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是
湖南省林业局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创建于1958年,199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所为院,2001年湖南省林业工业研究所并入,2007年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南分院。2021年4月,经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湖南省林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并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历史沿革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9月的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系1953年组建的湖南省南岳林业试验场改建而成)。1998年9月,改所为院。2000年8月2日,省林科院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退耕还林的科技支撑单位。2001年3月,原
湖南省林业工业研究所并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2007年3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成立
中林集团科学院湖南分院。2008年8月20日,国家林业局
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在省林科院挂牌成立。11月12日,省林科院新的科研办公大楼竣工,全院搬迁至新的办公大楼办公,原办公楼全部作为科研试验室使用。2009年12月1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岳阳分院成立。12月14日,省林科院申报的湖南省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验收。12月18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湘潭分院正式成立。2010年11月5日,省林科院组建的“
湖南省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并挂牌。2012年1月6日,国家
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省林科院。1月19日,
油料能源植物湖南省工程实验室落户省林科院。6月26日,省林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2018年3月,由省林科院牵头申报的“南方木本油料利用科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批。
2022年7月28日,“
长江中游湿地保护修复国家创新联盟”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筹建。该联盟由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保绿丰(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等15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联合申报。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根据2018年8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官网信息显示,科学院有在职职工228人,在站博士后9人,有各类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99人,其中正高职称28人(二级研究员6人),副高职称63人,
中级职称70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79人,其中博士32人,硕士7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省“光召科技奖”获得者1人,省科技之星奖获得者1人,省战略咨询专家1人,十九大党代表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
学科体系
根据2018年8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官网信息显示,科学院有木本粮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联合共建林木遗传育种二级学科博士点。
人才培养
2017年,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引进中国林科院、
湖南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博士后7人,培养博士、副高以上职称等高层次人才13人。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18年8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官网信息显示,科学院设置9个管理部门,13个科研业务所,2个成果转化部门,建有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约3500亩),国家及省(部)级创新平台20余个,设有木本粮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科研部门: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果研究所(
油茶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产工业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生物能源研究所(湖南省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湖南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中心、洞庭湖生态环保研究中心)、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下经济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花卉与药用植物研究所(林木无性系育种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竹类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珍贵树种与园林植物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生物
环境工程研究所(中意低碳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自然资源与保护地研究所(
湖南省生态定位观测网络中心办公室)
分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湘潭分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岳阳分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永州分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怀化分院
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能源植物与生物燃料油研究中心、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欧水资源研究与利用中心(参与)、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科院兴林抑螺工程技术中心湖南分中心、竹业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参与)、湖南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天敌繁育中心、南方天敌繁育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竹木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
实验室:林木无系性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油料能源植物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林产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南方木本油料利用科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参与)
野外台站:国家林业局洞庭湖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湖南省洞庭湖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湖南省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效益监测站、湖南省慈利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站、湖南衡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湖南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监测监管站
试验基地:
湖南省湿地与水资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洞庭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南省林业科技示范园
设备设施
根据2018年8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官网信息显示,科学院有
脱氧核糖核酸遗传分析系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离子
光谱仪、激光倍体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光合作用测定仪、近红外成分分析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
细胞电融合仪、冷冻高速离心机、
荧光定量PCR仪、凝胶成像系统、土壤植物综合分析仪、荧光显微镜、气升式发酵罐、冷冻榨油机、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等专业仪器设备255台(套);建有年产300万株组培苗的培养室及配套设施;有3000平方米的自动控温、控湿、控光的温室大棚和100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试验林场建有70公顷的林木中试基地。
种质资源库:
资兴市湖南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
安化县林科所国家马尾松杜仲良种基地、
桃源县国家湿地松良种基地、
桂阳县国有苗圃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
会同县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县林科所国家杉木良种基地、浏阳市国家油茶良种基地、
城步苗族自治县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靖州排牙山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
汨罗市桃林林场国家
湿地松、
油茶良种基地
学术交流
根据2018年8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官网信息显示,科学院共实施国际合作专项、引资引智等专项50个,公派出国留学和研修
科技人员40多人,接待国际专家来院访问交流300余人次。先后与美国、
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的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的“芙蓉学者”有张冬林(美国),“百人计划”入选专家有陈建军(美国)、谢新峰(美国)。张冬林、
陈建军先后获得
湖南省政府“
潇湘友谊奖”。依托湖南中欧、中意低碳技术研究中心,与意大利
马尔凯大区区政府及相关高校开展了
生物质能和生物质材料研发合作。2010年以来,先后承办6期“木本粮油树种应用技术国际培训班”,培训发展中国家学员200多名。
2021年12月21日,木本
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润山茶油联合实验室在湖南山润创新研发大楼揭牌成立。
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润山茶油联合实验室由湖南省林科院与湖南山润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并邀请到了国内油脂行业资深专家、
江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
王兴国教授担任技术专家。
科研成就
根据2018年8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官网信息显示,科学院共取得科研成果320多项,其中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9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90多项。获授权国家专利110多项,授权植物新品种21个,审(认)定良种260多个,为全省林业建设选育了90%以上的林木良种,并成功打造了木本
油料全国知名品牌。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林业行业专项、国家“948”项目和林业科技成果推广重大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湖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30余项,对紫薇、
红花檵木、茶花和金银花等良种选育、高效栽培、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16项研究成果,5项专利,其中5项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4项获省(部)科技进步
三等奖。
学术资源
《
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先后被评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重庆市维普数据库入编期刊,并获《CAJ-CD》执行优秀期刊称号。
获得荣誉
根据2018年8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官网信息显示,科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全国林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林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等称号。
2021年1月27日,被
湖南省绿化委员会、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林业局表彰为“全省绿化先进集体”。
2021年2月5日,被
中国林学会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为2021年~2024年。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院徽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院徽如下图所示:
校园环境
文化活动
根据2018年8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官网信息显示,科学院先后举办了建院60周年老同志双百分升级比赛等比赛,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召开青年职工代表座谈会等活动,举办了2018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参考资料
种质资源库.湖南省林业科学院.201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