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名德普,字蛰存,笔名施青萍、安华、薛、李万鹤等,浙江杭州人,现代派作家、文学翻译家,中国“
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1922年,施蛰存进入
之江大学,后转上海大同大学、
震旦大学。期间于1923年自费刊印了个人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江干集》。之后与
戴望舒、
刘呐鸥、
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上元灯》《周夫人》。大学毕业后,在
松江区做中学语文教师。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并从事小说创作,先后出版了小说集《
将军底头》《
梅雨之夕》等。1937年起,施蛰存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施蛰存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之后陆续编撰了《后汉书征碑录》《蛮书征碑录》《云间词人姓氏录》《三国志征碑录》《隋书征碑录》等作品。2002年,他的作品《
施蛰存日记》由
文汇出版社出版。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施蛰存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达1000多万字,出版了《兰友》《
新文艺》《现代》等多种刊物。他使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编辑的《现代》杂志成为了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其创办的《
词学》填补了当时词学研究的空白。1993年,施蛰存获得
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5年,获得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敬老奖”;1997年,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授予其“
特别贡献奖”。
人物经历
施蛰存1905年出生于杭州水亭址学宫旁赁屋。1913年随家庭移居
松江区。1921年在
杭州市读中学期间,与
戴望舒、
杜衡、
张天翼等人组织兰社,出版《兰友》旬刊。1922年进入
之江大学,开始文学活动和创作,次年转入上海大同大学,1926年入
震旦大学。其间,与戴望舒、
刘呐鸥、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上元灯》《周夫人》。
1927年施蛰存回松江任中学教员,1928年在《
小说月报》发表《娟子》,之后任上海第一线书店和水沫书店编辑,参加《
无轨列车》《新文艺》杂志的编辑工作。1929年10月,施蛰存24岁时与比他大一岁的陈慧华女士结婚。同年,施蛰存发表小说《鸠摩罗什》,这是中国的第一个运用心理分析进行创作的小说,施蛰存因此成为现代小说的奠基人。1932至1935年,施蛰存担任《
现代》杂志主编,先后出版小说集《
将军底头》《上元灯》梅雨之夕》和《李师师》《
善女人行品》《
文饭小品》等。
1935年,施蛰存应上海杂志公司之聘,与
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书》。1937年前,除编辑工作外,主要创作短篇小说、诗歌及翻译外国文学。抗日战争时期写作散文。此后,在
云南省、
福建省、
江苏省、
上海市等地多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39年,他在
云南大学教学,编撰了《
中国文学史》《散文源流》等教材。
1940年10月22日,施蛰存由上海乘船来福建永安。途中撰写《适闽家书》记录一路的风雨行程。11月9日抵达福建省临时省会
永安市。应福建教育厅
郑贞文之聘,在永安霞岭福建中等师资养成所任教,期间作诗《居榕城三日写其风物得八首》。1941年3月,37岁的施蛰存在永安教学闲暇作《永安山居》诗四首。1942年,施蛰存在闽西长汀
厦门大学任教
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创作了散文《栗和柿》,以平实的目光投向社会的低层。1945年3月,由永安赴三元,改任江苏学院文史系教授。同年4月,翻译
英国诗人
大卫·劳伦斯的诗数首,写诗《三元传柑里寓斋卧病作》。5月,译作《私恋》(又名《毗亚特丽思》),由上海言行社重版。6月,撰写《怎样纪念屈原》,刊登于《
南方日报》。7月,为译作《称心如意》出版作引言;作诗《题三元杨氏废苑》。8月,翻译
奥地利显尼志勒《爱尔赛之死》,由南亚复兴出版社出版;写诗《闻罢兵受降喜而有作》四首。10月,译作
匈牙利莫尔纳《丈夫与情人》由福建永安十日谈社初版,印行一千册。12月,作诗《治装北归赋寄荪簃》;随
江苏省立江苏学院复员,从福建三元回
上海市。
1951年,施蛰存任教于沪江大学。1952年,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后长期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1954年施蛰存发表《
轭下》新版于北京
作家出版社。1961年编撰《后汉书征碑录》《蛮书征碑录》。1963年编撰《云间词人姓氏录》《三国志征碑录》《隋书征碑录》《魏书征碑录》《北山楼碑跋》。1964年编撰《云间碑录》等,续撰《北山楼碑跋》,辑录《金石遗闻》《宋金元词十遗》。1974年撰写《浮生杂咏》续撰《北山楼词话》。1978年撰着《
唐诗百话》,续撰《北山楼词话》。1980年主编《百花洲文库》,译法国象征派诗人庞维尔、达尔尚、马拉尔美、孟代思、韩波散文诗编为《法国散文诗十篇》。2001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施蛰存文集·文学创作篇》第二、三卷,《
北山散文集》,以及《唐诗百话》《
北山谈艺录续编》。2002年《
施蛰存日记》由
文汇出版社出版。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病逝于
上海市,享年99岁。
个人作品
著作
参考资料:
学术研究作品
参考资料:
翻译作品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施蛰存以写心理分析小说著称,代表作有《
梅雨之夕》《春阳》等篇,着意描写人物主观意识的流动和心理感情的变化,追求新奇的感觉,将主观感觉融入对客体的描写中去,并用快速的节奏表现病态的都市生活,成为中国“
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主要成就
施蛰存曾出版小说集《上元灯》《
将军底头》《梅雨之夕》《
善女人行品》《小珍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000多万字,与朋友一起办“第一线书店”“水沫书店”和“东华书店”,出版《兰友》《璎珞》《
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文艺风景》《
文饭小品》等多种刊物。施蛰存使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编辑的《现代》杂志成为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施蛰存还在古代文学和碑版研究方面涉猎广泛,为学术界贡献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有“百科全书式的专家”之誉。
施蛰存曾于1980年开始筹备创办《
词学》,次年11月,《词学》丛刊第一辑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当时词学研究的空白。为了增强词学在海外的影响,施蛰存在该刊开辟了海外专号。
人物生活
家庭成员
居住环境
从1938年到2003年,施蛰存住在
岐山村。他的书斋“北山楼”,实际就是在三楼晒台上搭建的6平方米小屋。除了书籍资料外,“北山楼”只能放下一张小桌子,冬冷夏热。在这种简陋的环境里,施蛰存醉心于文史世界,收藏了2000多件碑帖拓片。
获得荣誉
后世纪念
2021年12月3日,施蛰存116周年诞辰日当天,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共同出版的《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12册正式推出。
相关事件
1957年,施蛰存因为他的一篇文章《才与德》被划为右派。这篇文章引历史典故说明“乱世”以“才”取人,只要真有能耐,即便是鸡鸣狗盗之徒也可以任用;而“盛世”用人可以注重“德”。他认为“
老子打过游击”,这是“功”,不是“德”,有功可酬以利禄,何必以位。不久反右斗争的热潮兴起,《
文汇报》刊出“斥才与德”小辑,还刊发了
黄裳执笔的编辑部文章批评施蛰存。
1933年10月,
鲁迅与施蛰存关于《
庄子》与《文选》产生了论争,因为这次争议和施蛰存主编的《
现代》杂志中的“第三种人”的论争,使中国文艺界对施蛰存误解较深,鲁迅称其为“洋场恶少”。
人物评价
20世纪30年代,不到30岁的施蛰存已是新感觉派作家中的翘楚,主编的《现代》杂志也是风生水起,突然因为向青年推荐读《庄子》和《文选》,得了“洋场恶少”之名,再加上时局的变化,年纪轻轻便全面转向课堂。不过,如果只是隐于书斋,便不是施蛰存了。他的生活坎坷不断,但他的趣味更层出不穷。不做出版,便去教书;不做翻译,就去研读
文言文;不写文章,就去抄碑帖。就如他晚年所言,他的性格如棉花般倔强,受到外力挤压时,就收缩起来,一旦压力消减,便重新舒展。(
上观新闻 评)
他(施蛰存)是完全凭着趣味生活的。你剥夺了他的趣味,就等于剥夺了他的生命。但他的趣味是剥夺不完的,你不让他教书,他就作研究;不许他写文章,他就去搞碑帖。尽管周围向他投过来的大都是白眼,但他心中自有温暖;目光所及,也不乏佳丽山水,锦绣人物。所以他虽难免时有寂寞之感,却也颇能优游自在、自得其乐。(现当代文艺理论家
钱谷融 评)
施先生(施蛰存)既不会着意做出清高,也不会着意显出谦和平易。虽然从未在学校担任过行政职务,但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对学校、系以及学科建设的高度责任。如其一贯为人,他的责任感源自内心深处,表现在自然而然中,表现在时时刻刻。对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来说,施蛰存先生是支柱和基石般的稳定因素。(施蛰存的学生
陈晓芬 评)
在长达七十余年的文字生涯中,施先生“东南西北”全方位出击,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中外注目,令后学倾慕的成就。施蛰存完整地见识和参与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重建和发展的过程。施蛰存是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最直接的审视者,最忠实的记录者。(中国青年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