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末移居
香港特别行政区,继而白手起家,创办香港新闻出版社,专心于文化事业,取得不俗成绩。古父是驰名省港两地的中医师,再加上古广祥好与医界贤者往来,受其影响,深感中医药治病救人的重要意义。鉴于当时港英当局主导卫生政策,中医师备受歧视,这种不正常现象刺激了他,于是矢志投身中医药传播事业。
2001年4月15日至16日,“世界大城市医药团体能力建设首脑会议及医学论坛”在香港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中医药领域贤达、专家、官员们齐聚香江,一时冠盖云集,橘井泉香;而老挝卫生部部长、越南卫生部副部长、泰国卫生部次长的莅临,更是将大会引至高潮,令媒体蜂拥而至。
然而,有谁能够想到,这个权威而隆重的会议却并非官方主办。大会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就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会长、世界大城市医药团体首脑协会会长、香港新闻出版社社长、香港医药出版社社长、中华医药报社长、
海南省政协香港委员古广祥。
他深知“小医治病、中医治人、大医治国”的真谛,于是与一班志同道合之士,于1996年成立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和创办中华医药报。为迎接97香港回归,古广祥策划了在深圳召开的有900多人参加的“国际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与业务合作研讨会”,两岸三地医药界首脑积极参与,社会各界赞誉:“非同凡响”,同道盛称:“前无古人”。
中医药遇到了蓬勃发展的契机,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董建华决心将香港打造成为中医药国际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古广祥创办的研究会在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发展顺利,几年内共主办过20多次大型会议,范围从两岸三地延伸到东南亚再到五大洲,并出版了十几种专业报刊,包括中文版和英文版,还建立了学会网页。
2002年是喜庆的一年,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成立五周年,同年3月,“国际传统医学及中医药合作会议”在越南
胡志明市召开,这是由越南卫生部主办、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并由研究会独家赞助的会议,大会由古广祥亲自策划,并由他力陈越南卫生部出面举办。民间力量牵动了政府行为,是他的真诚赢得了外国政府的信任与合作。
在研究会成立五周年的精美纪念画册中,中国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教授亲自作序:“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学走向世界和国际间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以文会友,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扬和学者、同道的拥戴”。莫桑比克总统,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程思远、
吴阶平,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
泰国、老挝卫生部部长,南非社会发展部部长,
毛里求斯卫生部部长,
澳大利亚联邦卫生部部长,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
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省省长,越南卫生部副部长,俄罗斯萨哈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以及中国国家中医药局领导等政府高层官员为画册题写了贺辞。还有近40多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卫生部门,200多个医药团体、学术组织和知名人士纷纷予以祝贺。
古广祥常道,海外的中医师将中医药推广、植根在彼邦,以个人财力,办民族事业,给华人带来了骄傲,他们很了不起,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事。多年来,他无一日懈怠,奔走于中医界,力图搭建起一座桥梁,促进民间与政府、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合作。2000年,他倡导成立了“世界大城市医药团体首脑协会”,联络友情,传递信息,整合资源,梳理关系。协会属下的《中华医药报》及各种杂志免费向40多个国家的官员和中医师赠阅,每年邮资就达100万元
港元。研究会与海外各地医疗团体、华商组织、旅行社及经济实体共同建立的分布于40多个国家的60多个“华人旅行指定医疗保健点”,更是实现了资源共享、相得益彰的目的。研究会还致力促进中医教育领域的交流,推动中医培训,输出中医课程,促成中医院校招生。
岐黄之术,促进邦谊。非洲国家
斯威士兰与中国尚未建交,但该国政府卫生部却非常关注中医药的作用,希望古广祥能赴斯国举办中医药学术会议,同时希望中国医师能在该国开设中医院及药业公司。
中医药全球化、规范化是大势所趋,社团领袖对经济发展必将产生互动作用。古广祥近来又有大动作,由他担任大会总策划和统筹主席,世界大城市医药团体首脑协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等8家机构将于2003年4月13-1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联合召开“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他强调“扩大同业共识、促进强强合作”是业界未来合作的主体。由于他的不凡智慧和人品魅力,目前已有近10个国家的卫生部部长、2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40多个国家的社团首脑、中医师、董事长等应允率团出席大会,预计大会的规模与规格都将超过往年。除学术交流外,大会还提供商务合作的平台,包括中医师招聘、中药材采购、新产品推广、新闻发布会等内容,这些项目将使医师、药厂、诊所、科研机构等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