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鹪莺
扇尾莺科鹪莺属动物
山莺(拉丁学名:Prinia superciliaris):体长13-16厘米,体重10-15克。是一种体型小的褐色鹪莺。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地带的灌丛与草丛中,尤以山边稀树草坡、农田地边以及居民点附近等开阔地带的灌丛和草丛中较常见,也出没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松林林缘灌丛、草地、湖边及河岸灌丛、草丛和芦苇丛,平均海拔夏天有时可上到1500-2000米。
形态特征
山鹪莺雌雄羽色相似。夏羽上体栗褐色或暗褐色、具灰色或棕灰色或橄榄黄色羽缘,因而使每片羽毛形成暗色条纹或斑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纵纹不明显或无暗色中央条纹或斑纹,羽色多为棕褐。尾较长呈凸状,外侧尾羽渐次缩短,尾羽沙褐色或棕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具淡棕色或棕白色尖端,有的还具不明显的横斑或黑色亚端斑。两翅覆羽和飞羽黑褐色,羽缘深棕褐色或棕色。眼先黑色,眼周、颊和耳覆羽上部暗褐色,下颊和耳覆羽下部淡棕褐色。下体白色沾棕或棕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棕色或淡棕色冬羽尾较夏羽显著为长,上体较棕褐色具黑色纵纹。
虹膜桔黄色,嘴黑色,脚棕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10-15克,♀10-13克;体长♂135-158毫米,♀131-166毫米;嘴峰♂9-12.5毫米,♀9-11毫米;翅♂47-52毫米,♀43-49毫米;尾♂72-111毫米,♀73-98毫米;跗♂19-21毫米,♀18-20毫米。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地带的灌丛与草丛中,尤以山边稀树草坡、农田地边以及居民点附近等开阔地带的灌丛和草丛中较常见,也出没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松林林缘灌丛、草地、湖边及河岸灌丛、草丛和芦苇丛,平均海拔夏天有时可上到1500-2000米。
生活习性
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成3-5只的小群。多在灌木和草茎下部紧靠地面的枝叶间跳跃觅食,有时也栖于灌木顶端。尾常常向背部垂直翘起,并从一边扭转向另一边。飞翔力弱,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
叫声:鸣声为一连串单调的两、三或四声刺耳喘息声,似锯片被磨刀石打磨的声音。叫声为偏高的tchack, tchack。
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喜马拉雅山鹪莺(Prinia crinigera),曾被视为山鹪莺的一种变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和中国部分地区,其分布范围通常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和中国的云南省。P. crinigera和P. striata在云南省有共生现象。已知有四个亚种:P. c. striatula,分布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部的山区;P. c. crinigera,分布在巴基斯坦北部到印度东北部;P. c. 云南龙蜥,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P. c. bangsi,分布在云南省东南部。P. c. bangsi在2019年的研究之前曾被认为是迪格南鹪莺(原为棕色鹪莺)的一个亚种。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营巢活动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通常营巢于草丛中,巢多筑于粗的草茎上,也有在低矮的灌木下部营巢的。由于有草丛和灌丛的隐蔽,巢一般不易见到。巢呈椭圆形或圆形,开口在靠近顶端侧面。巢的外层主要由竹叶、茅草、青苔和混杂以蜘蛛网构成,内层用禾本科果穗、棕丝和山羊毛等衬垫,巢置于小灌木上,距地高0.4米,非常隐蔽。巢的大小为外径11-7.4厘米,内径4.5厘米,高6.5厘米,深5.2厘米。通常每窝产卵4-6枚,也有小至3枚和多至7枚的。卵为卵圆形,淡蓝色,密布红色斑点,也有底色为白色、粉红色或绿蓝色,而斑点为淡红色、红褐色或几为黑色的,常在钝端形成环带状。卵的大小为17-19毫米×11-13毫米,平均17.8毫米×11.8毫米,重1.5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0-1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山鹪莺.官网.2024-09-1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