、雷、电诸神的袭击,立地化山,即仙女山。她所挑的米粮、石磨、炊锅和扁担,散落在附近,分别化为米粮山、磨子山、锅顶山和扁担山。这几座山从北到南,逶迤相连,成为汉阳城区的天然屏障。辛亥革命后,革命军在汉阳保卫战中曾在这一带与清军激战,许多烈士就长眠在扁担山。1954年,人民政府辟扁担山为公墓山。同年底,将汉口宝丰路天主堂墓场、黄浦路公墓、汉阳六角亭红色战士公墓等迁到这里。此后建设
长江大桥时,又将武昌、汉阳龟蛇二山的公墓也迁到这里。现在武汉人已经把扁担山作为人们归宿的同义语。
参考资料
扁担山墓园.新闻中心_长江网.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