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祥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李延祥,男,1962年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1981年7月毕业于铁岭市高级中学。1985年7月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有色金属冶金系有色金属金属冶炼专业。1988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校)冶金物理化学系,获中国科技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人物经历
1988年9月年至1990年6月在国家民政部工作。1995年6月获北京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从1985年9月起师从柯俊院士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是中国有色金属冶金考古和冶金史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讲硕士生课程有世界史、冶金考古,主讲博士生课程有科技语文学、科技考古。任中国民主同盟北京科技大学支部副主委兼宣传委员。
多次来与广西民族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并指导科技史学科建设。2006年4月起被聘为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讲课程
主讲硕士生课程《世界史》、《冶金考古》,博士生课程《科技考古》。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冶金史与冶金考古;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考古;古钱币研究。建立了通过炉渣揭示古代炼铜技术流程的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对湖北大冶铜绿山、辽宁凌源牛河梁、新疆尼勒克、南京九华山、内蒙古自治区林西、河北兴隆寿王坟镇、山西中条山、内蒙古霍各乞、宁夏照壁山、辽宁牛河梁等古铜矿冶遗址的冶炼技术及二里头遗址、垣曲商城、殷墟遗址铸铜遗物的进行了研究,纠正了其中的不当结论,为考古学、科技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对辽西地区冶金考古及宋代夹锡钱的开创性研究。兼任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室主任,负责开展岭南地区冶金考古工作。近期正在开展了贵港市地区汉代冶铁、冶铁遗址群的考察研究。
主要贡献
论文论著
发表论文40篇,主编教材1部,另撰写科普文章百余篇。
科研业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3项及教育部、科技部课题多项。
创造性成果
建立了以炉渣的铜硫比和渣中夹杂含铜颗粒成分判定冶炼工艺类型及产品成分、以各造渣成分的来源为线索判定渣与矿及渣与流程关系的研究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利用这一研究方法,对著名的铜绿山XI矿体的等四个遗址的古炉渣进行了新的研究,认定所有XI矿体炉渣皆为冶炼冰铜的炉渣,其他三处炉渣才是冶炼氧化矿石的炉渣,进而澄清了铜绿山先秦时期就已经掌握了冰铜冶炼技术的事实;对南京九华山唐朝炼铜渣的研究,发现了不同工序产出的高钙、高铁两种冶炼不同品位冰铜的炉渣,从而复原了唐代低品位硫化矿炼铜的流程,把这一技术从文献记载向前推进了500年;对新疆尼勒克奴拉赛铜矿冶遗址的炉渣研究,发现了含的炼冰铜炉渣和不含钡的炼铜炉渣,揭示了相当于中原东周时期的硫化矿冶炼成冰铜再填加矿物炼制高砷铜合金的技术。对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出土的冶铜炉壁残片进行初步研究,揭示了距今3000~3500年的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以人工吹管鼓风方法炼铜的独特技术。对林西县大井古铜矿冶遗址的炉渣等遗物研究显示,该遗址在距今2500 ~ 3000年的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已大规模开采含锡、砷的硫化铜矿,经过死焙烧后还原熔炼,直接获得含锡约20%、砷约5%的Sn-As三元合金。上述研究成果填补了不同地区和年代冶金史的空白,对进一步揭示炼铜技术在中国文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广西贺县铁屎岭铸钱遗址的考察研究,发现了宋代利用锡冶炼中间产物硬头合金与铁配合铸造夹锡钱的技术,首次认定了夹锡钱实物,并揭示了宋代已存在有两步炼锡法。
主持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项及教育部、科技部课题多项,负责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文物局项目一项。获得中国钱币学会金泉奖。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50篇,主编教材1部,另撰写科普文章百余篇。
主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西地区早期铜冶金,2001-200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燕文化的铜冶金技术,2004-2006。
国家科技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子课题:二里头遗址青铜冶铸遗物研究,2005-2006。
国家文物局项目:中原及北方地区早期古矿冶遗址考察研究,2005-2006。
中国人民银行项目:宋代铁钱研究,2004-200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项目:贵金属史话。
北京市科学项目:矿冶史话。
作为主要参加者的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冶铁技术起源的年代学研究,2005-2007。
国家文物局项目:重庆丰都炼锌遗址考察研究,2006-2007。
主要论文
李延祥,韩汝玢:林西县大井古铜矿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第2期,151-160。
李延祥:从古文献看长江中下游平原古代火法炼铜技术《中国科技史杂志》1993年第4期。
李延祥:冶金史上的奇篇《大冶赋》《中国冶金史料》1992年第4期,42-50。
李延祥:西属美洲的白银开采及其向中原地区的流入。
《中国冶金史料》1993年第1期,34-41李延祥:东南亚冶金考古《中国冶金史料》1993年第2期,39-46。
李延祥:旧大陆铜冶金考古《中国冶金史料》1993年第2期,46-53。
李延祥,洪彦若:炉渣分析揭示古代炼铜技术《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5年第1期,28-34。
李延祥、韩汝玢、柯俊九华山唐朝炼铜炉渣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3期,285-294。
梅建军,李延祥:新疆奴拉赛古铜矿铜矿冶遗址冶炼技术初步研究。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289-295。
李延祥,卢本珊:铜绿山XI号矿体炉渣冶炼冰铜说《有色金属》(季刊)1998年第3期,120-128。
李延祥:安第斯冶金考古《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8年第2期,44-49。
戴志强,周卫容,李延祥,刘伟:“夹锡钱”问题再研究《中国钱币》1999年第1期,4-9。
李延祥:巴尔干半岛冶金考古《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年第2期,53-56。
李延祥:铜绿山XI矿体古代炉渣的熔炼过程《有色金属》(季刊)1999年第4期,93-96。
李延祥,韩汝玢,宝文博,陈铁梅:牛河粱页铜炉壁残片研究《文物》1999年第12期,44-50。
李延祥,周卫荣:广西贺县铁屎岭遗址宋代锡铅及含锡铁钱冶炼技术研究《有色金属》(季刊)2000年第2期,91-95。
李延祥,韩汝玢: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出土的炉壁研究《有色金属》(季刊)2000年第3期,80-83。
李延祥:九华山唐代铜矿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有色金属》(季刊)2000年第4期,95-99。
周卫荣,李延祥:广西贺县铁屎岭遗址北宋含锡铁钱初步研究。
《文物》2000年第12期,73-80。
李延祥,梅建军:奴拉赛古铜矿冶炼技术研究《有色金属》(季刊)2001年第1期,64-66。
李延祥:阿拉伯谷地的冶金考古《有色金属》(季刊)2001年第3期,92-96。
李延祥,王兆文,王连伟,韩汝玢:大井古铜矿冶炼技术及产品特征。
有色金属》(季刊)2001年第3期,92-96。
王兆文,李延祥,李庆峰,高炳亮,邱竹贤:铝电极阳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有色金属》(季刊)2001年第3期,92-96。
李延祥,贾海新,朱延平: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铜器初步研究。
有色金属》(季刊)2002年4期,123-126。
李延祥,朱延平:塔布敖包冶铜遗址初步考察,《有色金属》(季刊)2003年8期,149-152。
李延祥,贾海新,朱延平:大甸子墓地出土铜器初步研究《文物》,2003年7期,78-84。
李延祥:中国古代对锡在钢铁中的作用的理解和利用第三届北京冶金年会论文集,2002年10月(论文集)。
Weirong Zhou and Yanxiang Li: A Search for the Tinned Coins of the Song Dynasty, China。
Bulletin of the metals museum, 2003,Vol.36 P63-73。
李延祥:开展燕文化区的铜冶金考古 《有色金属》(季刊),2003年4期,168-172。
李延祥:《中国通邮地方物产志》记载山西省产锡及其意义 《有色金属》(季刊),2004年第3期。
Mei Jianjun, Li Yanxiang. Early Technology in Xinjiang, China: The Evidence So Far。
Mining and Metal Production Through The Age, 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3。
李延祥等:辽西地区早期铜冶金技术。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1-20。
梁宏刚,李延祥等,垣曲商城出土含砷渣块研究。
有色金属》(季刊),2005第3期。
Chen Jianli, Li Yanxiang, et al:Chronological and metallurgical studies for the 冶炼 ruins at Yangliusi site, Fengdu County, Chongqing. Metallurgy: A touchstone for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 The British Museum, April 2005
李延祥,蔡全法:郑韩故城出土含金渣块研究。
文物科技研究》,2005年(第二辑)。
李延祥等:2005年辽西古矿冶遗址考察报。
《文物研究所70周年纪念文集》,2006年。
主编教材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专论(副主编),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讲课程
研究方向
主要贡献
论文论著
科研业绩
创造性成果
主持项目
发表论文
主要项目
主要论文
主编教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