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宇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振宇,男,1968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为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8-1990年 四川银河新技术开发公司电科所工人
1990-1993年 四川西物所天线公司工程部技术员
1993-1997年 成都市振宇天线微波技术研究所(私营)
2006-200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后(合作导师:袁毓林
2011–2017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8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9年至今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专著
1.《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学林出版社,2007年。
2.《疑问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学林出版社,2010年。
3.《汉语的小句与句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4.《汉语的指称与命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编辑
1.陶寰、陈振宇、盛益民,《汉语方言疑问范畴研究》,中西书局,2017年。
发表论文
1.陈振宇、陈振宁,怎样计算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中文信息学报》2005年第3期。
2.陈振宇,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整体分析,《语言界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陈振宇、朴秀,话语标记“你看”“我看”与现实情态,《语言科学》2006年第2期。
4.陈振宇、刘承峰,“不是…就/便是…”与“语用数”,《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4期。
5.陈振宇,疑问范畴中形式与标记的组合计算,《中文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6.陈振宁、陈振宇,“稍”类副词与量性特征,《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7.郑妍、陈振宇,变化动词与“过”,《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陈振宇,现代汉语中的非典型疑问句,《语言科学》2008年第4期。
9.陈振宇、刘承峰,语用数,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四),商务印书馆,2008年。
10.陈振宇,完形体“了1”,《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陈振宇、朱庆祥,“X是谁/哪(一)个/什么(人)”与“谁/哪(一)个/什么是X”,《语言研究集刊》(第五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12.陈振宇、刘承峰,“数”范畴的修辞视角,《修辞学习》2009年第4期。
13.陈振宇,“知道”、“明白”类动词与疑问形式,《汉语学习》2009年第4期。
14.陈振宇,三层七元的时间系统,《语言研究集刊》(第六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15.陈振宇,关于终结和非终结的区别,《东方语言学》(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16.陈振宇,疑问范畴中的形式与标记,《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四),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
17.陈振宇、袁毓林、张秀松、周强,亲属关系的逻辑意义及其自动推理,《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第16期。
18.陈振宇、袁林,汉语亲属关系的语义表示和自动推理,《中国语文》2010年第1期。
19.陈振宇、袁毓林、张秀松、周强,一种基于大知识库的亲属关系自动推理模型,《中文信息学报》2010年第3期。
20.陈振宇,现代汉语副词与疑问,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第四十一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
21.陈振宇,邱明波,反预期语境中的修辞性推测意义:“难道、不会、怕、别”,《当代修辞学》2010年第4期。
22.陈振宇,汉语中阻止疑问提取的词语和结构,《语言研究集刊》(第七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23.陈振宇,疑问范畴中副词的功能,《对外汉语研究》(第六期),商务印书馆,2010年。
24.陈振宇、陈振宁,一种基于对齐的时间信息提取方案,《语言研究集刊》(第八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25.刘承峰、陈振宇,数的一致性假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6.张秀松袁毓林、陈振宇、周强,基于情境网络的汉语亲属名词的语义描写体系,《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3期。
27.王晓凌、陈振宇,再析副词“只”的量特征,《中文研究与国际传播》(第一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28.陈振宇、古育斯,疑问代词的不定代词用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年第3期。
29.刘林、陈振宇,从“了、着、过”看操作和说明语体问题,《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6期。
30.陈振宇、刘承峰,谓词前后不对称与“都”字句,《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六),商务印书馆,2012年。
31.陈振宇、李于虎,经历“过2”与可重复性,《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第3期。
32.陈振宇、李于虎,“过2”句的论元和可重复性,《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六),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
33.陈振宇,成都方言的领属结构,《语言研究集刊》(第十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
34.陈振宇,汉语句子否定的类型学性质,《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一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
35.陈振宇、安明明,反问的语义和功能——以汉语与马达加斯加语的反问标记为例,《对外汉语研究》(第十期),商务印书馆,2013年。
36.陈振宇、刘林,副词“只”的逻辑语义,《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37.周思佳、陈振宇,“一量名”不定指名词主语句允准条件计量研究,《语言科学》2013年第4期。
38.祁峰、陈振宇,焦点实现的基本规则:以汉语疑问代词为例,《汉语学报》2013年第1期。
39.陈振宇,对疑问语气提升的研究,《走向当代前沿科学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纪念朱德熙教授诞辰90周年和庆祝陆俭明教授从教50周年》,商务印书馆,2014年。
40.陈振宇、叶婧婷,从“领属”到“立场”——汉语中以人称代词为所有者的直接组合结构,《语言科学》2014年第2期。
41.李双剑、陈振宇、潘海峰,人称与陈述的关系研究——从人称和“了”的搭配谈起,《当代修辞学》2014年第6期。
42.李双剑、陈振宇,允准否定词在“把/被”之后的动因——记一种特殊的否定式“把”字句和“被”字句,《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43.陈振宇、李于虎,再论“过”“过”,《语法研究与探索》(十七辑),商务印书馆,2014年。
44.叶婧婷、陈振宇,再论汉语完句条件,《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三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45.邱明波、陈振宇,汉语动词的指向对反身代词句内回指的制约,《汉语学习》2014年第6期。
46.陈振宇、钱鹏,蕴涵、预设和完备性,《当代语言学》2015年第1期。
47.李红叶、陈振宇,副词“没”的非常规搭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年第2期。
48.陈振宇、陈振宁,为什么“不、没(有)、别”是副词而不是附缀———汉语句子结构的类型,《语言研究集刊》(第十四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
49.陈振宇、陈振宁,通过地图分析揭示语法学中的隐性规律——“加权最少边地图”,《中国语文》2015年第5期。
50.陈振宇、杜克华,意外范畴:关于感叹、疑问、否定之间的语用迁移的研究,《当代修辞学》2015年第5期。
51.刘林、陈振宇,从与“了2”的共现关系谈汉语副词的意义类型,《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5期。
52.杜克华、陈振宇,成都话句末语气词“嗦”——“领悟”范畴及其功能,《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五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
53.李红叶、陈振宇,对“副词+VP/AP”结构的句法否定,《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
54.陈振宇、刘承峰,再谈总括副词“都”,《对外汉语研究》(第十三期),商务印书馆,2015年。
55.陈振宇、马宝玲、薛时蓉,从汉语角度看极性问的类型学性质──真性极性问形式与疑问语气成分的区别,[台湾]《清华中文学报》(第十四期),2015年。
56.陈振宁、陈振宇,用语图分析揭示语言系统中的隐性规律——赢家通吃和赢多输少算法,《中文信息学报》2015年第5期。
57.陈振宇,概念化中的主观化——Ronald W. Langacker的主观理论简介,上海市市语文学会编《现代语言学》第1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年。
58.张汶静、陈振宇,信息的确定性对否定表达的制约,《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5期。
59.陈振宇、吴越、张汶静,相对信息价值与语言研究,《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八辑),商务印书馆,2016年。
60.叶婧婷、陈振宇,汉语方言中源于领属结构的立场范畴,《汉语句式问题探索——汉语句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61.陈振宁、陈振宇,基于偏向相似性的自然语言关联和聚类研究,《中文信息学报》2017年第1期。
62.杜克华、陈振宇、陈振宁,成都话“哇”字句语用功能的形成,《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七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
63.陈振宇、甄成,叙实性的本质——词汇语义还是修辞语用,《当代修辞学》2017年第1期。
64.陈振宇、刘林,“才”的必要条件标记功能,《对外汉语研究》(第十五期),商务印书馆,2017年。
65.李双剑、陈振宇、范轶,汉语否定提升研究,《语言科学》2017年第3期。
66.陈振宇、李双剑,副词化——兼论复杂句构造策略,《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67.陈振宇、杜克华、石岩,“意外”范畴中的副词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八),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
68.张帆、翟一琦、陈振宇,再说“我们”——人称代词、复数与立场,《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九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
69.李双剑、陈振宇,否定词在“对”字句否定式中浮动的制约因素,《语言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2期。
科研项目
1.真实文本语义标注中论元语义角色的判定操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金(53050),已完成。(主持人)
2.面向内容计算的汉语语义角色知识库的研究和建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7AYY004),已完成。(主要参与人)
3.汉语亲属关系自动转换信息处理,复旦大学金苗项目(EYH3151078),已完成。(主持人)
4.基于一阶谓词逻辑和时间逻辑的现代汉语文本蕴涵识别机制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10BYY002),已完成。(主持人)
5.现代汉语句法与语义计算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13YJA740005)。(主持人)
6.现代汉语及方言中的否定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YY001)。(主要参与人)
7.关于汉语否定与否定的应用研究,复旦大学985三期整体推进人文科学概论项目。(主要参与人)
教学成就
开设课程
本科生:现代汉语(下)、生成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现代语言学、《马氏文通》精读、汉语依存语法学
研究生:语言学专题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方法
留学生:留学生汉语
参考资料
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导信息.复旦大学研究生院.2019-06-23
汉语的小句与句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05-09
汉语的指称与命题.亚马逊.2018-01-21
汉语方言疑问范畴研究.亚马逊.2018-01-21
中文研究与国际传播.亚马逊.2017-05-28
蕴涵、预设和完备性.中国知网.2016-04-28
副词“没”的非常规搭配.中国知网.2016-04-28
成都话句末语气词“嗦”.中国知网.2016-04-28
再谈总括副词“都”.亚马逊.2016-04-28
2010年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立项公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4-08-05
关于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通知.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14-08-0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教学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