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eh Warshel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
阿里耶·瓦舍尔(英语:Arieh Warshel,1940年11月20日—),是一位出生于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的犹太裔美国、以色列籍生物化学家。他在计算生物分子功能性方面做出了贡献。2013年因“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与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一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皇家学会外籍会员。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大学教授。2017年4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致力于跨学科研究及成果转化,重点开展以计算结构生物学为主的基础研究及植根于数据科学的高通量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并培育兼具理论与应用的生物信息及系统生物学人才。
人物经历
1940年11月20日,亚利耶·瓦谢尔出生于以色列基布兹。
1958年—1962年,以Reserved Rank Captain军衔服役于以色列国防军
1962年—1966年,就读于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专业,毕业获得学士
1966年—1967年,就读于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化学物理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67年—1969年,就读于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化学物理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70年—1972年,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72年—1973年,任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研究科学家。
1973年—1976年,任魏茨曼科学研究所高级科学家。
1976年—1979年,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助理教授。
1977年—1978年,兼任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1979年—1984年,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教授。
1984年起,任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教授。
2011年,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
2014年,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系主任。
201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教授。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亚利耶·瓦谢尔的母亲于1929年从波兰移民到当时还为建国的以色列,其父亲于1936年从波兰移民至以色列。亚利耶·瓦谢尔的父母帮助建立了基布兹(以色列的一个集体农场)。瓦谢尔在四兄弟中排行老大。
婚姻家庭
以色列理工学院求学期间,亚利耶·瓦谢尔结识了来自以色列海法北部城镇的Tami Warshel。1966年8月,二人步入婚姻殿堂。他们育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均取得了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博士后期间,亚利耶·瓦谢尔和妻子Tami Warshel以及他们的第一个女儿Merav每个周末都会去新罕布什尔枪托山滑雪场等不同的地方旅行。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8年,亚利耶·瓦谢尔跟随施耐尔·利夫森做博士论文,发展了用于分子力学计算的分子力场CFF。迈克尔·莱维特与亚利耶·瓦谢尔和施耐尔·利夫森合作,进一步完善了CFF力场,并且编制了计算蛋白质构象的程序。1972年,瓦谢尔曾到哈佛大学跟随马丁·卡普拉斯博士后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分子力场方法,同时与马丁·卡普拉斯一起发展了计算共轭分子基态和激发态势能面的方法,增添了他在量子化学研究方面的技能。后来,瓦谢尔和迈克尔·莱维特又一次合作,发展了量子力学和分子力学相结合的理论计算方法,解决了分子力学不能模拟酶催化等生物化学反应,这是完全创新的、彻底改变研究思路的计算方法,拓展和加深了人们对生物化学反应的认识。
亚利耶·瓦谢尔的研究是深入而跨领域的,融会了化学、生物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引申的系统和研究方法,为生物分子进程的现代化电脑模拟发展奠下基石。1976年,亚利耶·瓦谢尔利用电脑模拟,预测光线进入肉眼后第一皮秒(即一万亿分之一秒)的情况,其准确性之后更获得实验证明,向世人展示了电脑精密模拟的预测威力。
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10月,亚利耶·瓦谢尔共发表学术论文456篇,出版著作3部。
专利成果
项目资助
截至2021年10月,亚利耶·瓦谢尔共获得45项科研项目资助。
人才培养
截至2015年11月,亚利耶·瓦谢尔已经指导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学者。
2006年春季,亚利耶·瓦谢尔讲授Enzyme Modeling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亚利耶·瓦谢尔教授是计算机模拟生物分子功能的先驱。(山东大学数学学院评)
亚利耶·瓦谢尔教授是一位在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享有国际盛誉并获得科学界最高殊荣的学者,是一位积极推动计算领域交叉科学和跨学科深度合作与创新的探路者与实践者。(时任山东大学副校长韩圣浩评)
亚利耶·瓦谢尔教授的前瞻思想以及他的跨学科洞察能力一直推动着计算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将计算机模拟转化为学习生物系统的预测性工具,就是这位世界知名学者所做的开拓性工作。他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同事,一位鼓舞人心的科学家,也是南加州大学真正的财富。(时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校长C. L. Max Nikias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婚姻家庭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学术论著
专利成果
项目资助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