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打工妹
1990年张良执导的电影
《特区打工妹》是一部由张良执导,张良与王静珠共同担任编剧,俞飞鸿王茜、刘爽、刘燕军、孙启新等主演的中国剧情电影。于1990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讲述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群来自贫苦山区的青年,含泪告别父老乡亲来到深圳市的“三资企业”,始了艰辛苦涩而又欢乐进取的新生活,最后以“大家乐”的喜庆场面结尾给人们以新的希望。
截止2024年2月25日,该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为6.9分,在腾讯视频上的评分为8.6分。《特区打工妹》曾获国家广电部“1989年优秀影片奖”、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等重磅大奖,成为载入中影股份史册的经典“南国都市片”。
剧情简介
一批乡村妇女为了逃离贫困,离开故乡来到特区谋生。但在特区的工作场所里,工厂的管理者过于严苛,对待女工缺乏尊重。杏子是其中一位女工,她无法容忍不公平的待遇,毅然决定辞职,彰显了她对尊严的坚守。另一条情感线涉及李四喜,他追随着心爱的彩云来到特区工作。然而,彩云为了追求城市生活而抛弃了李四喜。受到打击的李四喜决定努力学习技术。彩云单恋港方工程师江浩,但最终认识到可能性不大,却仍然盲目地希望嫁给特区的人。她又遇到外贸公司的夏立夫,并与他成为恋人。然而,由于夏立夫的家人看不起她的农村出身,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分手。春花的故事描述了一个软弱女性的命运。她被总经理当成情妇,但最终被总经理夫人发现。在一次欲寻短见时,她被夏立夫救起。最后,金凤的故事涉及到她的爷爷为她换取的一个虚假的城市户口,而金凤则通过努力工作,成为工厂十大青年。杏子成为另一制衣车闸的主管,与江浩在学习中结识,江浩渐渐爱上这个率直、自尊、好学的姑娘。四喜想依靠自己手中学到的技术回乡办厂,李婷妹与他不谋而合,当四喜接到村里要他回去办厂的消息后,婷妹决定与他一起回去。飞鹏电子二厂成立,金凤、彩云等列队欢迎新女工,庆祝的彩纸飘洒在新老打工妹的身上。最终,上千打工者齐聚,在“大家乐”文艺演出中尽情欢唱,给人们以新的希望。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影片制作
制作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几十万 18~22岁的少女组成了南下打工大潮。她们大多来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夹着简单的包裹,告别了父母家人,只身南下来深圳市闯荡。她们的到来,给原本不足2万人口的边陲小镇深圳增添了青春气息,给简单的工厂加工增添了活力生机。10年之后,深圳特区人口200多万,外来打工人员就占了100多万,这百万打工大军中有80万是来自农村的女工。尤其在蛇口、上步工业区、罗湖工业区。这些工业区中男女比例为1:7,有的甚至是1:10。当时在深圳建厂的外商看中了这批年轻女工的廉价劳动力。她们的月薪为100~300元人民币,虽然仅仅是同时期对岸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人的十分之一,但她们的月工资几乎是全家人年收入的总和。电影《特区打工妹》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诞生的。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广州火车站人流如注,每天挤满了来来往往的外来工。一对拉着大包小包、坐在站台里的花季少女引起了王静珠的注意。这群年纪轻轻就离乡别井,为了摆脱贫穷到特区打工的女孩子让王静珠感慨万千。“就是这样一群艰苦奋斗的建设者,把自己的美好青春都献给了深圳市。”王静珠决定要写一部《特区打工妹》,以这一新生群体为主角的独特视角,展现特区发展中的新人新事。
前期筹备
1989年冬天,张良和王静珠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三次深入调研。第一次,两人采访了深圳的高层领导,以便把握深圳十年来的建设历程和当时的各项政策;第二次采访了大量的中层领导及“三资企业”的老板,了解到“三资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打工仔、打工妹们的历史发展状况;第三次是深入到车间、厂房、饭堂、宿舍,直接和打工妹们促膝谈心,了解她们命运中的悲欢离合。
张良和王静珠主动申请到蛇口的一家外资公司采访调研。期间,王静珠因追人的狗不慎摔伤了腿,几经争取,这家公司才允许他们进入。瘸着腿走进工厂的王静珠第一次看见现代化大车间,管理制度严格,女工在流水线忙碌作业,连上厕所都要请假。这些真实的场景,后来在影片《特区打工妹》中被一一还原。
拍摄过程
王静珠一家人全力以赴,在深圳拍摄创作,一住就是几个月。深圳布吉街道党委书记欧官成介绍说:该片编导张良夫妇几乎跑遍了我们整个布吉镇,深入生活,搜集大量创作素材,并和打工妹结下了很深的友谊,所以影片拍得真实可信。
获得荣誉
影响意义
电影《特区打工妹》上映后,迅速火遍全国。影片结尾,上千打工者齐聚,在“大家乐”文艺演出中欢唱的经典一幕,感染了一代人。王静珠表示,在写《特区打工妹》的时候,特别表达了一种“盗火者”精神。年轻人去深圳市打工是要去学习、去“盗火”,要把“圣火”带回来去建设家乡,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出路。这种“盗火者”精神,推动了深圳特区40年蓬勃发展。影片在当时起到了塑造特区美好形象的效果,成为人们了解深圳的重要材料之一。鉴于影片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不久后根据《特区打工妹》改编的电视剧《外来妹》开始投拍了。
作品评价
《特区打工妹》的编导们取材贴近生活、抓住人们的兴趣热点,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影片,再加上演员们情真意切的表演,更兼染上了那么一点喜剧色彩。的确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人们也进一步了解到特区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内涵!老少观众更是眼界大开,可谓雅俗共赏虽层次不同,然各有所获。《特区打工妹》一片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给人以时代的节奏感,人们更能从中懂得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懂得优胜劣汰的涵义。(《电影评介》评)
如果说深影的《你好!太平洋》从宏观上展现了十年的特区建设风貌,那么珠影的《特区打工妹》则是从微观上透过南国民俗风情画面,描绘和歌颂了那些为特区默默奉献的打工仔、打工妹。影片所反映打工妹工作紧张、生活的快节奏,是最开放城市的一大特征。影片结尾“大家乐”场面壮观动人,舞台上下观众和演员随意发挥,载歌载舞。在内地恐怕不易见到,只有广东省才有,看后只觉南国风扑面而来。特区是中国的窗口,影片开头一大群来自偏僻山村少女含泪道别父老的悲切到结尾“大家乐”联欢夜的欢乐,形成强烈的反差,可以看出开放后中国特区翻天复地的变化和人们前后感情的变化,富有时代感,写改革开放的电影不多,不容易写,而《特区打工妹》有许多场面能催人泪下,这主要是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个性突出的人物,如杏子的奋发求上进和春花最后沉沦,喜悲交集。这许多人物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精彩的打工世界。《特区打工妹》不失为南国都市片的又一佳作。重大革命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组长丁峤看完影片后说:谁要了解特区,请看《特区打工妹》,谁要了解现代青年人的形象与心态,请看《特区打工妹》;谁要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请看《特区打工妹》。(《电影评介》评)
影片生活气息浓郁,但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围绕一群打工妹在特区的不同境遇,展示了这一富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赞扬了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的激情、追求和向往,也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心态所面临的人生挑战。片中人物形象鲜明,具有相当强的代表性,给人以深刻印象,并更好的表现了影片主题。(《1905电影网》评)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影片制作
制作背景
前期筹备
拍摄过程
获得荣誉
影响意义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