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仙(1920-2005),男,四川合江人。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亦时涉及道家佛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有《三国志新衡》、《二郎神考》、《先秦儒学新论》、《廖平与近代经学》、《伪古文尚书与宋明理学》、《周郭颐\u003c太极图说\u003e思想新探》、《儒学与现代化的 突与协调》、《老学浅议》等著作。
生平
李耀仙(1920-2005),男,四川合江人。1938年
重庆南开中学高中毕业,入昆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前后受业于历史系和哲学系。1942年起在各类学校从事教育工作达60余年,先后历成都
齐鲁大学、成都光华大学、泸县中学、
自贡市蜀光中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北勉仁文学院、西南农学院、重庆西南革命大学、北碚川东教育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等单位。1953年起,任教于四川师范学院政治历史系,从此定居
南充市,经历南充师范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等阶段,历任副教授、教授。师承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
冯友兰、
熊十力诸先生,与哲学名家
牟宗三、
张岱年为友。国学功底深厚,治学严谨,文史哲兼通,为海内外知名的学术名家,曾担任国际中国哲学会西南区顾问。
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注:即今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亦时涉及道家佛家思想与中国文化。
著作
成果概述
有《三国志新衡》、《二郎神考》、《先秦儒学新论》、《廖平与近代经学》、《伪古文尚书与宋明理学》、《周郭颐\u003c太极图说\u003e思想新探》、《儒学与现代化的 突与协调》、《老学浅议》、《墨学五议》、《佛教教义与环境哲学》等。五次荣获
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遗著《
梅堂述儒》等。
专著:
《廖平与近代经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出版),
《先秦儒学新论》(
巴蜀书社1991年12月出版,系由已发表的《六经与孔子》、《孔子天命论之我见》、《孔子论礼的思想》、《孔子论仁的思想》、《辟韩非“儒分为八”说》、《子思孟子五行说考辨》、《从经学角度考察孟荀思想的不同取向》、《〈大学〉、(中庸)同源异流说》、《〈周易〉及其儒家化的过程》等9篇文章汇集而成)、
主编《
廖平学术论著选集》(1)(巴蜀书社1989年5月出版)、《选集》(2)(巴蜀书社出版时书名将改名为《廖平选集》上、下册)。
重要论文:
《先秦名辩五论》(由5篇文章组成:《名家的名称及其函义与范围言》,载《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惠施“历物之意”说》(载《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公孙龙哲学思想初探》,(载《南充师范学报》1988年第3期,《〈庄子·齐物论〉哲学思想与名家学说的关系》,(载《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4期),《论〈语经)》,(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4期)。
《墨学五议》(载《
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2期),
《卦爻与卦爻辞制作编的重新释义》(载《古籍整理研究》1992年第3期),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开宗的教派》(载于《汤用彤先生100周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
《周敦颐〈太极图说〉思想新探》(载于《
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4期),
《廖平的〈古学考〉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载于《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5期),
《试论章炳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刘师培政治功过的评价》(载《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新理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儒学与现代化的冲突与协调》(载台湾《中华大道》35期,1992年年底出版)
《三国志新衡》(载《
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创刊号);
其他
在文学方面,还有《爱吾庐诗话》(正)(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五期),《诗话》(续)(载四川师范学院1994年第4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