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是什么
2017年吴非所著书籍
《前方是什么》是吴非继《不跪着教书》之后的续篇,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6月出版。该书深入探讨了教育的尴尬、苦痛与希望。
编辑推荐
真的教师,面对教育的困境,不能总是闭上双眼;这一代教师必须面对现实,不放弃理想,有批判的勇气,有理性的反思,非此不足以担负教育重任……教育是“为了明天”的事业,教育工作者当有“前方”的意识,不会借口“看透了”而放弃理想。回顾这十多年的“只管往前走”,确实很累,然而无悔。
——吴非
本书是作者继《不跪着教书》之后的第二本教育随笔集,2006年出版后引发巨大反响,无数教师受到此书鼓舞,燃起教学勇气。此次再版除订正语句外,基本保留初版内容,为的是让读者观察十年前的教育状态,对比十年间教育生态的变化。本书所录文章篇幅短小,一事一文,说理透彻,语言精练,情透纸背,启人深思,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为语文教育专家、杂文家吴非的教育随笔和教育评论集。作者将教学与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教育问题形诸笔端,通过犀利的文笔和一针见血的文字,唤醒人们对教育本真的认知。本书文笔老练,促人深思,以醒世人,充分展现了一位资深教师、教育专家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真知灼见。他的眼光是教师的眼光,他的勇气是教师的勇气,他的力量是教师的力量。
作者简介
吴非,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市,1968年去农村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著有《不跪着教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致青年教师》《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等。
精彩段落
中国的教育将往何处去?明天,谁来建设这个国家?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思考,也许就没有人去思考了。社会分配的不公、无所不在的金钱诱惑、教育领域的种种腐败,正在腐蚀一个时代的教育;但是,这些却很难腐蚀有灵魂的教师,因为他们是一群有信仰的、站直了的人。
中国人应当铭记教育守望者们在艰难困苦条件下的付出,没有他们神圣庄严的工作,就无法铸造国民雄健的魂魄,而一切发展也将化为乌有。人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从事真正的教育需要宗教般的执著精神。
鲁迅说:“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正因我们面临的也是“极其困苦艰难的事”,所以我们只能朝前方走去。
走吧,走出光明来!
目录
再版前言
自序
第一辑寂寞者依旧寂寞
前方是什么?
从人到狼
第一滴污垢
不能让儿童接触残忍
这些都不是小事
面对儿童的眼睛
拿什么教育我们的学生?
今天的作文,明天的责任
高三:我们继续阅读
寂寞者依旧寂寞
节约是一种教养
第二辑你小时候是第几名?
你小时候是第几名?
“清华北大热”的背后
假如真的取消高考……
不能让学生学“作秀”
这个学生不肯签名
他们在扫什么?
吃你的馒头去吧!
校服也有故事
由“推迟10分钟”说起
艰难的乡村教育
仅仅是一份试卷
小公主自己拎着包
论校长的教育使命
第三辑青蛙,想想你当蝌蚪的时候……
做一个能正常说话的人
有反思,才可能有发展
青蛙,想想你当蝌蚪的时候……
这也叫“地位”?
课改需要爱读书的教师
在读书上,老师不能不如老板
如此教师,如此校长
谜 底
学校,你在教学生诚信吗?
既动口,也动手
做名士,还是做教师?
第四辑沉重的话题
学生给教师上了一课
遍地“教育家”
过分的优待与颠倒的伦理
闻学生向学校索要奖金
麻木的教育新闻
“取消择校费”能解决问题吗?
媒体猜题有损考生利益
明天如何写出版史
招生腐败贻害青少年
学校也要评“星级”?
欣闻取消“重点班”
如此“社会实践”
谈“中考状元持刀抢劫”
我们周围的“语文”
第五辑阿甘在跑
别再称我们是春蚕,好吗?
羽绒被与桶装油
“跨”与“奔”
阿甘在跑
局长“被送到人大”
“嗯、啊、嘛、呀”,学生不宜
先生,你怎样说话
“小教二级”的喜剧
论“三小一好”
现在轮上糟蹋博士
礼多人也怕
“父利其然”是祸根
细节是个魔鬼
是慈善,还是伪善?
第六辑出没风波里
“不是爱风尘,又被风尘误” ——南京市教育界的一场风波
有关“高考之痛”讨论的一些感想
我对课改充满信心
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再版前言
《前方是什么》是我的第二本教育随笔集,2006年在吴法源兄的鼓励下整理出版。此前《不跪着教书》出版引发的讨论和反响,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的教育观察与评论所具有的特别价值,也因此看到无数和我一样的教师在思考职业生命的意义。长期立在讲台边,或许更能清晰地从具体现象入手认识教育的艰难,而面对困境,也就不能没有一个鲜明的态度。毕竟,在文明社会,选择一个职业,未必仅为糊口。如果教师不珍惜职业名誉,对教育境况没有深刻的个人反思,他的教学也许不会有什么价值。
去年曾有读者翻这本书,问“新写的?”我告诉他,是2006年出版的,遂引发一番感慨:“前方”究竟在何方?教育怎么没有往前走,还在原地徘徊?学校的教育行为究竟要不要遵守社会准则?
进步是缓慢的,也只能是缓慢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厚重,也因此显出沉重。作为个体的人,可以挣断锁链自由奔跑,而身为教师,似乎只能负轭前行,即使一步一喘息,也难有一释重负的决心。我当然也疑惑,中国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何以总是那么奇特麻木。当年亲历教育观论争,发现人与时代的惶恐,虽然经济迅猛发展,而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非常缓慢,应试教育以前所未有的烈度冲击教育常识,民粹口号甚嚣尘上,各类教育法规形同虚设,超量作业,频繁考试,疯狂家教,恶性补习,封闭式管控,构成了反常识、反人道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只追求升学率,无视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改革开放时代,教育不可能没有丝毫进步,比如所谓“硬件”得到改善,社会重视教育的现代化,虽然存在短缺,教育投入规模一直在增加,也许如时论所言,是人们对教育的期许过高,而更多地关注教育带来的“利益”了。因为这样的文化,就不免潮起潮落,不免“倒灌”“逆流”,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倒退”。教育生态遭破坏,教育常识被颠覆,似乎并没有引起业界的足够警惕,倒是有人对倒行逆施推波助澜。如鲁迅在《习惯与改革》中所说,“改革一两,反动十斤”,不幸成为事实。审视当年,我对教育现象的慎重批评,被一些人视作危言耸听;十多年过去,那些负面现象非但没被遏制,而且有所恶化:一些学校不但敢于颠覆常识,也毫无道德底线;某些“教育商”以“教育家”的面目包装,把教育当作赚钱生意,欺世盗名,在骗取劳动者血汗的同时,也用荒谬的“教育”把他们的子女教成非人。
无论如何,一个时代的教育必然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如能从当今的教育困境,观察到几十年前错误教育埋下的祸根。我想,真的教师,面对教育的困境,不能总是闭上双眼;这一代教师必须面对现实,不放弃理想,有批判的勇气,有理性的反思,非此不足以担负教育重任。
教育是“为了明天”的事业,教育工作者当有“前方”的意识,不会借口“看透了”而放弃理想。此次再版除订正个别字句,不做大的改动,为的是让读者观察十年前的教育状态。回顾这十多年的“只管往前走”,确实很累,然而无悔。我无猛志,惟存恒心。虽无力大步前奔,但我确信是在前行而非倒退,能做多少算多少,不懈怠,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做了,庶几无憾矣。
我从不恐惧孤立,我只担心自己不够独立。
吴 非
2016年10月南京市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精彩段落
目录
再版前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