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依托阵地的地形和工事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实施进攻的作战形式。包括坚固阵地攻防作战、野战阵地攻防作战、城市阵地攻防作战和海岸、海岛的阵地攻防作战等。阵地战通过防守或夺取阵地实现作战目的。其主要特点是作战线相对稳定,准备充分,各种保障比较严密。
古代兵器时代,防御者常依托深沟和高垒的城、寨抵御对方的进攻,迫使进攻者长期围城(寨),以填壕、堆山、爬梯和白刃格斗的方法进行强攻。随着筑城手段的发展,阵地攻防逐步运用于野战。
火器出现后,阵地防御作战开始将筑城与火力结合起来,依托筑垒要塞或野战阵地,以火力阻止敌方进攻;阵地进攻作战则首先以火力破坏对方防御阵地,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尔后利用火力效果接敌冲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地战成为主要作战形式。防御者依托由堑壕体系和筑垒地域组成的具有绵亘正面的纵深梯次的防御阵地,以绵密火力和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对方的进攻;进攻者使用大威力火炮进行火力准备,支援步兵、强击队对防御阵地进行突破,尔后逐步向纵深发展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地战的规模和作战样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具有诸军种、
兵种合同作战的特点。阵地防御的纵深明显增大,防御体系更加完善,增强了反坦克工事和火力、障碍物配系;在防御实施中,更广泛地进行兵力、火力机动,进一步提高了阵地防御的积极性。阵地进攻通常集中优势兵力、兵器,组成强大的突击集团,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在强大的
航空兵、炮兵
火力支援下,实施连续的多波次的突击;突破对方防御后,快速向纵深推进,广泛实施机动,分割、合围、歼灭防御之敌,达成进攻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阵地攻防作战又有了新的发展。阵地防御普遍建立以支撑点和要点、要地为基础的大纵深、多地带、立体的防御体系,构筑坚固工事,采取隐蔽防护措施,以强大火力和反冲击、反突击抗击攻方各种火力袭击和集群坦克的冲击,粉碎敌方从空中的垂直包围,为转入反攻创造条件。阵地进攻则强调在决定性的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实施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的进攻,不断增强突击力量,在
空降兵配合下,向纵深发展胜利。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
中国工农红军力量弱小,阵地战只是乘反"围剿"的胜利有节制地以阵地进攻战,拔除苏区内敌方的据点,或消灭苏区外的分散孤立防守之敌,巩固扩大苏区。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
八路军、
新四军受技术装备条件的限制,进行了一些以消耗、钳制或阻击敌人为目的的半阵地性质的防御,以及对敌占据点和小城镇的阵地攻坚战。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作战形式是运动战,随着力量的增长、装备的改善和战争形势的发展,阵地战的地位逐步提高。这个时期的阵地防御作战多是野战阵地防御,并多有保障主力兵团歼敌或辅助于运动战的特点,如辽沈战役中的
塔山阻击战,既直接保障主力兵团攻歼
锦州市之敌,又辅助于辽西地区进行的运动战。阵地进攻作战主要是对坚固设防的大、中城市的攻坚战,如
石家庄战役、
济南战役、攻克锦州、解放天津和攻克
太原市等;有些阵地进攻战则是为运动战创造条件的,如1948年6月中旬进行的开封攻坚战,就是为了在豫东地区实施运动战歼敌而进行的。在
抗美援朝战争后期,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
朝鲜人民军一道,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在全正面上建立了由主要防御地带、第二防御地带和战役、战略
预备队集结地区组成的大纵深防御,阵地编成、火力和障碍物配系更加完善,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纵深防御体系。在阵地防御作战的同时,进行了战术和战役规模的阵地进攻战,发展了组织实施以坑道为骨干的宽正面大纵深阵地防御和突破敌坚固防线的阵地战的理论。
在现代条件下,阵地攻防作战空间大,立体性、整体性、机动性增强,攻防作战转换迅速。进攻一方为了摧毁对方坚固阵地防御,使用强大的火力,以坦克、机械化部队的突击与武装直升机的突击、
空降兵的垂直包围相结合,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的立体进攻,力求将战术、战役突破发展为战役、战略突破,有的国家的军队还可能进行
化学、生物武器袭击,以取得胜利;防御一方的防御体系更加完善,将依托坚固阵地,采取多梯队(集群)、大纵深、隐蔽疏散的立体作战部署,掌握强大
预备队,强调防御中的攻势行动和攻防结合的火力运用,使阵地防御符合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和防空、防炮、防
导弹以及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袭击的要求,增强防御的积极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