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芙(1951年7月生),安徽省
岳西县人。1966年初中毕业后,因“文革”被迫辍学回乡务农,历时十余年。1978年,刘梦芙被乡中学聘为教师,1980年在考试中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转正。后通过函授自修,获得
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专科及本科文凭。1997年春至1998年夏,刘梦芙被
中华诗词学会借调
北京市,担任《中华诗词》编辑部副主任及责任编辑。1999年8月,她调入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要从事近现代诗词研究。
1966年初中毕业,适逢“文革”,因父亲为高级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在“打倒”之列,被迫辍学回乡务农十余年。1978年被乡中学聘为教师,1980经考试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转正。经函授自修,获
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专科与本科文凭。1997年春至1998夏,被
中华诗词学会借调
北京市,任《中华诗词》编辑部副主任兼责任编辑。1999年8月,调入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事近现代诗词研究。现为副研究员、近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受聘为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兼为中华诗词学会编著中心特约编审、中华诗词创作研究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副会长、《太白楼诗词》主编、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是安徽省民主同盟盟员。
自幼从父亲刘凤梧先生(1894—1974,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诗词家)诵
唐诗、古文,习作传统诗词。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师从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诗词家孔凡章先生,并向国学大师
钱仲联先生致函问学。近二十分年来,在海内外上百种报刊发表诗词千首以上,作品入选40多种大型诗词集及大辞典。连续获“李杜杯”全国诗词大赛,“舒而美杯”中青年诗词大赛、“
谭嗣同杯”中华诗词大赛
一等奖;“回归颂”中华诗词大赛、“神州之光”全国诗歌大赛、“红豆·相思节”诗词大赛、“世界和平杯”全球华人诗词大赛、“城市风光”诗词大赛
二等奖;首届中华诗词大赛、“老龙口杯”海内外诗词大赛、“鹿鸣杯”全国诗词大赛、“
嵩山杯”全国诗词大赛
三等奖。另获
优秀奖、佳作奖多次。诗兼擅五七言古体、律诗;词多作长调,风格兼融豪婉。
在在学任教期间,发表论文、词话共30多万字;调入省社科院至今,发表论文70多万字,出版各种古典诗词评注、古文译著、古藉点校80多万字;待出版之词选100多万字。论文散见于《
词学》、《
中国韵文学刊》、《钱仲书研究集刊》(1、2、3辑)、《
中国诗学》、《华学》、《
中国诗歌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中华诗词》、《
古籍研究》、《
博览群书》、《当代诗词》、《诗词丛刊》、《
晋阳学刊》、《
甘肃社会科学》、《
中华读书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报》、香港《大公报》等数十种期刊、报纸与高校学报。《二钱与\u003c人境庐诗\u003e》一文,被2005年第13期《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曾获安徽省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安徽省社科院优秀成果奖。诗词作品与学术论文,受到
缪钺、
施蛰存、
钱仲联、
胡国瑞、
周振甫、
程千帆、
饶宗颐、
罗忼烈、
霍松林、杨纪珂、
叶嘉莹、
刘世南、
李汝伦、
周笃文等数十位前辈学者、诗词家的高度评价。个人业绩,《
中华诗词》、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公报》与《
文汇报》、《
安徽日报》、《
安庆日报》等报刊有专文报道、评论。
各类著作:《啸云楼诗稿》、《冷翠轩词》、《近现代诗词论丛》、《二十世纪名家词述评》、《
二钱诗学之研究》(以上著作中绝大部分诗文已发表,现结集待出版)、《百年词选》(
浙江古籍出版社待出)、《唐诗百首评注》、《宋词百首评注》、《山水诗百首评注》、《
古文观止译注》(以上为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2003年出版)、《
茗洲吴氏家典》(点校,
黄山书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