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脉穗(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土名叫“蛀果虫”“钻心虫”,
鳞翅目(Lepidoptera)
螟蛾科(Pyralidae),分布于中国海南、
广东省和台湾,是槟榔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危害,钻食槟榔的花穗、果实和心叶。
红脉穗螟成虫:体长13mm左右,翅展23~25mm,初羽化颜色鲜艳。
前翅绿灰色,中脉、肘脉及臀脉和翅后缘均被有红色鳞片,使脉纹显现红色;中室区有白色纵带1条,除外缘有1列小黑点、中室端部和中部各有1大黑点外,翅面尚散生一些模糊的小黑点,以翅基和顶角较多。翅中央有一大黑点。后翅及腹部橙黄色。雄蛾体较细小,体色较浅而鲜艳,下唇须短,翅外缘两条银白色斑纹明显可见;雌蛾体较粗大,体色较深,下唇须长,从背面明显可见。翅外缘两条银白斑纹不太明显。雌虫体长12mm左右,翅展23~26mm。雄虫体长11mm左右,翅展21~25mm。
红脉穗螟防治方法:①从槟榔开花至收果实前。应及时清除被红脉穗螟幼虫危害的花穗和被蛀的果实,对抑制红脉穗螟的发生有一定作用。②冬季结合清理槟椰园,把园内的枯花,落果集中烧毁或堆埋。③在幼虫出现高峰期可喷射20%
速灭杀丁8000-10000倍液。或2.5%敌杀死10000倍液,效果都很好。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3~35毫米,
前翅绿中带灰,前翅中脉、肘脉及第1臀脉和后缘均被有红色鳞片,使脉纹作红色,翅的外缘有一列黑点,分布于各脉端之间。翅的中央区第3径脉分支处有一大黑点。后翅及腹部橙黄色。红脉穗螟的翅膀展开长度约为26-30毫米(1-1+1/4英寸)。前翅呈暗绿色或棕色,带有从边缘到基部的细红色条纹。中央和
细胞末端的
环形标记或多或少地发展,由一条白色条纹连接,有时基部细胞中也有一个斑点,同样由白色条纹连接。内缘、第一脉、内侧-中间空间以及细胞下角之外的脉络都带有
栗色条纹。边缘有一条深色线条。后翅为单一的淡黄色或橙黄色。
卵
初产时乳白色,一天后呈黄色,孵化前呈桔黄色,椭圆形,具网状花纹,长径0.55一0.64毫米,短径0.4~0.44毫米。
幼虫
初孵时体白色透明,随着虫龄的增长体色逐渐变深呈黑褐色,老熟时又略为变淡呈淡褐色,体圆筒形,向两端渐细,体背着生许多散生
刚毛,中胸背板有5个不规则的褐色斑点,第3至第6腹节各具腹足一对,腹足趾钩双序环状。老熟幼虫体长约22毫米。
蛹
长10~13毫米,赤棕色,背面有一条明显的,颜色较深的纵脊,翅芽末端达第4腹节后缘,
雄性生殖孔在腹部第 9节,孔的两侧有2个乳状突起,雌蛹生殖孔在腹部第7节孔的两侧无突起。蛹外包裹着长椭圆形,由幼虫吐丝结缀周围碎屑而成的茧,茧的一端有一羽化孔。
繁殖
在
海南省年生10代,世代重叠。冬季无休眠现象。一年繁殖10代,一代需时27-74天,卵期3-4天,幼虫期2~ 32天,蛹期8~33天,成虫期2~7天。雌成虫产卵于
椰子雄花上,幼虫孵出后即以其为食,幼虫大多数随雄花下落,如落至雌花或幼果上即侵入为害,但这种情况不多,一般是落至叶腋或地上。落入叶腋的幼虫,即在此处生活,以新落下的雄花为食,落在地面的虫体,则多为其他生物所害,难以继续生存。生活于叶腋的幼虫成长至lo毫米以上后,常吐丝粘着它的排泄物构筑隧道潜居其中,待老熟后离开隧道出外寻找隐蔽处化蛹。成虫羽化多在晚上进行,待交配后又产卵于雄花上。
危害与防治
危害
红脉穗螟的幼虫是一种农业害虫,以椰子(Cocos nucifera)、
水椰子(Nypa fruticans)、
油棕(Elaeis guineensis)、香蕉属(Musa)植物和
豆科(
菜豆属)植物为食。通常,幼虫攻击
雄花,侵害导致幼果流产,结果是果实发育不全。严重的侵害可能会导致植物枯萎和延迟植物发育。它们不是钻蛀害虫,只表现为外部取食。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在槟榔开花、收果前,及时清除被害的花穗和被蛀的果实,冬季结合清园,把园内枯叶、枯花、落果集中销毁。
化学防治
在幼虫出现的高峰期轮换选用20%速灭杀丁2000~4000倍液、2.5%敌杀死2500~5000倍、90%敌百虫1000倍液、25%杀虫双250~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1200倍液喷雾。
生物控制
生物控制是控制幼虫和卵阶段最有效的方法。已使用多种寄生虫和
病原体进行控制。例如,在
马来西亚使用一种叫做Venturia palmaris的
小蜂在11月和12月攻击幼虫。
斐济使用了一种叫做Agrophylax basifulva的食蛆蝇作为已知的
寄生蜂。此外,还有使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
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等病原体。尽管如此,一些潜在的生物控制方法,如使用名为Steinernema feltiae的昆虫
寄生线虫,未能成功,因为难以养殖足够数量。除了生物控制,许多国家还采用手工摘除和其他传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