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群,女,1959年7月出生于
山东省济南市,祖籍
湖南省。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82年1月毕业,获文学
学士,留校任教。1987年7月于该校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继续在校任教。其后又于2004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攻
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方向。
主要贡献
已出版的著作有专著《诗经与中国文化》、《神话寻踪》、《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
诗骚考古研究》、《韩非子趣读》、《中国古代经典彩绘本诗经》等,编撰《孔子文化大典·生平卷》,合著《中国文学精神先秦卷》、《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儒学经典译丛诗经》等,参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并在《
文艺研究》、《
文学遗产》、《
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
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及《
中国哲学》摘要和全文复印。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古籍整理项目两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
论文专著
2000年以来出版著作及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情况(一)著作。
《韩非子趣读》,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年8,台湾先智出版2002年11月再版,23万字,独立。
《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年10月,29万字,独立。
《
先秦文学史》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20万字,独立。
《
诗骚考古研究》,
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23万字,独立。
《
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学习出版社2007年5月,52万字,独立。
《英汉对照诗经》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0年1月,31万字,二人并列。
《中国文学精神·先秦卷》2003年12月,24万字,二人并列。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2002年3月,120万字,位次2。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卷本)2004年5月,80万字,位次2。
《
中国文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105万字,位次第3。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
高教社2007年6月,58万字,位次2。
《经典常读: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三十本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38万字,参撰。
《
诗骚分类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参撰。
(二)论文
《“于我心有戚戚焉”:读〈孔子答客问〉》,《孔子研究》(CSSCI)2000年第2期, B类。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文学遗产》(CSSCI) 2000年第2期, B类。
《还原孔子生命的新作》,《文论报》2000年7月1日。
《风诗古今接受异同说》,《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7月,10000字,第1位。
《高亨老子研究的考古新证》,《
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11000字, B类。
(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转摘,被人大复印资料【B5】全文复印)。
《说孟子的傲气》,《齐鲁名人》2001年第4期,5000字。
《论山海经的原始征兆信仰及其文化考察价值》,《
人文述林》第四辑,2001年8月,10000字。
《复原〈诗经〉名物的生命》,《
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2001年7月,5000字,独立。
《从人本、人伦到人情:论先秦诗歌情理激荡的内在驱力》,《
文艺报》2002.2.26,C类。
《“乐亡(毋)离情”:〈孔子诗论〉“歌言情”说》,《
文艺研究》(CSSCI) 2002年第2期, A类。
《〈离骚〉代言及其三歌考索》,《
东方丛刊》2002年第4期,12000字,B类。
《王国维的“新发现”与“文学考古学”》,《
人文述林》第五辑2002,10000字。
《“文学考古”议》,《
光明日报》2002.11.27,5000字,独立,B类。
《周代“采诗说”的文物新证》,《民俗研究》2002.4,7000字,B类。
《思孟学统、孟子之傲及其遗响》,《人文述林》第六辑2003.9,9000字。
《人本、人伦与先秦偏于主观表达的文学精神》,《人文述林》2004.9,10000字。
《出土文物与屈原创作的认定》,《
东方丛刊》2005年第1期,B类。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J2】2005年第8期全文复印)。
《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析》,《文史哲》(CSSC) 2005年第3期,A类。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J2】2005年第9期全文复印)。
《庄子与老子关系的再审视》,《
理论学刊》2005年第11期,C类。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B5】2006年第1期全文复印)。
《考古释“鱼”》,《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学苑出版社2005年。
《考古发现与论语释惑》,《
人文述林》第八辑,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诗经研究多维视角的拓展与交汇》,《
诗经研究丛刊》,2006年。
《含蕴深婉,环环相扣》,《中学生阅读》2006年第1期。
《先令券书与孔雀东南飞释疑》,《
中国文化研究》(B,CSSCI)2006.2夏之卷。
《论山海经的原始征兆信仰及其民俗文化考察价值》,《民俗研究》(B,CSSCI)2006年第3期。
《人掌三易及〈周易〉在先秦的传播》,《周易研究》(CSSCI)2006年第5期, B类。
《“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CSSCI)2006年第6期,B类。
《诗经与汉乐府传播方式的比较研究》,《
人文述林》2006.12。
《考古与嫦娥奔月研究新证》,《人文述林》2007.12。
《“对话式”与“表演式”:〈诗经〉、汉乐府初始传播方式的比较研究》,《
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四辑,2008年1月。
《文学考古:文学史的复原与拓新》,《
社会科学报》2008.1.10。
《解读济南》,《海内此城古,济南名士多》,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
《〈庄子〉寓言三种与中国古代小说》,《
理论学刊》2008年第4期,C类
《一种凸显着“逻辑”的历史描述——读〈中华审美文化通史〉》,《
出版广角》2008年第6期。
《中和:〈诗经〉的审美理想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见《名家品诗经》,
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年1月。
《汉代俗赋与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理论学刊》2009年第5期。
《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析》,《
文艺民俗学论文集》,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
《高亨文献考据的治学方法及其学术价值》,《
文学遗产》2009年第6期(B,CSSCI)。
《出土文献与〈两汉全书〉之“全”》,《
东岳论丛》2010年第8期(B,CSSCI)。
《“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从卦象爻位看〈周易〉阴柔阳刚的两仪分合》,《周易研究》2011年第1期(B,CSSCI)。
《〈诗经〉“葛”考辨》,《
船山学刊》2011年第3期(CSSCI扩展版)。
《馨香的庄重与浪漫:〈诗经〉芳香植物解读》,《
理论学刊》2011年第4期(CSSCI扩展版)。
《楚简〈缁衣〉、子思子与引〈诗〉证说》,《
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辑,
学苑出版社2011.9。
《学思并重,不罔不:说说我们的师承和学统》,《
山东大学报》2011-10-15。
《行吟泽畔:屈辞传播方式考索》,《
中国楚辞学》第17辑(2011年12月)。
《楚简〈缁衣〉、子思子与引〈诗〉证说》,《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1期(春之卷)(B,CSSCI)。
《〈汲冢琐语〉与先秦“说体”考察》,《
理论学刊》2012年第4期(CSSCI) 。
科研项目
2000年以来承担项目情况:
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
论语》
郑玄注汇辑校释”,省古籍办,1999-2000 ,位次1 。
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文学考古简帛资料辑释”,省古籍办,2002-2004,独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 ,全国社科规划办,2002-2005,独立。
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全汉乐府集注”,2006-2009,独立。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审美文化史” ,2002-2002,位次2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全国社科规划办, 2003-2005 ,位次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 ,全国社科规划办,2003-2005,位次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先秦‘说体’研究”,全国社科规划办,2010~2013,独立。
获奖记录
学术成果获得教育部社科成果
一等奖一项,国家级教材
二等奖一项,国家图书奖一项,省部级社科成果二等奖四项、
三等奖一项,省教委二等奖三项,全国学会级二等奖两项。
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