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韩故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周围,是春秋战国时代
郑国与
韩国的
首都遗址。
2017年12月,郑韩故城
遗址公园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要由城墙遗址公园、宫城遗址公园、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公园、后端湾综合遗址公园四部分组成。遗址内留存的宫殿区、各类手工业作坊、墓葬区等,向世人展示了一座距今2700年左右的诸侯国都城的面貌。
郑韩故城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首批国家重点扶持保护的36处
大遗址之一,也是
中原地区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研究价值。
旅游信息
交通信息
历史沿革
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
新郑市退职军官李锐的老宅院(因建有二层砖瓦楼房,得名李家楼)里,一群工人正在打一口水井。工人们挖到地下10米多深的时候,意外挖到了四件青铜器。驻兵
郑州市的北洋陆军第14师师长靳存青认为,钟鼎重器非一般文物,应归国有。将前期出土的70多件铜鼎、铜鬲等物品,运往郑州保存,并派官兵监护现场。挖掘工作到了10月5日,获得的青铜器、碎铜片、陶器和贝币已有1500多件,它们被统一命名为“新郑彝器”,发掘的古墓也被称为李家楼大墓。
1966年5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来到李家楼,清理当年现场,认定该墓应是郑国一男性贵族大墓,所以又称它为“郑公大墓”。
20世纪60年代,通过钻探普查,初步了解郑韩故城内的文化分布情况,发现了郑韩两国的宫殿
聂氏宗祠基址、
铸铁遗址、战国冷藏室遗址及多处夯土台基等,为郑韩故城的文物保护与发掘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先后发掘了白庙范铜兵器坑、后端湾墓地、仓城
春秋时期高级贵族墓地、
梳妆台遗址等。白庙范铜兵器坑,出土
战国时期的戈、矛、剑等兵器220余件,其中有铭者180余件。这批带铭兵器的出土,对研究
韩国兵器铸造技术与制度,兵制、库制以及战国时期的历史地理与古文字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世纪80年代,先后发掘了河李墓地、阁老坟村西宫殿遗址、税务局家属院战国宫殿建筑遗址、
药厂仿楚大布范和连布钱范遗址、玻璃厂春秋冷藏窖、后端湾墓地、李马墓地春秋车马坑均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发现。尤其是韩侯王陵墓的发现,填补了郑韩故城考古长期没有
韩国大型陵墓的空白。
20世纪90年代,为配合
新郑市基本建设,在金城路、城市信用社和中行遗址发现了时代接近、性质相同的三处祭祀遗址,发现
青铜礼乐器坑28座,出土
郑国公室青铜礼乐器470件,发现
东周殉马坑93座。其中中行遗址的发掘(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在199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7年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发掘现场
21世纪以来,主动性和抢救性的发掘不仅发掘了战国时期
韩国的大型官营制陶作坊,而且还清理了春秋战国时期冯庄私营制陶作坊,官营和私营制陶作坊的发现,对了解和研究郑韩故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发掘的兴弘花园与热电厂墓地,第一次完整揭露了一处从西周晚期到
战国中期以低等级贵族及平民为主的公共墓地,对研究郑韩故城的城市布局、丧葬制度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017年2月,郑韩故城首次发现城门和瓮城。特别是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对胡庄韩王陵的抢救性发掘(
河南新郑胡庄墓地)取得了重要成果,该项目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1世纪10年代,为配合郑韩故城
遗址公园和地方经济建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对北城门、南城墙、三号车马坑、双楼、天利等遗址和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余万平方米,发现
东周至唐宋时期的道路、瓮城、墓葬、灰坑、陶窑、车马坑等遗迹,出土各类质料的文物数万件。
主要景观
郑韩故城位于今
新郑市市区周围,
双洎河(古水)与
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平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郑韩故城内文物遗迹星罗棋布,目前发现城门遗址4处,在城内南北走向有一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内分布有
韩国宫城和宫殿区、缫丝作坊遗址。东城内分布有郑国宫庙遗址、祭祀遗址、铸铜遗址和韩国
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等多处遗址。故城内外有郑韩两国贵族墓地多处,其中大型韩王陵墓群12处。平民墓葬区主要分布在城东黄水河东岸、城南和城西
双洎河西岸一带,城北墓葬极少。
第一碑
中原地区什么时候开始有碑?这一考古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终于有了定论:
河南省新郑市的郑韩故城出土的"
无字碑",为"中华第一碑"。
"中华第一碑"整体呈圭形,像匕首一样尖尖的,上半身一边一个耳朵,下半部中间有一穿孔,质地是灰色沙岩,正反两面上部都磨得光光的。它全长3.25米,宽0.45米,厚0.25米。
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这通古碑是于1997年8月在新郑市区郑韩故城宫殿区内发现的。当时他们在这里开了10x10米的探方29个,大小深沟21条,发掘面积3238平方米,发现了古代墓葬、储水井、下水道、宫殿、道路等文物遗迹,并在一处古代宫殿的夯土层发现了一通"
无字碑"。"无字碑"的发现,立即在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引起巨大的轰动动。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俞伟超、
李伯谦、
安金槐等亲临现场进行鉴定。但由于碑上没有刻字,专家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我国有关专家和学者对"无字碑"进行了大量考证研究,他们从石碑的形制、现场发现的祭品、
青铜壶,结合"礼记"、"仪礼"等古代文献关于太庙大碑的记载判断,此碑应是战国时期
韩国太庙所立之碑,这比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汉代石碑要早数百年。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对此碑认识基本一致,认为入这通"
无字碑"就是"中华第一碑"。
河南省省一些考古学家、旅游专家认为,"中华第一碑"的发现,必将像"
中华龙乡"在河南发现一样,给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巨大推动力。
制陶遗址
河南省新郑郑韩故城内发现一处
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大型制陶遗址,其规模和完好程度全国罕见。
郑韩故城是春秋时期
郑国和战国时期
韩国先后建都的
首都遗存,位于
新郑市城关附近的
双洎河与
黄水河交汇处,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古城墙也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
这次发现的大型制陶遗址位于新郑市东北部一处残缺的郑韩古城墙内侧,沿城呈西北-东南走向,遗址自西向东分为生活区、作坊区和
烧造区三个区域,规模庞大,占地面积达数万平方米。
据文物考古工作者介绍,遗址全貌已经探清,并配合基建发掘了3000多平方米。从挖掘情况看,这里很可能是考古工作者寻找已久的
韩国官方制陶遗址。专家判断,附近还应当有成品区和废品区。
这处属
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大型制陶遗址,距今约2300年。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整个遗址保存的相当完好。在烧造区内,3个大型烧窑深埋于地下,窑穴最深的达3米多。
科研成果
沁园春·郑韩故城
迤逦蜿蜒,千载墙垣,傲然碧空。
乃轩辕故里,文人祖地;郑伯旧土,韩国都城。
更喜见,春暮三月,溱洧诗声。
年年战马嘶风。唯凌弱逞强苦争雄。
叹干戈扰攘,烽升鼓震;兴亡续继,雨血风腥。
大浪淘沙,战声已逝,终见神州享太平。
挖掘文物
经过近9个月的挖掘清理,距今2400多年的郑国3号车马坑已基本挖掘完毕。已清理出4辆马车,90匹陪葬马匹,是“郑韩故城”内挖掘出土的最大车马坑。
此次发掘的
郑国3号车马坑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内西南角的郑国贵族墓地里,是春秋晚期一代郑国国君墓的专用车马陪葬坑。2017年2月挖掘至今,已发现4辆车,90匹陪葬马匹,随之出土的还有车上的
青铜部件等装饰品。
其中,发掘出土的1号车体量巨大,车长2.56米、宽1.66米,车舆顶部有防雨防晒等设施,装饰奢华,车篷上有彩席遗痕,车舆顶部周边装饰着管状铜器、骨器,刷新了“郑韩故城”内出土马车的纪录。
此外,发掘显示,1号车和2号车南北并排,且陪葬马匹均呈侧卧式摆放,马骨上不见马器具,这符合文献关于
郑国陪葬车实行“拆车葬”的记载。郑国车马坑景区主任李宏昌解释说,陪葬车一般分为“整车葬”“拆车葬”“车马混葬”等不同形式,郑国一般实行“拆车葬”。“拆车葬”是先把马杀死,并排放到车马坑底部,再把完整的车辆拆开,将零部件放在马匹尸体之上。
从发掘情况看,3号车马坑陪葬的马车可能是郑国国君和夫人的日常用车。但具体是郑国哪一代国君,目前还无定论。“由于主墓严重被盗,随葬品几乎被盗一空,也没有相关文字记载,因此墓主人身份难以定论。”主持发掘工作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与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马俊才说,根据目前发掘情况看,可能是春秋晚期君主。
名词解释
郑韩故城位于今
河南省新郑市区周围,
双洎河(古洧水)与
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平不规则的三角形角形。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城墙用五花土分层夯筑而成,基宽40—60米,高15—18米。北墙外侧有数处马面建筑,是全国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
保护措施
2006年,国家文物局将郑韩故城划入100处
大遗址重点保护项目之一。同年4月,
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委托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郑韩故城遗址保护规划。
2008年6月27日,国家文物局《关于郑韩故城遗址保护规划的批复》(文物保函【2008】643号文),原则同意郑韩故城遗址保护规划。
2010年7月26日,
郑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郑韩故城保护规划的通知》(郑政文【2010】189号文),保护规划开始实施。
2011年,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了《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
2012年,成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郑韩故城遗址保护管理处。
2013年12月18日郑韩故城
遗址公园获得国家文物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2014年12月4 日,
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郑州市郑韩故城遗址保护条例》,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郑韩故城遗址的保护管理由
新郑市政府下属的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总体负责,其中规划、立项、文物工程及日常维护管理由郑韩故城遗址保护管理处负责;“四有”管理工作,涉及郑韩故城遗址的建设项目的审核报批等由
文物管理科负责:郑韩故城遗址的检查、巡查及执法等由执法督察科负责。
价值意义
新郑郑韩故城出土编钟数目之多,特别是中国银行新郑支行祭祀遗址一次206件编钟的出土,实为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的空前发现。同出土的还有7套已腐朽的木质钟架,更为珍贵。这些音乐文物的出土,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编悬制度,
郑国编钟的演奏方法、用钟性质、编钟铸造、调音技术、音列规范音律水平以及在中国编钟音乐史上的地位,与郑声之间的关系,郑声的成就与影响等,都是十分难得的资料。
手工业生产是古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手工业生产遗存的研究也是
考古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郑、韩两国的手工业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郑国的
青铜铸造和
韩国的冶铁在当时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因此,通过对郑韩故城手工业遗存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从而能够复原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而对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手工业作坊的分布与城市布局的关系、手工业生产的产业结构与特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机构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进一步为了解和认识郑韩故城的
城市规划和布局、城市的经济生活以及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制度的变革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对郑韩故城始建年代和历史背景的探讨,可推动对
春秋早期史事的深入研究。
郑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郑韩故城作为郑国
首都,建城时期的考古材料稀缺,学界对该阶段的考古学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以往文献中关于春秋初年郑国历史的记载也比较少且存在争议。随着《清华简》等文献资料的出土和整理,结合郑韩故城现有考古材料,这将有利于推动学界对春秋早期史事的深入探讨。
1997年,中行郑国祭祀遗址发掘出土348件
青铜礼乐器和45座
东周殉马坑,震惊世人,荣获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郑韩故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东周列国都城的典型模式,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是当时天下名都;是目前世界上同一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二十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主要展览
车马坑
2017年,经过近9个月的挖掘清理,具有2400多年的郑国3号车马坑基本挖掘完毕。截至到11月,已清理出4辆马车,90匹陪葬马匹,是郑韩故城内挖掘出土的最大车马坑。
此次发掘的
郑国3号车马坑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内西南角的郑国贵族墓地里,是春秋晚期一代郑国国君墓的专用车马陪葬坑。2017年2月挖掘以来,已发现4辆车,90匹陪葬马匹,随之出土的还有车上的
青铜部件等装饰品。
其中,发掘出土的1号车体量巨大,车长2.56米、宽1.66米,车舆顶部有防雨防晒等设施,装饰奢华,车篷上有彩席遗痕,车舆顶部周边装饰着管状铜器、骨器,刷新了郑韩故城内出土马车体量的纪录。
此外,发掘显示,1号车和2号车南北并排,且陪葬马匹均呈侧卧式摆放,马骨上不见马器具,这符合文献关于
郑国陪葬车实行“拆车葬”的记载。陪葬车一般分为“整车葬”“拆车葬”“车马混葬”等不同形式,郑国一般实行“拆车葬”。即先把马杀死,并排放到车马坑底部,再把完整的车辆拆开,将零部件放在马匹尸体之上。
从发掘情况看,3号车马坑陪葬的马车可能是郑国国君和夫人的日常用车。但具体是郑国哪一代国君,还无定论。根据发掘情况看可能是春秋晚期君主。
制陶遗址
河南省新郑郑韩故城内发现一处
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大型制陶遗址,其规模和完好程度在中国罕见。
此次发现的大型制陶遗址位于
新郑市东北部一处残缺的郑韩古城墙内侧,沿城呈西北—东南走向,遗址自西向东分为生活区、作坊区和
烧造区三个区域,规模庞大,占地面积达数万平方米。
据文物考古工作者介绍,遗址全貌已经探清,并配合基建发掘了3000多平方米。从挖掘情况看,这里很可能是
韩国官方制陶遗址。专家判断,附近还应当有成品区和废品区。
此处属
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大型制陶遗址,距今约2300年。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整个遗址保存的相当完好。在烧造区内,3个大型烧窑深埋于地下,窑穴最深的达3米多。
城垣
郑韩故城的城垣均是用土夯筑而成,城墙高一般为10米左右,最高可达16米、城墙基宽40—60米,顶宽2.5米。它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而且是供人们游览的重要古迹。 北墙外侧有数处马面建筑,是
中原地区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
中华第一碑
河南省新郑市的郑韩故城出土的"
无字碑",为"中华第一碑"。
"中华第一碑"整体呈圭形,像匕首一样尖尖的,上半身一边一个耳朵,下半部中间有一穿孔,质地是灰色沙岩,正反两面上部都磨得光光的。它全长3.25米,宽0.45米,厚0.25米。
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这通古碑是于1997年8月在新郑市区郑韩故城宫殿区内发现的。当时他们在这里开了10x10米的探方29个,大小深沟21条,发掘面积3238平方米,发现了古代墓葬、储水井、下水道、宫殿、道路等文物遗迹,并在一处古代宫殿的夯土层发现了一通"
无字碑"。
中原地区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俞伟超、
李伯谦、
安金槐等亲临现场进行鉴定。但由于碑上没有刻字,无法判断。
中国有关专家和学者对"无字碑"进行了大量考证研究,他们从石碑的形制、现场发现的祭品、
青铜壶,结合"礼记"、"仪礼"等古代文献关于太庙大碑的记载判断,此碑应是战国时期
韩国太庙所立之碑,这比中国发现最早的汉代石碑要早数百年。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对此碑认识基本一致,认为入这通"无字碑"就是"中华第一碑"。
青铜器
郑韩故城青铜器窖藏坑郑韩故城青铜器窖藏先后发现三批,均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区内。
第一批
1993年6月发现。位置在郑韩故城东城中部的金城路。这里曾发现多座青铜礼乐器坑和
东周殉马坑,出土青铜礼乐器60余件。
第二批
1994年10月至1995年3月发现。位置在郑韩故城东城中南部的
新郑市城市信用社基建工地。共发掘6座
青铜礼乐器坑和56座殉马坑,出土青铜礼乐器57件。
第三批
1996年12月至1997元月20日发现。位置在郑韩故城东城西南部,今新郑市新华路中段的南侧。发现青铜礼乐器坑10座,殉马坑20余座。出土春秋时期的
郑国王室青铜重器255件。其中青铜礼器坑4座,出土鼎、、鬲、鉴、壶、豆等111件;青铜乐器坑6座,出土编钟18套144件,与之伴出的还有悬挂编钟的木架(笋)6套和吹奏乐器陶埙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