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铁匠营街道位于北京市
丰台区东部,是丰台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街道南部与
大红门街道、南苑乡相邻,东部与
西罗园街道和
东城区相接,西部与
方庄地区和东城区相连,北部与方庄地区和东城区相邻。东铁匠营街道东西最大距离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2.2千米,总面积为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街道人口为152,873人。东铁匠营街道的名字来源于
明朝和
清代时期的六个兵营之一。2021年,由于新设成寿寺街道和西石榴庄街道,东铁匠营街道的辖区范围有所缩小。
历史沿革
1949年后,东铁匠营地区属
北平市第十五区。6月,第十五区并入
南苑区。
1949年7月,南苑区更名第十四区。
1950年8月,第十四区改名第十一区。
1951年4月,第十一区所属的永定门关厢划为第九区。
1952年8月,第十一区更名南苑区。
1954年7月,东铁匠营、左安门、蒲黄榆3乡合并为东铁匠营街道。
1958年8月,东铁匠营街道并入南苑乡人民公社。
1960年6月,南苑乡人民公社划出建东铁匠营城市人民公社。
1966年5月,东铁匠营城市人民公社恢复东铁匠营街道。
1985年,
八里河镇东里、西里、北里、胡村等划归
方庄地区办事处。
2010年9月17日,光彩第一社区划归大红门街道。
地理环境
东铁匠营街道地处
丰台区的最东部,介于东经116°23'40″~116°27'42",北纬39°50′17"~39°52′15"之间。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
成寿寺、成仪路、分钟寺、同仁园第二、横七条路第一、横七条路第二、横七条路第三、刘家窑第一、刘家窑第二、刘家窑第三、木樨园第一、木樨园第二、南方庄、蒲安里第一、蒲安里第二、蒲黄榆第一、蒲黄榆第二、蒲黄榆第三、四方景园、宋庄路第一、宋庄路第二、政馨家园、鑫兆雅园、红狮家园、宋家庄25个居民委员会,下设702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东铁匠营街道下辖27个社区。办事处驻
丰台区蒲安东里9号
人口民族
2010年末,东铁匠营街道辖区总人口为144894人。
2011年末,东铁匠营街道辖区总人口139874人。
户籍人口80432人。总人口中,男性69327人,占49.6%。女性70547人,占50.4%。14岁以下9660人,占6.9%。15~64岁114726人,占82%。65岁以上15488人,占11.1%。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铁匠营街道常住人口为152873人。
经济
2011年,东铁匠营街道纳税登记企业6508户。留区税收16298万元,比上年减少8.1%。
文化
明清时期,为满足军队训练和作战的需要,官府组建了专门打造兵器的工匠营,俗称铁匠营。在
丰台区境内,以此命名的有6个,因东铁匠营在位于王佐乡铁匠营的东边,故而得名。
交通
东铁匠营街道辖区有20条大街,南三环中路及东路纵贯辖区,南二环路、
南护城河和
京广铁路与辖区北邻,有7座立交桥,京津唐高速公路起始于辖区的分中寺,通过辖区的共公交通线路40多条,赵公口长途车站有50多条线路通往全国各地,
北京地铁5号线贯穿辖区。
社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东铁匠营街道共有地区群众艺术团1个,成员70人。电影放映单位2个。
2011年末,东铁匠营街道共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1人。每年定期举办“和谐杯”乒乓球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东铁匠营街道共有幼儿园12所,其中公办3所,民办9所。职业中等学校6所。大学2所。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东铁匠营街道共有各级各类
医疗机构7所,其中医院2所。重点医院有东铁匠营医院、蒲黄榆医院。
社会保障
2011年,东铁匠营街道共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99户,人数1536人,支出885万元,比上年增长5.9%,月人均480元,比上年增长18.8%。城市
医疗救助439人次,支出52万元。临时救助436人次,支出56万元。
2011年,东铁匠营街道共有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0人,接收无
军籍职工3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7万元,比上年增长8.1%。
社区服务设施2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25个。经常性
社会救助工作站、点26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8.1万元,捐赠物资折款12.5元,接收捐赠衣被6556件,使659人(次)困难群众受益。新增就业人员2217人,有2155名
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9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4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参加企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
失业保险1522人。年末领取
失业保险金领取1939人,比上年末增加2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