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建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获
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博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和
葡萄牙里斯本技术大学访问学者。历任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执行秘书,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青年灌溉专家论坛工作组、缺水条件下的灌溉农业工作组和用水紧张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工作组国家代表,现任国际灌排委员会节水工作组中国国家代表。主持和参加了
欧盟、
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
全球环境基金(GEF)、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等国际组织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长期从事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和灌区现代化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参与出版专著和译著8部,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同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了三项软件著作权,一篇SCI论文获国际灌排委员会核心期刊Irrigation and Drainage 2009年度优秀论文奖,并曾获得
澳大利亚最高科研机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最高科研成就奖以及水利部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
二等奖、中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技术应用
一等奖、农业节水科技奖二等奖和农科院技术进步二等奖。
人物履历
1994年毕业于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工程系,获工学
学士。
1997年毕业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国际水与粮食安全中心,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7.4-1998.4 在中国水科院水利所工作,
助理工程师1998.4-2007.3 在中国水科院水利所工作,工程师
1999-2006 兼职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执行秘书
2007.3-2012.6 在中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利所工作,
高级工程师2012.6-至今 在中国水科院水利所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研究领域
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粮食安全
获奖情况
2015年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持计划课题“现代农业综合积水技术体系与标准”获得中国水科院科学技术奖应用
一等奖。
2009年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期刊“Irrigation and Drainage”上发表的论文获得该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9年获得
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论文写作奖学金。
2008年参加完成的项目“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及节水指标与标准研究”获得水利部
大禹二等奖。
2007年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的“
液态水 for a Healthy Country Flagship”项目获得澳大利亚最高科研机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最高科研成果奖。
2006年获得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国际留学生奖学金。
2005年参加的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973)课题“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与二元演化模型研究”获得水利部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5年承担的项目“引黄灌区节水决策技术应用研究”获得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应用成果
特等奖。2006年获得大禹水利技术进步
二等奖。
2002年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喷灌均匀系数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科研项目
1.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地面灌溉新技术—波涌阀的研制与开发”。
2.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喷灌均匀系数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4.
水利部“利用世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
5.
国家“948”项目“田间闸管生产线”。
6.
7.
8.
水利部农水司下达的“‘九五’期间全国灌溉节水量分析”。
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发展规划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与二元演化模型”。
10.
国家南水北调项目“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灌溉定额和作物产量研究”。
11.
国家大型灌区改造项目“甘肃景泰灌区水价政策及作物种植结构分析研究”。
12.
国家大型灌区改造项目“甘肃引大灌区节水灌制度与节水技术研究”。
13.
由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资助,在中国、
印度、
巴基斯坦、
埃及和
墨西哥开展的“水与粮食及农村发展-国家政策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
1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专项“灌溉管理体制改革及相关政策研究”。
15.
财政预算项目“第19届国际灌排大会筹备工作”,大会筹备委员会执行秘书。
16.
17.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大型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项目-灌区诊断评价技术与方法及节水改造标准体系研究”。
18.
中国-
澳大利亚合作项目: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irrigated cropping and soil filtration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reuse and treatment in China。
19.
澳大利亚政府资助项目Water for a Healthy Country Flagship。
20.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现代农业综合节水技术体系与标准”。
21.
由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Stress Situat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22.
水利部公益项目“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与模式研究”。
23.
水利部公益项目“平原河网地区高效农田用水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24.
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项目“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用水紧张状况影响研究”。
2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效安全输配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26.
中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变化环境对我国农业灌溉需水量和粮食安全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文和专著
发表论文
Mu J*., Liu Q., Gabriel F. H., Xu D., Xu J., Wu C., and Ren H., 2013.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液态水 Stress Situations in the
黄色 River Basin, China,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Volume 62, Issue 5, Pages 545-558. DOI: 10.1002/ird.1784.
Mu J*., Khan S., Liu Q., Xu D., Xu J., and Wang W., 2013. Stochastic Analysis on
液态水 Stress Situations in the
黄色 River Basin, China.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Volume 62, Issue 4, Pages 379-395. DOI: 10.1002/ird.1753.
窦以松,齐莹,
刘群昌,穆建新,以水定城的原则与标准,中国标准化,2012,(01):95-97。
S. Khan, A. Ahmad, L. Zhaoqing, T. Rana, J. Mu, J. Blackwell, N. Jayawardane, 2010. Quantifying aquifer
液态水 balance and salinity
动力学 to minimi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land-based effluent treatment system in China, 国际期刊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Volume 59, Issue 5, Pages 586-605. DOI: 10.1002/ird.517.
Mu J., Khan S., 2009. 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Water and Food Nexus in China. 国际期刊Journal of Food Security. Volume 1, Issue 4, Pages 413-430. DOI: 10.1007/s12571-009-0042-y.
Mu J., Khan S., Hanjra A.M., Wang H., 2009. A food security approach to analyze irrigati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demands at the county level, 国际期刊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Volume 58, Issue 1, Pages 1 – 16. DOI: 10.1002/ird.456.
Khan,S. Khan M.A., Hanjra M.A., Mu J., 2009. Pathways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footprints of water and
能量 inputs in food production. 国际期刊Journal of Food Policy. Volume 34, Issue 2, Pages 141-149.
Khan S., Hanjra A.M., Mu J., 2009. Water management and crop production for food security in China: A review. 国际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Volume 96, Issue 3, Pages 349-360.
Mu J., Khan S., Gao Z., 2008. Integrated
液态水 assessment model for water budgeting under future development scenarios in Qiantang river basin of China, 国际期刊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Volume 57, Issue 4, Pages 369 - 384. DOI: 10.1002/ird.366.
Mu J., Khan S., Wang H. 2008. Water Management Options to Secure Food Security at the County Level – A Case Study from China. 国际灌排委员会第20届大会论文集2008年10月13-19日,
巴基斯坦拉合尔。
Mu J., Khan S., 2008. Integrated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粮食安全和环境变化国际会议论文集,2008年4月2-4日,英国
牛津大学。
Mu J., Khan S. Stochastic Analysis of
液态水 Supply and Demand at the River Basin Level. Proceedings of the 17th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MODSIM07), 2007年12月10-13日,
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 pp 184-190。
Song, K.S, Liu D.W., Wang Z.M., Khan S., Hafeez M, Mu J. (2007). A Study on the Wetland Dynamic and Its Relation with Cropland Reclamation in Sanjiang Pla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ODSIM07), 2007年12月10-13日,
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 pp 2569-2575。
Khan S., Mu J. (2007). Multi-scal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Modeling in Large Irrigation Systems, Proceedings of Farming Systems
设计 2007 –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thodologies for Integrated Analysis of Farm Production Systems, 2007年9月10-12日,
意大利卡塔尼亚市。
Khan S., Mu J., Rana T., Gao Z. (2007). Systems Analysis to Quantify Real
液态水 Savings – Examples from Australia and China,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and
管理学 for Water Saving in Agricultur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ICID)。
Khan S, Mu J, Rana T, Gao Z. 2006. Evaluating system-level impacts of alternative
液态水saving options. In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in China. 中国北京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9月14日以及
澳大利亚 ACIAR 论文集 No. 123; 160p。
Khan S., Mu J., Jamnani M. A. R., Hafeez M., and Gao Z. (2005). Modelling Water Futures Using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pproaches,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MODSIM05), 2005年12月12-15日,
墨尔本市。
Mu J., and Caldas J.C. (2005). Farmer’s Socio-Economic Constraints in Bojili Irrigation District,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ICID), 2005年9月10-18日, 中国北京。
Mu J., and Gao Z. (2005). Irrigation Management Reform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ICID), 2005年9月10-18日, 中国北京;。
Gao Z., Mu J., Wang S., Liu Y., and Yu G. (2005). Country Policy Support Program – Application of BHIWA Hydrological Model in Two Sample Basins of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ICID), 2005年9月10-18日, 中国北京。
Cai J., Mu J. (2005). Estimation of Daily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from Weather Forecast Messages, 国际灌排委员会第21届欧洲地区会议, 2005年5月15-19日, 德国
法兰克福和荷兰斯乌比采市。
Mu J., Gao Z., Wang S., Liu Y. (2004). Application of CPSP Hydrological Model in Qiantang Basin, Proceedings of IWMI/ICID Scenario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Workshop for India and China, 2004年9月3-4日,
俄罗斯莫斯科。
Gao Z., and Mu J. (2003). Development and Multi-functional Roles of Irrigation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Sessions on Agriculture, Food and Water, 第三届世界水论坛, (WWF3), 日本东都、志贺和
大阪。
高占义、穆建新 (2003). 中国的灌溉发展及其作用,参加第三届
世界水论坛中国代表团论文集,2003。
胡亚琼、穆建新、蔡甲冰 (2002). 高扬程提水灌区水费研究,《节水灌溉》2002年第3期。
Mu J., Gao Z. (2002).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VOL. 1B, 2002,第18届国际灌排大会,
蒙特利尔市。
Mu J., (2001).Groundwater Use and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国际灌排委员会第52届执行理事会,韩国首尔,2001年;。
穆建新,徐青(2000).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
中国水利年鉴》。
徐青,穆建新,(2000).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中国水利年鉴》。
Mu J., (2000). Watsave Measures in
液态水 Management in China,国际灌排委员会第51届执行理事会,南非
开普敦,2000年。
Mu J., (2000). Water for Food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ear 2025, ICID Strategy for Implementing
sector Vision, 2000年。
穆建新,吕振豫,
许迪,
刘群昌,农田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8)。
吕振豫,穆建新,王富强,刘姗姗,基于
托马斯·贝叶斯网络的流域内水文时间丰枯遭遇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6)。
吕振豫,穆建新,基于三维Copula函数的流域内降雨丰枯遭遇研究[J],水资源保护。
吕振豫,穆建新,刘姗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中国农村水利水电,(已录用)。
吕振豫,穆建新,黄河流域水质污染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人民黄河。
1.
Mu J*.
2.
Mu J*.
3.
穆建新
4.
J. Mu
5.
Mu J.
6.
Mu J.
7.
Mu J.
8.
Mu J.
9.
Mu J.
10.
Mu J.
11.
Mu J.
12.
Mu J.
13.
Mu J.
14.
Mu J.
15.
Mu J.
16.
Mu J
17.
Mu J
18.
Mu J.
19.
Mu J.
20.
Mu J.
21.
Mu J.
22.
Mu J.
23.
Mu J.
24.
穆建新
25.
穆建新
26.
Mu J.
27.
Mu J.
28.
穆建新
29.
穆建新
30.
Mu J.
31.
Mu J.
32.
穆建新,
33.
穆建新
34.
吕振豫,穆建新,基于三维Copula函数的流域内降雨丰枯遭遇研究[J],水资源保护。
35.
穆建新
36.
穆建新
专著和译著
《
洪水管理非工程措施手册》,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
《现代灌区自动化管理技术实用手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
《Water Saving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引黄灌区节水决策技术应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
《
中国灌溉与排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
中国灌溉与防洪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
中国防洪与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in China》,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2006年。
1.
《
洪水管理非工程措施手册》,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
2.
《现代灌区自动化管理技术实用手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
3.
《Water Saving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4.
《引黄灌区节水决策技术应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
5.
《
中国灌溉与排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6.
《
中国灌溉与防洪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7.
《
中国防洪与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8.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in China》,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2006年。
软件著作权
穆建新,
刘群昌,章少辉,白美建,农田水利现代化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授权日:2013年8月8日;
刘群昌,穆建新,章少辉,江培福,现代农业节水标准化评价系统,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穆建新、刘群昌、章少辉、吕烨、管孝艳、吕振豫、任贺靖、刘海若,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授权日:2015年7月6日;
穆建新、韩娜娜、刘群昌、章少辉、吕烨、管孝艳、吕振豫、任贺靖、刘海若,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授权日:2015年7月7日。
1.
穆建新,
刘群昌,章少辉,白美建,农田水利现代化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授权日:2013年8月8日;
2.
刘群昌,穆建新,章少辉,江培福,现代农业节水标准化评价系统,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3.
穆建新、刘群昌、章少辉、吕烨、管孝艳、吕振豫、任贺靖、刘海若,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授权日:2015年7月6日;
4.
穆建新、韩娜娜、刘群昌、章少辉、吕烨、管孝艳、吕振豫、任贺靖、刘海若,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授权日:201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