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龙,男,1956年出生,
广东省汕头人,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自2003年起任职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是中国肺癌靶向治疗的领军人物。
吴一龙担任中国抗癌协会(CACA)常务理事、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候任主任委员、肺癌专业委员会(CSLC)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同时担任《
循证医学》等杂志主编或副主编及中国十几家中英文杂志编委。
吴一龙曾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均排名第一;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80多名,先后主持国家行业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主持全球临床试验8项。
肺癌的精准治疗。主要为以手术为主的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计算机临床信息系统及循证肿瘤医学。
吴一龙是中国肺癌靶向治疗的领军人物,领衔撰写中国的肺癌诊疗指南,创立了中国的肺部肿瘤临床试验合作组织,在中国首先提出肿瘤单病种首席专家制,建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的
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科。在肿瘤领域率先引进
循证医学,推进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坚定贯彻肺癌的单病种多学科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措施。最早提出了中国肺癌患者的基因变异特点,最早和国际同行联合开展临床研究,使中国肺癌靶向治疗一跃而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自2004年起,20年间中国共有14个肺癌靶向药物获批上市,其中8个基于吴一龙领衔的研究。
2021年8月,吴一龙团队发现用于中国EGFR突变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新型联合治疗方法,该方法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至17.9个月,意味着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45%。该项研究结果于北京时间8月12日深夜在《细胞·癌症》中发表。
截至2021年11月,吴一龙作为全球主要研究者已牵头了16个国际临床试验,作为中国牵头主要研究者的中国
多中心临床试验110项,部分研究成果被纳入到美国、
欧洲、
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个
肺癌相关指南,成为国际肺癌治疗的新标准。另开创了肺癌分子分型的技术,基于其领衔的研究有多达18个肺癌药物获批上市。自2004年起,20年间中国共有14个肺癌靶向药物获批上市,其中8个基于吴一龙领衔的研究。
2024年4月,国际医学顶刊《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影响因子158.5)在线发表了
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团队的研究成果——ALINA研究。这是吴一龙团队的研究成果第五次登上该杂志。
非小细胞肺癌中的ALK阳性人群(存在ALK基因融合的人群),本来是肺癌患者中发病年龄较低、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的人群。而ALINA研究表明,用阿来替尼辅助治疗替代目前常用的化疗,能让这些患者的预后变好,有望最终“治愈”。
吴一龙担任中国抗癌协会(CACA)常务理事、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候任主任委员、肺癌专业委员会(CSLC)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会长、世界华人胸外科学会(ICSTS)会长、国际肺癌研究会(IASCL)国际分期委员会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国际事务部委员、中央、省、市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同时担任《循证医学》杂志主编、《
中国肺癌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10几家中英文杂志编委。
截至2023年5月,根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官网信息,吴一龙已成功指导并培养了80余名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
吴一龙带领中国
肺癌临床研究跻身国际先进、为全球EGFR突变型肺癌‘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做出主要贡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评
吴一龙是中国肿瘤循证医学开拓者,在解决中国肺癌患者缺医少药和用得起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为中国肺癌治疗领域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国家保健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广东省人民医院评
吴一龙是中国肺癌靶向治疗的领军人物,使中国肺癌靶向治疗一跃而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
光明日报》评
吴一龙代表着
肺癌研究历史上的中国贡献,尤其是靶向治疗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国际尤其亚太地区晚期肺癌治疗原则、治疗指南绝大部分出自中国。——国际肺癌研究协会评
他(吴一龙)是中国肺癌‘个体化’治疗和转化医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他带领中国肺癌临床研究跻身国际前列,对提高国际肺癌治疗水平做出了贡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魏丽惠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