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沪光,1933年10月16日出生于上海,祖籍为江西万载,毕业于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女作曲家。
辛沪光于1948年考入
南昌市第一中学,开始接受正规音乐教育。1951年考入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
江定仙、
陈培勋等。1956年,辛沪光以创作
交响诗《嘎达梅林》而一举成名。在内蒙工作26年后,于1982年调回北京歌舞团。1991年前后,辛沪光移居
美国。2004年,《辛沪光作品专辑》出版CD唱片,列入中国当代作曲家经典作品专辑。2007年6月24日,“我的朋友——辛沪光作品音乐会”在
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7日1时(北京时间2011年10月17日13时),辛沪光在美国纽约不幸逝世,享年78岁。
2007年,
内蒙古音乐家协会授予辛沪光同志“
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音乐家”荣誉称号。2009年7月15日,内蒙古党委、政府授予辛沪光“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荣誉证书和金质奖章。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辛沪光幼年时期就读于
上海市,1940-1946年,辛沪光入读上海圣心小学,开始接收
中华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熏陶。1946-1948年,升入上海市淮海路明德女子中学,修读至初中二年级。后因父业破产,于1948-1949年投靠亲戚回到
江西省,转入江西省葆灵女子中学初中三年级续读学业。1949-1951年,辛沪光升入江西省
南昌市第一中学。
1951年,辛沪光考入
中央音乐学院。在校期间,辛沪光受到同学
美丽其格的影响,开始接触蒙古族音乐。1956年,辛沪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其毕业作品《嘎达梅林》引起了轰动,使其一举成名。
工作经历
1956年7月,辛沪光毕业并自愿申请到
内蒙古自治区,任内蒙古歌舞团创编室专职作曲。1958年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1979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内蒙工作数年后,辛沪光于1982年调回北京歌舞团。1987年,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辛沪光创作完成了四幕舞剧《蒙古源流》。1991年前后,辛沪光移居
美国。1995,辛沪光被
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华夏风情》栏目采访。2004年,《辛沪光作品专辑》出版CD唱片,列入中国当代作曲家经典作品专辑。2005,辛沪光被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音乐厅》等栏目采访。2007年6月24日,“我的朋友——辛沪光作品音乐会”在
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
人物逝世
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7日1时(北京时间2011年10月17日13时),辛沪光在美国纽约不幸逝世,享年78岁。
作品风格
辛沪光的音乐作品中调式调性的运用建立在五声性调式基础之上,其中对羽调式和徵调式的大量使用突出了
蒙古族传统音乐的调式调性特点。除此之外,作曲家还借鉴西方大小调体系及其
移调方法。这种把五声
调式与大小调结合使用的创作方法,不仅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而且为转调的连贯性提供了便利,使音乐更加流畅。
人物作品
声乐作品
资料:
影视作品
人物成就
辛沪光一生热爱
内蒙古自治区,执着于蒙古民族音乐,为蒙古族
音乐创作、音乐人才的培养和音乐教育的发展而辛勤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就在被病魔折磨的那些日子里仍然笔耕不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停止过关心内蒙古的音乐文化事业。
丰富民族音乐种类,推进民族乐器革新
辛沪光创作了大量的
蒙古族题材音乐作品,其种类涉及到独唱、重唱、齐唱合唱、
独奏、齐奏、协奏、
交响乐、舞蹈音乐、舞剧音乐、影视剧音乐、
广播剧音乐、
清唱剧音乐等几乎
现代音乐的各种不同种类,丰富了蒙古族音乐的种类,1956年创作的《达梅林》
交响诗填补了蒙古族特色交响诗的空白,为蒙古族音乐的交响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传承创新民族音乐,推动民族音乐发展
辛沪光一生为创作蒙古族音乐而努力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把音乐创作的种子根植于丰富的蒙古族音乐沃土中,以蒙古族音乐元素作为创作的根基,并借鉴现代作曲理论与手法,创作了富有蒙古音乐特色和现代感的众多清美新颖的作品。
积累宝贵经验,影响几代创作队伍
辛沪光将民族传统创作与现代作曲技法成功地交融在一起,使其作品既有民族音乐的风味,又有十足的现代感。
亲属成员
资料: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资料:
相关评价
人物评价
辛沪光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内蒙古大学黄舒婷评)
她叫辛沪光,万载人,是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之一。(万载文旅评)
作品评价
《深深牧人情》《蒙古人》《牧人歌谣》《蓝色的蒙古高原》《天鹅》《草原恋》《圆顶帽子》,一曲曲或悠扬深情、或荡气回肠、或活泼跳荡的歌声,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厅里回旋缭绕。(中国青年报评)
民族管弦乐《嘎达梅林》是蒙古族世代流传的一首蒙古族短调抒情民歌。(光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