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镇位于
华池县东北部,地处陕甘交界,北与
陕西省志丹县毗邻,东、南、西三面与华池林镇、山庄、紫坊乡接壤。境内九(窑口)—南(梁)—义(正)道路连接至陕西志丹县义正乡。全乡辖3村18组1279户5566人,共有劳动力4037人。总土地面积22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30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45元。农业产业以地膜玉米种植和舍饲养殖为主;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石油贮量大。近年兴办的神龙山矿泉水厂、综合养殖场、建材公司等一批新兴企业正在带动着全乡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64万元,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县前列。
1934年11月7日,
刘志丹、
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建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是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列宁小学孕育了一批红色革命先驱,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输送了新鲜血液,
南梁革命纪念馆向世人昭示着南梁的丰功伟绩,记载了南梁过去的辉煌,被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评为全省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又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6被评为全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南梁土地富饶,物产丰富。地膜玉米、
白瓜子已成为支柱产业,
豆类、小杂粮种植已初具规模。草畜产业的发展,正在振兴着南梁封山禁牧后的畜牧业。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石油贮量大,南梁采油作业区以
日产汽车公司600吨而闻名。近年兴办的神龙山矿泉水厂、综合养殖场、建材公司等一批新兴企业正在带动着全乡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改变
南梁人古老风俗习惯和人居环境树立了典范。
近两年来,南梁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全面提速、加快发展”的要求,以
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实现“两增”为目标,统筹协调全乡经济发展。2007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42.9万元,财政收入40万元;粮食总产量4584吨,人均产粮1780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元,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农村经济工作初见成效。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建立荔园堡村白家砭组、高台村郭畔组、高台组、田洼子组示范点4处80户,示范点群众安上了电话,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自觉地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主动接受科技培训。从而带动了全乡400多户群众自觉改造居家环境,提升居住文明。——村级阵地建设。以乡村阵地建设年为契机,按照“六有”标准,实现全乡所有村级阵地整体达标。——道路建设。投资近200万元,按部颁农四级路标准,新修王大沟门至
志丹县义正乡出境道路14.5公里,新修高台村田洼子至段家山、马连岔至王岘两条组道砂石路21.7公里,新修白马庙村通12.8公里。——小城镇建设。充分利用
南梁革命纪念馆的资源优势。共完成投资1316万元,实施街道拓宽、整修和新建沿街商业用房,完成了乡政府整体搬迁,建起了窑洞宾馆、南梁宾馆,建办自来水公司,完成了派出所、汽车站的新建和搬迁。投资3000万元新建红色广场1处,占地50亩;新建剧场、民俗文化用品展室、农家乐、群众健身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等场所。——产业化建设。坚持把草畜、地膜玉米和
白瓜子种植做为支柱产业,全乡种植苜草1.2万亩,建成南梁综合养殖场1个,带动全乡舍饲圈养逐步形成规模。种植地膜玉米1.5万亩,推广试种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地膜玉米2000多亩,白瓜籽种植面积达到8500亩以上,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加强草畜产业建设。加大苜蓿草种植力度,大力发展舍饲圈养,进一步加强以荔园堡村养猪和白马庙村养羊为主的养殖专业村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每年完成地膜玉米种植万亩以上、
白瓜子基地建设千亩以上。
在小城镇建设上提升档次。主要依托红色旅游项目的启动实施,在完善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小城镇品味,扩大小城镇建设规模上做文章。在新农村建设上稳步推进。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乡重点工作的统揽和抓手,将“145”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强化基础、发展产业、项目支撑相依托,每年确定两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建设。
加强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红色文化优势。每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改扩建
南梁革命纪念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南梁出省、县、乡的断头路、接界路。打造一条南梁革命纪念馆———志丹陵———延安红色旅游文化线,推动
华池县红色旅游大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