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甘肃
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博士后科研工作。1989年晋升为讲师。
近五年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从事作物育种、
基因工程在育种中的应用、栽培生理、植物组织培养和快繁、果树病毒检测和无毒苗木生产技术等研究。
在教学方面,为本科生讲授的课程有“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作物育种学”,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高级植物生物化学”、“作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作物遗传育种Seminar”。作为副主编编写出版《基础生物化学》教材、全国“十五”统编教材《基因工程原理和应用》和参编《农业生物工程(第二版)》。
发表研究论文48篇。在博士后合作研究期间,开发的“一种以微生物
克隆载体生产治疗血管疾病基因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裸
脱氧核糖核酸的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马铃薯抗低温糖化品系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抗旱耐低温糖化加工型马铃薯育种材料创新和品系选育》和《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高直链淀粉玉米自交系》、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反义基因技术培育马铃薯块茎抗低温糖化研究》、甘肃省扶贫办项目《耐除草剂油菜转基因育种研究及新品种引进示范》等。
承担的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反义基因技术培育淀粉糊化温度低的马铃薯品系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用RNAi技术培育高蒂巴因罂粟种质的研究》、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AS技术在培育当归无早期抽苔现象品系中的应用研究》和《低糖生物碱含量的马铃薯种质创新关键技术研究》。同时,承担横向联合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兰州百合母紫快繁与保鲜技术开发》、
甘肃省农垦总公司项目《用RNAi技术创新百合种质研究》等。
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
二等奖三项,
三等奖四项;厅局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校级
科技成果奖一项;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四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花培春小麦新品种16号(单120)的育成和繁殖推广及其栽培的研究”项目,获
甘肃省科委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的“
春小麦新品系甘春18号(86--5001)的选育及推广”项目,获甘肃省科委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小麦指标化栽培管理系统工程研究”项目,获甘肃省农业科技进步
三等奖;主持完成的“野生蕨菜人工驯化栽培研究”,获
兰州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三次评为学校优秀教师,一次获
甘肃省教育厅青年教师成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