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尚诏
明代河南农民起义首领
师尚诏,河南省柘城县人,是中原地区明代河南农民起义首领,带领数万百姓对官府造成重大影响。初为塾师,后从事私盐的贩卖,走南闯北,阅历广,见识多。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月,师尚诏约里人王帮用等聚饥民300许起义,提出“不杀人,不抢劫”,“放粮赈灾,救济穷人”,深受百姓拥护。
人物生平
河南农民起义首领。师尚诏起义是明代河南省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仅40余天队伍就发展到数万人,在豫东一带产生很大影响。
师尚诏,河南省柘城县远襄集北师家庄人,初为塾师,后从事私盐的贩卖,走南闯北,阅历广,见识多。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月,师尚诏约里人王帮用等聚饥民300许起义,府、州、县官吏惊恐万状。明廷于三月颁布文谍,假意安抚义军,为师尚诏、王邦用识破,将计就计,另有所谋。六月,南京科道祁清、徐机曾向中央急奏“其归德、滕沂诸处,则盗贼公行,道路梗塞。”七月,义军发展至数千人,攻克商丘古城,杀巡检董沦,破狱出囚,开仓济众,百姓大悦,并乘胜攻破柘城县县城。八月攻克太康扶沟县鄢陵县临颍县,直逼许昌市,声势大振。明廷调巡抚杨、御史霍骥前来镇压,与义军战于陵,义军击破了官军主力。此时,师尚诏被节节胜利冲昏头脑,产生麻痹思想,误认为官军不堪一击,于襄城县第一次世界大战,遭明将曹邦辅袭击,副帅王邦用被俘而死。九月,师尚诏率义军向安徽霍山、宿迁市转移,大败官军于汝水,获战舰数十艘,军威重振,遂进至五河县与官军战,杀敌5800余人,义军亦伤亡2000人,失战船26艘。十月,师尚诏率军转战山东莘县时,被官军围困,多次突围未果,被俘,世宗下令就地处斩,起义失败。此次起义历时9个月,转战三省,破府、州、县城20座,影响颇深。
轶事典故
师尚诏攻克归德府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柘城县远襄集北师家庄人师尚诏率领农民暴动,仅40余天队伍就发展到数万人。农民军首克归德府,继克睢州许昌市,在豫东一带产生很大影响。这是明代河南省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
师尚诏起义军入皖战斗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七月,河南农民师尚诏在城起义。明副使曹邦辅率兵镇压,与起义军战于霍山,起义军失利,死400余,退入河南。九月,师尚诏率起义军自永城市攻陷宿州市(今宿州市),将乘虚进袭凤阳县时,被明军追败于五河县,所部四散。再败于蒙城县,死伤甚众。十月,师尚诏被俘殉难,起义失败。
史籍记载
《明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一百七十八忠义二》(清·张廷玉等)介绍陈闻诗时说:(嘉靖)三十二年秋,贼师尚诏陷归德,闻闻诗名,欲劫为帅。已,陷柘城县,拥之至,诱说百端,不屈。引其家数人斩之,曰:“不从,灭而族。”闻诗曰:“必欲吾行,毋杀人,毋纵火。”贼许诺,拥以行。
后世纪念
师家坟遗址
师家坟遗址位于远襄镇南街村,现为一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的大坑。明朝农民起义军领袖师尚诏起义失败后,其族人被官军押至远襄集南门外集体砍杀。百姓不忍让这些无辜的受害者暴尸荒野,偷偷移往别处掩埋。但官军发现后又掘出曝尸,远近村民闻之胆寒惊悚,谈坑变色,因敬仰师家族人,故称“师家坟”。数百年间,此坑雾雨腥风,无人敢近。今有天齐庙居其东岗之上,坑深岗巍,一泓清碧,映照如画。据《柘城县志》载,嘉靖以来三十年中,豫东屡遭灾变,百姓生灵涂炭,官吏腐败,中原白骨敝野。在这种民不聊生、饥民流离的情况下,师尚诏于嘉靖三十二年率饥民揭竿而起,提出“不杀人,不抢劫”、“放粮赈饥,救济穷人”的口号,深受百姓拥护,一时远近响应,声威大振,不几月,拥兵数万,与山东义军遥相呼应,功剽远近,官府不能制。
《柘城县志》载:“秋八月,夜有星大如斗、小星数万随之,自东而西,光焰烛天,直行如矢。不数日,又自西而东,人以为师尚诏之寇兆”。起义军与明军转战河南省、安徽、山东省,历经百战,先后攻克一府(商丘市)、二州(睢县许昌市)、八县(柘城县、鹿邑、宁陵县太康县鄢陵县临颍县扶沟县襄城县),歼灭官军一万多人,轰动中原,威震京城,影响至深。由于官军强大以及轻敌、内部分化等原因,起义军后期数次遭重创。10月27日,师尚诏在山东莘县兵败被捕,被官兵杀害,义军全部被杀。此后,朝廷下旨将师家庄族人剿灭,幸存者逃往他乡,隐姓埋名,师姓从此不存,庄户无人敢居,沦为废墟,至今为一丘岗,师家族人埋骨之处也成为一坑。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轶事典故
师尚诏攻克归德府
师尚诏起义军入皖战斗
史籍记载
后世纪念
师家坟遗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