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湖南省社科联),是中共湖南省委和
湖南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的社会科学学术社会团体,是省委、省政府联系与团结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基本介绍
2002年8月14日-15日,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长举行。大会对《湖南省社科联章程》进行一些适当的修改、补充、完善。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本会的性质。将社科联是社会科学学术性“群众团体”改为社会科学性“社会团体”;
二、关于本会的宗旨。增加了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江泽民
北戴河区‘八·七’讲话精神”的内容。
三、关于本会的任务。主要有如下几点补充:1、负责对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管理;2、组织“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立项”、“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评奖”、“
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评选活动”、“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家评选活动”等。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25人,常委38名,主席:黄建国(省委常委、时任省委宣传部长,现任省委组织部长),专职副主席:曹监湘、徐传顺、刘晓敏、
周发源,秘书长:刘宏,兼职副主席10名,名誉委员8名。
第五次代表大会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社科联工作展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1、保持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2、把握了创设职能的工作主线;3、增强了组织管理的工作力度;4、扩展了联络的空间与合作的伙伴。
本届社科联的工作职能可归结为十项:1、组织
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2、开展湖南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评奖;3、组织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评奖;4、组织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评奖;5、组织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立项;6、开展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7、组织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鉴定;8、举办“三湘论坛”;9、编辑《湖南社会科学》和《
船山学刊》;10、学会管理和非企业民办事业单位管理。
本届社科联的工作思路与主要目标是:1、服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2、服务高等教育机构和社科研究院所,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理论的现代化。3、服务社会大众,促进国民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业务范围
1、服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2、服务高等教育机构和社科研究院所,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理论的现代化。
3、服务社会大众,促进国民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主要职责
2、开展湖南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评奖;
3、组织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评奖;
4、组织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评奖;
5、组织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立项;
6、开展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7、组织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鉴定;
8、举办“三湘论坛”;
10、学会管理和非企业民办事业单位管理。
发展历史
1958年5月13日省社科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
长沙市召开,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共选出委员35员,其中常委14名,
方克(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为主席,王汉新、
涂西畴、王学为副主席,翟定一为秘书长。
1966年至1978年,因文化大革命,整个社会处于大动乱的状态,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也被迫停止活动,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受到迫害。社会科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省社科联也获得了新生。经省委批准,决定恢复省社科联组织。1979年7月31日,在
长沙市召开了省社科联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省社科联第二届委员会,共选出委员60名,王驰为主席,卓康宁、王汉新、王兴久、徐政敏、田后凤、
涂西畴、
林增平、李楚凡为副主席,李楚凡(1986年改由何鹄志担任)为秘书长。1979年9月,省编委将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定编为正处级,先后由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省社科院代管。1985年7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社科联为独立建制的正厅级单位,为省直一级群众性学术团体,经费单列,配备专职领导干部。
1991年9月28-29日,省社科联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新的章程,将“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改名为“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社科联”);将“主席制”改为“主席团制”,设名誉主席和名誉委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54名,主席团成员为:王世英、贝兴亚、
古祖雪、冯正刚、杨长庚、
肖浩辉、何鹄志、
宋廷同、张萍、张铁夫、
罗小凡、周永生、
周作翰、贺正时、
唐凯麟、喻昭永、
谭双泉、黎仲箎,秘书长为黄国秋。在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三届委员会,第二、三、四次全体委员会议上,先后增补李国恩、禹舜、
陆魁宏、徐传顺、蔡四桂为主席团成员。第三次代表大会以后,省社科联根据新的情况开创新局面,使社科联的工作具有新的特色。一是既继承前届的好经验,又赋予新的内容;二是进行了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建立了社科活动中心;三是放大视野,扩展活动舞台;四是开辟新途径,增强社科联的活力;五是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六是注重机关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培养出了一支素质较高的队伍;七是推动全省各地州市普遍成立了社科联,省委党校及部分高校成立了社科联。
1996年11月19-20日,省社科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在
长沙市召开,讨论了章程修改草案,作出了《关于湖南省社科联章程的决议》。这次章程修改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2、不再实行主席团制,实行主席制;3、只设名誉委员,不设名誉主席。经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05人,常委24人,主席:
刘湘溶,副主席:刘力伟、李国恩、张松业、张铁夫、周永生、周阳生、禹舜、徐传顺、章锐夫、
蒋冀骋、蔡四桂,秘书长为黄国秋。在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二、三次委员会上,先后增补了贝兴亚、赵德之、曹监湘为副主席。第四次代表大会后,省社科联增加并完善了一些工作职能,一是在课题研究上进行改革,实行了课题申报和审批制度;二是在组织学术活动上出台了新招,举办了“湖湘经济论坛”和“三湘论坛”,形式生动活泼,效果很好;三是评奖办法有了改进;四是在推动社会成果转化方面,建立了成果鉴定制度;五是在机关处室领导中实行了竞争上岗的办法,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使社科联的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2002年8月14-15日,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长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