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蝇
昆虫纲双翅目的动物
麻蝇,又名胡榛、毛苍蝇、肉蝇,大自然的分解者,形似苍蝇,属于双翅目麻蝇科麻蝇属。全世界已知2510多种,中国已记载327种,为世界性分布的蝇类,从北极到赤道,从沙漠到热带,甚至孤岛都可见到,温暖湿润的地区麻蝇的种类最为丰富。
麻蝇为灰色中型及大型的蝇类,身体长约11-14毫米。腹部背面有棋盘式黑白点。触角的背腹有长毛,但其尖部无毛。胸部有三条黑纵带。后背中毛有2~3根。翅第四纵脉急向前弯,中国最常见的是尾麻蝇。
雌蝇配种后并不产卵,而是卵胎生,直接产幼虫。幼虫多生在各种腐烂的有机质如稀粪、腐肉中。有些种类则生在酱缸、酱制品或腌咸菜罐中;有些种类生在人体的伤口处,或者随食物、饮料进入肠道内引起创伤和肠道蝇蛆症。雌蝇一生可产幼虫150条左右,每次产30-40条。通常15-20天完成一个世代。每年4月至11月是繁殖季节,以后逐渐消失,以蛹在粪池、粪缸周围的松土中越冬。麻蝇是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媒介蝇类之一。
麻蝇卵在母体内孵化,幼虫形似家蝇的幼虫,寄生于温血动物的伤口,病眼及阴户内,蛹椭圆形,深褐色。
蝇蛆化蛹羽化后蜕下的外壳,是纯净的甲壳质,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形态特征
它们外表上与其他苍蝇最大的不同在于身上具有一些格子状花纹。胸部灰色而带淡黑条纹,腹部有淡灰和深灰格子花纹。
后背中鬃(鬃位)5~6个,愈向前方鬃愈矮小症,相互间距离也愈近;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处有纤毛,有时极少,甚至仅1~2根;R1脉有毛;中足腿节腹面无缨毛;后足胫节有长缨毛;腹部第三背板无中缘鬃,第五腹板无小窗,其基部常型,不特别拱起;阳茎膜状突完全骨化,呈带状,上具小齿,侧阳体端部与基部间无明显界限,其基部腹突为一对小尖齿,端部很发达,侧突未明显分化;侧插器细长,端部有微齿。
成年肉蝇的胸部常有灰色和黑色相间的纵向条纹,而在腹部则成方格状。
生活习性
麻蝇以卵胎生的方式繁殖,大部分种类的麻蝇都在腐肉、粪便或者腐败的物质上产下蛆,少数种类会在哺乳动物的伤口上产蛆,还有一些种类会将蛆产在其他昆虫身上,成为这些昆虫的寄生昆虫
多为腐食性,雌体将幼虫(而不是卵)产在腐肉上。有的寄生于昆虫。凯利氏麻蝇(Sarcophaga kelly)寄生于蚱蜢,把幼虫产在蝗虫翅的下面,幼虫钻入其体内食其内部器官,后在土中化蛹。有的麻蝇生活于瓶子草中,食掉入的昆虫。北美洲较凉爽地区的大灰污蝇(Wohlfahrtia vigil)通常寄生于哺乳类,幼虫产在幼儿或幼兽的皮上。有的污蝇在胡蜂科等蜂类的巢中产卵。
人工繁殖
在湿热的夏季,用腐烂变质肉品,置于户外草地遮阴处,招来雌麻蝇产下幼虫.收集其幼虫,置于腐肉上,幼虫生长发育至成熟(体积增大数十倍),成熟幼虫将自动钻进沙中化蛹,收集蛹,置于蝇笼中羽化为成蝇.雌雄蝇交配后,成蝇的受精卵在雌蝇拟子宫中孵化为幼虫,转入第2世代继续培养。
养殖条件与方法
一、设备与条件:养虫室温度24°—28℃,最适26℃,相对湿度60—80%,最适70%,光照14小时。养蝇笼大小为30×15×15厘米,底为实木板,其它面为细孔罗纱做成,一端开口处缝白布袖套,制备30个笼。改装常规诱蝇笼2个,在笼一侧开15厘米长的方形口,缝上细套便于手伸进用指管扣捕雌麻蝇。另备30个7×10厘米的烧杯或广口玻璃瓶为幼虫饲养缸。另外备30个小酒盅、30个小平皿以及尼伦纱布、橡皮筋等。
二、蝇种来源:先用改装的诱蝇笼诱捕,然后再用指管在笼内选捉雌性麻蝇,诱饵用腐肉及畜粪等混合,一般置于养虫室外窗台等处,便于收蝇与养殖。
三、选择幼虫基质:因捕到的雌蝇不可能了解其食性以及它产下的幼虫所需基质种类。所以在每只养蝇笼内放一只雌麻蝇,然后将放不同类型基质(包括腐肉、畜粪、酱、豆制品、人粪块等)的平皿置于养蝇笼,诱其产下幼虫,每天观察有没有产下幼虫。若在某一类基质中发现蝇幼虫,则证实了该蝇幼虫所需的基质种类,然后将蝇幼虫转到盛该基质的养幼虫缸内,幼虫数量与基质数量为1∶3,即100条幼虫加300克基质。将养幼虫缸放入养蝇笼,待幼虫化蛹时,在养幼虫缸下置一直径为10cm的平皿,内盛松软土,待成熟幼虫爬出钻入土内化蛹。待成虫羽化后,杀死部分雄虫鉴定蝇种。幼虫基质在使用之前需经冷冻处理。
四、成蝇的养殖:将成蝇放入养蝇笼内,在笼内放置小酒盅,内加水,并放软木塞或泡沫塑料块做水槽,另外在小平皿内放奶粉、红糖或兔肝粉等做饲料,定期加换饮水与饲料,养殖方法基本上与其它蝇类相同。幼虫养殖 计数收集的幼虫,放置养幼虫缸内,加同类基质,然后将幼虫缸放入养蝇笼内,若养蝇笼紧缺时,在幼虫缸上加盖尼伦纱布,并用皮筋结扎,置笼外养殖,待化蛹时打开纱布,下面放一大平皿内盛砂土让其钻入化蛹。对养蝇笼内诱捕到的单个雌蝇如养殖十天不产幼虫,可能是未怀孕,可以杀死,再换养其它个体。在选扣时应扣腹部较大的雌蝇,则怀孕的数量较多。
种群分布
麻蝇科广分布世界各地。
参考资料
[科普中国]-麻蝇.科普中国网.2024-03-0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人工繁殖
种群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