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故里位于
濮阳市南乐县。
仓颉,史皇氏,
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明代
汉族官修地理总志《
大明一统志》亦记载,仓颉为今南乐县谷王方山吴村人。
南音是仓颉“生于斯、葬于斯”的地方。南乐仓颉陵庙位于“一脚踏两省,一手摸三县”的
吴村,是豫北冀南一带的著名古迹。
南乐仓颉陵庙有大量珍稀遗存。
澶渊之盟后,
北宋名臣
寇凖专程祭拜
仓颉庙,挥笔题下“
盘古斯文地,开
天圣人家”的千古名句。仓颉陵前两座明代大方碑,由明代名臣李养正手书“三教之祖,万圣之宗”,碑侧刻有“重修史皇圣祖仓帝
孔子庙正殿寝阁碑记”,由吏部尚书
崔景荣撰文,工部尚书李从心手书。仰圣门的两根明代阳刻石柱,代表儒、道、佛三教合一,堪称古代石雕艺术佳品。
仓颉陵地下有堆积厚度4.6米的仰韶和龙山文化层,出土了大量仓颉时代的器物。
仓颉故里
南乐县,地处中原,位于古黄河流域,是华北、华东的结合部与三省四县交壤。仓颉陵庙座落县城西北十八公里处的梁村乡吴村,陵庙占地26600余平方米。
仓颉陵是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陵墓,这里是历代贤哲文人朝拜的圣地,受“百王敬仰”、“万圣崇尊”,被
北宋名臣
寇凖称为“三教之祖”、“万圣之宗”。仓颉陵高大雄伟、建造科学,地下是仰韶、龙山时期的古
文化遗址,是中华五千年之根基。2000年9月25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西侧有始建于
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的仓颉
庙宇,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文革”中毁坏尽。南乐县委、县政府致力保护利用文物资源,发展旅游业,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恢复了仓颉陵庙昔日雄姿,依次建有
朝天门、仰圣门、万古一人殿、六书殿、藏甲楼、大方碑、造字台等,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适当,仓颉
塑像高大伟岸、四目灵光,陵区庙区
松柏成林、
连香树参天,受到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赞赏,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
为进一步提升
仓颉文化品位,打造人文精品,开发旅游资源,南乐县委、县政府携手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于2005年11月10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仓颉与汉字文明学术研讨会。2007年、2010年,县委、县政府先后举办了第一、二届“仓颉文化节”,国家有关专家及省市有关领导应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世人更好的了解
南音,了解仓颉陵庙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