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头鳅
平鳍鳅科犁头鳅属的鱼类
犁头鳅(学名:Lepturichthys fimbriata)是平鳍鳅科犁头鳅属的鱼类,属于底栖性小型鱼类。犁头鳅又名燕鱼、石扒子、拟鲿、长尾鳅。
形态特征
头部平扁,形似犁头。尾柄特别细长,呈细鞭状。匕柄高度小十眼径。吻褶分叶,中叶宽,后缘有1对须状突。吻须2对,口角须3对。上、下唇均具多数须状突,颐部有1~2对小须。鳃裂扩展到头部腹面。体鳞细小,鳞片上一般具刺状疣突。背鳍iii-8;胸鳍VI-Ix-10-12;腹鳍iii-8;臀鳍ii-5。侧线鳞85-96。标准长为体高的6.6-10.2倍,为体宽的5.8—7.7倍,为头长的5.1—7.0倍.为尾柄长的3.O—3.9倍,为尾柄高的53.9—65.0倍。头长为体高的1.1一1.7倍.为头宽的l.2-1.4倍,为吻长的1.6—1.8倍,为眼径的9.0—10.5倍.为眼间距的2.5—3.2倍.头宽为裂宽的2.9—3.6倍。体前部扁平,体高小于体宽,背面隆起,腹面平坦,体中部圆,后部细长呈圆形。头扁平,吻较长,扁平。呈凿状。吻皮下包形成吻褶,与上唇问形成吻沟。吻褶分叶,中叶较宽,后缘具2个须状突起,叶间2对吻须较长。口下位,弧形,具口角须2对。唇具发选须状突起,上唇2—3排,下唇l排。额部有1—2对小须。眼侧上位,眼间隔较宽平。鼻孔l对,近眼前缘。鳃裂下角稍延伸至头部腹面。背鳍无硬刺,其最长鳍条长于或短于头长,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显著为近。胸鳍圆扇形,平展,其起点在眼后缘垂直线之后,末端远不及腹鳍起点。腹鳍后缘左右分开。截形,末端远不及肛门。臀鳍无硬刺。后缘截形。尾鳍叉形。尾柄杆状,细长,其高小于眼径。门距腹鳍基部后端较距臀鳍起点为远。体被细鳞,鳞片具疣刺或光滑,头、胸和腹部或臀鳍前均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平直。体背褐色分节。各鳍均有褐色斑纹。
栖息分布
犁头鳅分布于长江中、上游。金沙江水系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宜昌市。犁头鳅是一种栖息于山涧溪河水流湍急的石头滩上的底栖性小型鱼类。
生活习性
以固生藻类为食。对水质、溶氧量要求极高。平时胸、腹鳍平展,吸附于石块上以免被水冲走。
繁殖
犁头鳅的生殖季节在4月中到6月初,卵漂流性。成熟卵巢为黄色,卵径1.3-1.4mm。怀卵量一般为300-500粒。在水流湍急的峡谷江段产漂流性卵。受精卵膜径4.9—5.9mm。刚孵出的仔鱼全长6.6mm,孵出后38小时,体长可达8mm,已能游动。28天后,外部形态构造与成鱼特征相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分布
生活习性
繁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